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不退吃什麼藥

  寶寶身體機能發育還不成熟,抵抗力較弱,寶寶很容易發燒,有時會發燒不退,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孩子發燒不退的治療及方法,供大家學習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孩發燒不退治療方法

  發燒是寶寶身體發出的訊號,是在告訴爸爸媽媽們“我生病了”。如何判定寶寶是否發燒?一般來說,當寶寶腋下體溫37.5℃以上或肛溫、耳溫38℃以上時,就可以確定為寶寶發燒。而寶寶發燒度數不同,處理方法也有所差異。

  寶寶發燒不同度數的處理方法是不同的

  當體溫<38.5℃

  推薦處理方法:適當飲水、物理降溫、適當少穿衣服

  當寶寶的體溫是低於38.5℃,而精神狀態較好,食慾正常,生活作息規律,爸媽們就不必太過著急。因為發燒是一種抵抗病原入侵的自然現象,所以如果爸爸媽媽硬要給寶寶退燒,反而削弱了寶寶的抵抗力。通常來說,如果寶寶體溫在38.5℃以下,且沒有特別不舒服,就不必著急地送寶寶就醫,或是使用退燒藥。最好也不要“捂汗”,這樣熱量反而不容易散發。

  低燒一般會持續數日,應時刻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及食慾等,並於就醫前記錄發燒的天數***需精準計算髮燒滿幾日***、間隔時間、溫度變化及其他不適症狀,以供醫師參考。

  當38.5℃≤體溫<39℃

  推薦處理方法:物理降溫、適度使用退燒藥、考慮去醫院

  如果孩子發燒沒有好轉,度數繼續上升到38.5℃-39℃之間,家長應該現在家裡採取冰敷、溫溼敷等物理降溫的辦法,在利用物理降溫幫寶寶散熱的同時,可以適當使用退燒藥或退熱栓幫助退燒

  小孩高燒不退治療方法

  小兒發燒是很常見的事情,但如果孩子發燒度數高達39℃,並且度數一直高居不下、不見好轉,媽媽肯定會非常著急和擔憂。這個時候,媽媽們需要冷靜下來,按照正確的方法對寶寶進行護理,讓寶寶儘快退燒。

  當寶寶腋下體溫37.5℃以上或肛溫、耳溫38℃以上時則是發燒

  當39℃≤體溫≤40℃

  推薦方法:物理降溫***溫水澡和溫水擦浴***、去醫院

  對於體溫在39℃以上、煩躁的寶寶,泡溫水澡與溫水擦浴是最合適的降溫方法。此外,煲姜水泡腳和用姜擦腳心穴位也是不錯的降溫方法,如果寶寶發燒度數還是不退,需要馬上到醫院治療。 >>嬰幼兒發燒很常見 弄清原因再送醫院

  如果醫生給寶寶開了退燒藥物,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給發熱寶寶用藥不可操之過急,如果服用一次後,熱度不退,再次服藥需間隔4~6小時。而且,給寶寶服用的退熱藥用量不可太大。

  小孩發燒不退吃的藥

  小孩發燒不退的時候,醫生建議首先使用物理降溫方法,如果高燒不退,才考慮藥物退燒。這是因為,藥物緩解發燒痛苦的同時,還會帶來一些副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藥品。在一般情況下,藥物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燒的孩子。

  寶寶發燒一般不宜採用藥物降溫

  藥物推薦: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

  對於高燒不退的孩子,父母最好選用對乙醯氨基酚***百服寧、泰諾林等***、布洛芬***美林等***這兩款兒科醫生使用最廣,臨床安全性較高的藥物。這兩種藥物的作用都是解熱鎮痛。

  服用時,需注意兩者劑型的差別:對乙醯氨基酚類的百服寧、泰諾林等有滴劑、口服液、咀嚼片3種劑型;布洛芬類的美林,對兒童只有滴劑和口服液兩種劑型。1歲之前的嬰兒,最好用滴劑,因為滴劑藥物濃度小、刺激性小。再大一點的孩子可用片劑,這種像餅乾一樣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會拒絕服用。

  用藥原則:不亂換藥、按醫生指導用藥

  1、不亂換藥、不要增加劑量

  對於性子急、愛子心切的父母,如果吃藥後沒有好轉,很可能會自己給寶寶添劑量、或者換藥。但各種藥物的永續性不同,亂換要混用可能使藥效重疊。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以下,又產生新的問題。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藥,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