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不能使用的抗生素

  目前普遍推崇母乳餵養,但有些抗生素能通過母乳危害寶寶健康。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帶你瞭解下吧,希望你喜歡!


       

  氯黴素:氯黴素可抑制骨髓造血細胞的功能,引起寶寶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貧血。另外,由於乳兒的肝、腎功能發育不完全,從乳汁中攝入的氯黴素不能很好地經肝臟代謝、腎臟排洩而導致中毒,可引起嬰兒拒食、嘔吐、呼吸不規則、面板青紫***灰嬰綜合徵***等。

  磺胺:經乳汁進入寶寶體內的磺胺類藥可引起高膽紅素血癥,膽紅素能影響腦組織而造成腦核黃疸。另外,磺胺類藥物還可能使嬰兒產生過敏反應。

  呋喃妥因:呋喃妥因類藥物常用於治療泌尿系統感染,含呋喃妥因的乳汁可使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的乳兒發生溶血性貧血。

  異煙肼:異煙肼的乳汁濃度與血漿濃度相等。乳汁中的異煙肼進入乳兒體內後與維生素B。結合而從尿液中排出,可造成乳兒缺乏維生素B。

  甲硝唑:甲硝唑的乳汁濃度與血漿濃度相等。甲硝唑使乳汁產生金屬味而使乳兒食量減少、拒乳。此外甲硝唑可引起白細胞減少及產生中樞神經的不良反應。

  為了確保乳兒的健康,母親因病必須用以上抗菌藥期間,應停止母乳餵養。

  嬰幼兒藥物使用的4項原則

  父母對藥物的使用方法越熟悉,孩子的健康就越有保障。

  原則1:用法用量要精準。不論是藥品的使用時間、頻率,還是次數、用量等,都需要父母嚴密管控。一旦超出劑量,就容易引發中毒,而劑量過少則不易達到療效。就1歲以前的嬰幼兒來說,最好以藥水為主,不但用量精確,寶寶也更易於接受。

  原則2:使用方法經醫師確認。雖然大部分嬰幼兒用藥對腸胃的傷害都很小,在飯前或飯後服用均可,但具體的使用方法仍需經過醫師確認,才能保證收到最好的療效,同時將對寶寶身體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原則3:儘量不混合用藥。某些藥物與乳製品相結合後會導致藥效降低,因此不建議把藥物加入牛奶中食用,此外,葡萄柚汁會讓藥物的劑量相對變高,也建議避免並用。

  原則4:不自行服用藥物。使用藥物最忌吃別人的,或是自己以前剩下的。即使是類似的症狀,但只要不是專業醫師,在判斷上也很容易出錯,畢竟前後病因可能有很大不同,況且藥物也可能出現過期、變質等種種問題,實在不適合繼續使用。

  除非出現特別緊急的情況,比如寶寶高燒不退,已經影響到神智清醒,否則在送到醫院診斷前也不要自行服用藥物,以免影響醫師的診斷。尤其是退燒藥,只能讓孩子暫時性退燒,並不會讓病痊癒,如果一直使用藥物反覆退燒,就很容易給孩子的肝腎增加負擔,建議不要經常使用,還是由醫師先確認病因,然後再對症用藥。

  TIPS:吃藥前5項檢查

  ***1***藥物種類是否正確。

  ***2***是否標示有特殊注意事項。

  ***3***是否仍在保質期。

  ***4***藥量是否正確無誤。

  ***5***大人雙手是否清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