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及情況分析報告

  二十一世紀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是我們必須要關注的問題。大學生一些自殺行為的,已經在我們周圍頻頻發生了多起,甚至一度成為網路上的熱門關鍵詞。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摘要】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家庭社會所給予的壓力、無法派遣求職和就業所鬱積的煩悶、出現自我定位迷惑等問題,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呼籲社會及家庭等各方面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為當代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範圍,分析和研究他們的心理狀況,開展心理諮詢活動,和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人格品質,建立的生活方式,樹立樂觀向上的精神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健康狀況 原因及建議

  步入大學校園,所有一切都是新的,學習任務、人際交往及競爭壓力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大學生獨立地面對和處理,因此也必然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心理上、思想上的困惑,如:緊張,焦慮,恐懼,孤獨,抑鬱等,嚴重的不適應會造成心理障礙。這些心理現象的產生,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同學們的學習生活。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會有哪些心理問題呢?河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告1103班毛概小組4組的同學對本校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調查,並針對一些具體問題對部分同學進行了調查問卷,並對其中發現的問題,加以思考和研究。

  一、調查方法及物件

  採用自編的問卷,對河南工業大學各學院在校大學生***因適逢畢業季大四學生在校較少,無法使調查物件均勻分佈於各年級***進行抽樣調查,抽取人數共60人,有效問卷57,其中男生31人,女生26人,;另有部分網路調查問卷,受調查的物件來自全國各地的在校大學生,使調查的範圍更廣泛,問題的回答更具有代表性,資料更為精確,調查結果更為科學;對調查問卷實行不記名填寫,保證了資料的真實性。

  二、調查結果分析及現狀

  ***1***心理健康問題問卷結果分析

  抽樣調查物件男女所佔比重分別為53%和47%,這樣能夠對男女的心理狀況進行分別的分析,必要時還可進行對比,據不完全調查,這種區別分析的方法對於瞭解男女生各自心理特徵有著很大的益處,另外調查的物件也均勻的分佈於各個年級,大學生入校時間的長短對於他們心理變化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大三的學生,承上啟下的位置,讓他們的身份更加的具有代表性和參考性,調查的資料證明,這個階段的大學生,他們的心理壓力最大,心理狀況最為複雜,對於各個問題的回答所突出的現象也最能引起注意。

  時代的發展把當代青年捲入到了一個洪荒漩渦之中,他們一方面要面臨著社會各方面競爭所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還要承擔著家庭和父母的期許。在調查中,只有15.38%的同學認為父母沒有給他們帶來壓力而超過44%的同學則表示他們的父母給他們的壓力超過了一般的水平,這就不得不警示我們,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佔決定性作用的,在加強學校教育,呵護學生心理健康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家庭的配合,家長對孩子的支援與寬容才是他們展翅高飛的最強動力。

  從調查發現有47.69%的人經常反覆檢查自己已經做好的事情***如鎖門後反覆確定***,其中女生佔絕大多數的比例,說明他們時常處在一種不確定的狀態,一方面是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體現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不確定的狀況,導致自身缺乏自信。

  社會的進步必然會帶來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五彩斑斕的霓虹燈早已讓人眼花繚亂,與此同時爆棚的還有人性深處潛藏的物質欲和虛榮心。從調查發現雖然有64.62%的同學表示他們在看到別人比自己穿戴的更好時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但是仍然有20%的同學面對這種情況會感到自卑,12.31%的同學甚至還會感到怨恨,這些都表現出了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他們在面對物質誘惑的時候,並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由此可能引發的一系列嚴重後果,我們也是可以預見的,應當及時的給他們灌輸正當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避免悲劇的發生,至於另外的3.08%會產生嫉妒的情緒,我們就姑且將它視之為人之常情,畢竟嫉妒確實是人性本真的反映。

  當然,上述調查成果的取得,是汗水與智慧的結晶。既離不開老師的巨集觀指導,也離不開小組所有成員的辛勤努力,在此對老師的指導。所有小組成員的辛勤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謝。

  篇2

         摘要: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聲日高。目前在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並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被動轉為主動,更具針對性,切實幫助大學生增強心理將抗意識,擺脫消極情緒困擾,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研究很有必要。本調查力求超越單純的心理健康篩查,將不同大學生群體進行分類比較,以進一步明確最需要幫助的人群,發現一些普遍性的問題。

  調查研究設計概覽:

  1. 調查目的:

  我小組做了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旨在通過這項調查一方面瞭解家庭對大學生的背景影響,從而提高父母對孩子的關注,運用正確的方式、觀念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另一方面通過調查大學生在學校情感、學習方面的情況,營造和優化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環境,以促進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和團結友愛的人際氛圍,形成一個群體心理健康的大環境。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最關鍵的是調查大學生自身的狀況,從心出發,找出自身問題所在,重新認識自己,提高自己。進而提高大學生的整體心理健康水平。

  2.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現場採訪等

  3. 調查時間:2013年5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歷時四周

  4. 調查地點:平頂山學院

  5. 調查物件:我校所有在校大學生

  6 . 調查範圍:理科類,文科類,工科類,醫學院,商學院等

  7. 調查數量為54份,其中調查問卷50份,現場採訪4份。實際回收有效的樣本為50份,另外4份問卷屬無效樣本或廢卷。

  8. 調查小組成員任務安排:

  1***、小組全體成員討論選題,制定調查方案,分工

  2***、調查目的分析: 袁少敏、張慧

  3***、問卷設計及列印:周雲輝、 張萍萍

  4***、問卷發放:申國龍、宗士傑

  5***、問卷收集:申國龍、宗士傑,

  6***、訪談調查:劉鳳俠、謝兵兵

  7***、問卷資料整理與統計分析:石鵬飛、張華婷

  8***、調查分析總結報告:袁少敏、宋亞娟

  9***、PPT製作:劉鳳俠

  10***、PPT演講:謝兵兵、張華婷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