春季養生粥推薦易做又美味

  春季氣候還比較乾燥,並且晝夜的溫差較大,春天的早上最宜喝粥暖胃暖身體,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揭曉。

  春季養生粥推薦

  薺菜粥

  先將粳米100克倒入鍋內,加水煮沸,再加上新鮮的薺菜100克,同煮作粥,早、晚隨量食用。

  薺菜富含蛋白質和10多種氨基酸,還含葡萄糖、蔗糖、乳糖等,營養豐富,味道甘美。薺菜還有防治春季常見病的作用。

  韭菜粥

  先將洗淨粳米100克倒入鍋內,加水煮沸,再加入洗淨切碎的韭菜550克,同煮作粥,早、餐隨量食用。

  春日食韭菜有辛辣助陽、促進升發的效用。韭菜富含維生素A、B、C和糖類、蛋白質,且有調味殺菌等作用。因其性熱助陽,凡陰虛體質,或身有瘡瘍者不宜食用。

  芹菜粥

  將芹菜連根洗淨,每次用150克芹菜,加水熬煮,取汁與粳米100克,同煮作粥,早、晚隨量食用。

  《本草綱目》記載,芹菜與粳米煮粥,有“伏熱、利小便”的作用。春季肝陽易動,常使人肝火頭痛、眩暈目赤,有此病患者或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對降低血壓、減少煩燥有一定好處。春季也是小兒單板機疹多發季節,若及早發現,也可煮芹菜粥給小兒食用,以達到解表透疹的目的,此外,芹菜粥也頗適宜於生長髮育旺盛的孩童食用。

  豬肝粥

  取豬肝50克、粳米250克冼淨,加水煮粥,隨量食用。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小組對各國兒童生長速度考察結果表明,春天***尤其是五月***是兒童生長最快的季節。生長速度快,在膳食中需增添一定營養。豬肝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和微量元素,有利於兒童的智力發育和身體發育。

  紅棗粥

  取紅棗50克,粳米100克,現煮為粥,早、晚溫熱服食。

  紅棗具有良好的補益作用,對小孩的生長髮育有很大的好處。尤其是其性平和,能養血安神,適用於久病體虛、脾胃功能薄弱者服食。紅棗粥對美容護膚也是大有益處的。

  薄荷粥

  取薄荷15克,煎湯俟冷。以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冰糖適量,再煮一二沸即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

  中醫用薄荷作為發汗解熱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雲:“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專於清風散熱。故頭痛、頭風、眼目、咽喉、口齒諸病為要藥”中老年人春季吃些薄荷粥,可以清心怡神,疏風散熱,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枸杞粥

  取枸杞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早、晚隨量食用。枸杞子性味甘平,為肝腎經要藥,是一種滋補肝腎的藥食兩用之品。

  春屬木,與肝關係甚為密切。春季選食枸杞粥,可以補肝腎不足,治虛勞陽痿,咳嗽久不能愈者***無外感者***。此外,由於本品有降低血糖和膽固醇、保護肝臟、促進肝細胞新生等作用故有助於治療糖尿病、動脈粥術硬化、慢性肝炎、夜盲症、營養不良、貧血等。

  胡蘿蔔粥

  胡蘿蔔350克,洗淨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早、晚餐服食或作午後點心。

  胡蘿蔔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人體攝入後,可轉變成維生素A,能保護眼睛和面板。患有面板粗糙和夜盲症、眼乾燥症、小兒軟骨病的人,食之很有裨益。平素脾虛洩瀉者慎用本品。

  菊花粥

  菊花5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將菊花湯與粳米同煮成粥,早、晚隨量食用。

  中藥菊花早為古代醫家所喜用,《神農本草經》中把它列為上品,其性味甘苦而涼,具有疏散風熱、宣通肺氣、平肝明目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菊花中含有揮發性精油,故具芳香,也含膽鹼、維生素A、維生素B、氨基酸,還可增強毛細血管的抵抗力,並降低血壓。臨床上也有用以防治冠心病,中老年人如能在春季吃些菊花粥,不僅可防治風熱頭痛,肝炎目赤,眩暈耳鳴,而且久服還有使人肢體輕鬆,耳聰目明,提神醒腦效果。

  山藥粥

  以幹山藥片45~60克,或鮮山藥100~200克,冼淨切片,與粳米100克同煮粥,作早、晚餐用,山藥味甘平,是一促性味平和的滋補脾、肺、腎的食物。

  據近代醫學研究,山藥含有澱粉酶、膽鹼、黏液質、糖蛋白和自由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及碘、鈣、磷等。山藥中所含的澱粉酶,有人稱之為“消化素”,因為它能分解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所以有滋補效果。中老年人在春季裡經常食用山藥粥,補益頗多。

  易做美味的春季養生粥食譜

  一、菠菜粥

  原料配製:菠菜500克,粳米200克,豬油25克,精鹽5克,味精3克,胡椒粉2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菠菜粥具有養血止血、斂陰潤燥、通利腸胃的作用,適合平時血虛腸枯而致大便祕結,尤其是老年慢性便祕、習慣性便祕以及痔瘡便血、小便不利、高血壓引起頭暈等患者食用。

  二、豬肝粥

  原料配製:粳米250克,豬肝6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豬肝粥具有補血明目、養肝健脾的作用,適合貧血頭眩、目疾、肝病等患者食用。

  三、紅棗粥

  原料配製:粳米250克,紅棗60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適合貧血、慢性消化不良、神經衰弱、失眠等患者食用。

  四、黑米黨蔘粥

  原料配製:黨蔘、白茯苓各15克,生薑塊5克,黑米100克,冰糖6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黑米黨蔘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目的作用,適合氣虛體弱、脾胃虛弱、全身倦怠無力、食慾不振、大便稀薄等患者食用。

  五、菊花粥

  原料配製:粳米250克,幹品杭白菊15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菊花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適合頭眩、目疾、高血壓、面板瘡癰等患者食用。

  六、土豆粥

  原料配製:土豆100克,去皮,清洗乾淨,切成小塊,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中醫認為,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氣調中的功效,此粥適用於胃燥、胃痛、便祕等。

  七、蘿蔔粳米粥

  原料配製:白蘿蔔250克,粳米100克,生薑絲8克,豬油25克,精鹽3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蘿蔔粳米粥具有消食利氣,寬中止渴的作用,適合因素食肥甘、厚味較多而消化力較弱的患者食用。

  八、茼蒿粥

  原料配製:茼蒿500克,粳米200克,生薑5克,熟豬油10克,精鹽3克,胡椒粉l克,味精2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茼蒿粥具有和脾胃、利二便、消痰的作用,適合肝氣不舒引起的疝氣疼痛以及小便不利、肺熱咳嗽、痰稠難咳等患者食用。

  春天吃什麼粥養生

  1、黑米粥

  做法:黑米80克,大米20克、紅棗40克,枸杞子5克。白糖5克。黑米淘洗乾淨,浸泡5小時;大米洗淨,浸泡30分鐘;紅棗洗淨、去核;枸杞子洗淨。鍋置火上,放入黑米、大米、紅棗和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入小火熬煮成粥,再加入枸杞子煮5分鐘,用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黑米性平味甘,含15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能益肝補脾,養胃滋腎,為進補佳糧。此粥適用於肝腎虛損,婦女產後體虛。

  2、紅棗粥

  做法:薏米50克,紅棗10枚,糯米100克,紅糖適量。將薏米、糯米分別淘洗乾淨,用清水浸泡4小時,撈出瀝乾;紅棗洗淨瀝乾。把薏米、糯米一起放入鍋內,倒入適量***800毫升***清水,先用大火煮開後轉至小火,再加入紅棗,熬至米粒糊化成粥狀,即可盛出食用,依照個人偏好可加紅糖。

  功效:紅棗補氣血,益肝健脾和胃,溫補陽氣。此粥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納呆便溏、氣血不足、血小板減少、貧血、慢性肝炎、營養不良等。

  3、牛奶粥

  做法:鮮牛奶250毫升、大米60克、白糖適量。先將大米煮成半熟,去米湯,加入牛奶,文火煮成粥,加入白糖攪拌,充分溶解即成。

  功效:可補虛損,健脾胃,潤五臟。適用於虛弱勞損、氣血不足、病後虛贏、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等症。

  4、胡桃粥

  做法:將胡桃夾開把瓤取出,泡在水裡,將其薄皮剝去並搗碎。將紅棗去核並用水浸泡後搗碎。將胡桃、紅棗、糯米加適量水放在小鍋裡煮。煮好後用鹽或糖調味即可。

  功效:核桃仁中不僅含有鈣、鐵、磷等元素,還含有鋅、錳、鉻等人體不可缺乏的礦物質。多種維生素及蛋白質、礦物質,都是有利於容貌健美的營養物質。而核桃仁所富含的植物脂肪中的亞油酸,更被視為滋味潤肌膚的美容劑,它可以令面板滋潤光滑,富於彈性。

  5、杏仁粥

  做法:杏仁***去皮***20個左右,大米50克。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煮至熟,然後加少許白糖或食鹽。

  功效:可止咳定喘、祛痰潤燥。此藥膳還有養心安神的功效,有失眠、煩躁症狀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6、梅花粥

  做法:先取梅花5-7朵,洗乾淨,然後將100克米放進鍋中煮熟,加入梅花和適量白糖,煮沸即可。

  功效:這款梅花粥具有舒肝明目,健脾開胃的效果,適合肝痛胃痛、屬於不振、頭暈目眩的人群,是開胃的一種好食品。在春季食用非常好。

  7、菊花粥

  做法:菊花5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菊花煎湯,再將粳米同煮成粥,待粥將成時,加冰糖融化。

  功效:中老年人在春季食用些菊花粥,不僅可治風熱頭痛,眩暈耳鳴,而且久服還能使人肢體輕鬆,耳聰目明,延緩機體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