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中藥方和方法有哪些

  運動、按摩、飲食都是補腎的方法,我們也可以通過中藥來補腎,那麼,補腎中藥有哪些?補腎中藥方有哪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補腎中藥方和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中藥補腎6個小偏方

  第一:健腦補腎方

  材料:核桃仁、枸杞、女貞子、炒紅棗、炒蓮子、低度白酒

  做法:將所有的準備好的中藥材一起放入罐中,倒入準備好的低度白酒,高度最好應該漫過中藥大約三釐米,然後密封好蓋子放到陰涼的位置。每天都要固定的搖動,半個月之後就可以加入適量的蜂蜜服用了。

  功效:這種方子能夠很好的治療腎精虧損等等情況,特別是由於腎虧所引起的各種頭暈耳鳴、失眠、健忘等等情況。

  第二:補腎壯骨方

  材料:豬腔骨、冬蟲夏草、桂圓、食鹽

  做法:將豬腔骨清洗乾淨之後撬開,然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小火燉熟;隨後將冬蟲夏草以及桂圓放入鍋中繼續燉煮十五分鐘,然後加入食鹽就可以直接吃肉喝湯了。

  功效:這道中藥補腎偏方能夠很好的治療各種由於腎陽虛損所引起的身體不適症狀,例如下肢無力、四肢發冷、頭暈目眩以及腰膝痠軟等等情況。

  第三:補腎強身方

  材料:羊腎、黑木耳、花菜、姜、蒜、食鹽

  做法:將養腎清洗乾淨,然後去除筋膜放到冷水中浸泡半天左右時間;黑木耳放入清水之中泡發;花菜清洗乾淨之後切小塊放入開水中焯一遍瀝乾水分備用;將養腎切丁,然後黑木耳以及生薑、蒜末一起爆炒,等到八分熟的時候加入準備好的花菜,翻炒熟加入食鹽就可以起鍋服用了。

  功效:這道食譜能夠很好的治療各種脾腎虛弱的情況,例如臉色不佳、精神倦怠、腰膝痠軟、食慾不振以及頭暈目眩等等情況。另外,也可以將羊腎和豬腎進行替換,同時並不是所有的腰痛都是由於腎虛所引起 ,所以日常一定要注意區分。

  第四:補腎壯陽方

  材料:枸杞、蛤蚧、肉蓯蓉、紅棗、低度白酒

  做法:將蛤蚧去除頭尾部分,然後和其他的中藥一起放入罐子中,隨後加入準備好的低度白酒,大約高於藥材三釐米就可以了。密封好之後每天晃動一次,半個月之後就可以開封飲用了。

  功效:如果身體出現了腎陽不足或者是腎氣虛損的情況,那麼服用這種中藥補腎偏方是非常好的選擇。另外,如果身體出現了由於腎虛損所引起的早洩、遺精、尿頻、下肢無力以及腰痛等等症狀,那麼也可以適量的服用這道補酒,很快就能夠令身體恢復健康了。

  第五:補腎壯腰方

  材料:羊肉、山藥、枸杞子、食鹽

  做法:將羊肉切塊,山藥去皮之後切塊備用;然後將山藥還有羊肉一起放入鍋中燉煮,等到羊肉軟爛之後加入枸杞子,半個小時之後加入少量的食鹽就可以直接服用了。

  功效:很多人都會出現腎虛、腎寒或者是先天不足的情況,那麼服用這道食譜能夠很好的治療遺精早洩以及腰膝痠軟的情況,同時對於效能力也有很好的提高功效。

  第六:滋補肝腎方

  材料:枸杞子、冬蟲夏草、百合、豬肝、食鹽

  做法:將中藥材清洗乾淨,然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燉煮,水開之後繼續小火熬煮二十分鐘左右;將豬肝切片加入調味料醃製幾分鐘,然後直接放入鍋中;大約半個小時之後加入適量的食鹽就可以起鍋吃肉喝湯了。

  功效:如果出現了由於肝腎陰虛所引起的頭暈目眩或者是關節毛病以及盜汗、煩躁等等情況,那麼服用這道偏方能夠很快的令身體恢復健康。

  9種中藥補腎超有效

  1、杜仲

  杜仲是補腎的良藥,能緩解腰膝痠軟、疲倦遺精的症狀。杜仲是杜仲樹的樹皮,《本草經集註》裡記載,在選擇杜仲時可以把它折斷,裡面有像棉纖維一樣的白絲,就是質量較好的杜仲。

  杜仲幾乎無味,只有一些微苦,每天將其用沸水泡著喝不僅特別適合現代快節奏的生活,還能達到補腎理氣的作用。杜仲無毒,因此用量多少並沒有特別的講究,每天泡個八九克就行。除杜仲外,還可以適量抓一小把枸杞和桑葚泡在一起。枸杞滋補肝腎,養肝明目,補虛生精;而桑葚性味甘寒,具有補肝益腎、養心益智的功效。

  2、枸杞

  《本草綱目》記載:“枸杞,補腎生精,養肝,明目,堅精骨,去疲勞,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中醫常常用它來治療肝腎陰虧、腰漆痠軟、頭暈、健忘、目眩、頭暈多淚、消渴、遺精等病症。《本草經疏》認為:“枸杞子,潤而滋補,專於補腎、潤肺、生津、益氣,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藥。”

  用枸杞子泡水或煲湯時,其中的藥效並不能完全發揮出來。由於受水溫、浸泡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枸杞子中只有部分藥用成分能釋放到水或湯中。直接用嘴嚼,對枸杞子中營養成分的吸收會更加充分,更有利於發揮枸杞的保健效果。但嚼服枸杞子時要注意,在吃的數量上最好減半,否則容易滋補過度。最適合吃枸杞的是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

  3、鹿茸

  中藥裡的鹿茸是補腎、益精血、強筋骨的佳品。對腎陽不足、精血虧虛的陽痿早洩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婦女出現宮冷不孕,小便頻數等症狀時也可以適量食用。若出現感冒、咳吐黃痰、口乾口苦、咽喉腫痛、舌苔黃膩等症狀時忌服本品。

  除了泡酒,鹿茸還可以和食物燉著服用或直接吃。如果想使鹿茸達到補腎健骨的效果,最好取1~2片鹿茸片直接放***中,讓唾液使之徐徐溶化,慢慢嚥下溶有鹿茸的唾液,最後再將餘渣嚼碎吞下。這樣既比研粉吞食要方便得多,且有效成分的吸收率也更高。

  4、芡實

  芡實被譽為“水中人蔘”,中醫認為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為滋養強壯性食物,和蓮子有些相似,但芡實的收斂鎮靜作用比蓮子強,適用於慢性洩瀉和小便頻數,夢遺滑精,婦女帶多、腰膝痺痛等。民間稱它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尤其是夏秋之際進補的首選。

  芡實分生用和炒用兩種。生芡實以補腎澀精為主,而炒芡實以健脾開胃為主。炒芡實一般藥店有售,因炒制時,要加麥麩,並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製作不方便。另外,亦有將芡實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補脾止瀉為主。

  5、淫羊藿

  中藥淫羊藿又名仙靈牌,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藥理研究表明淫羊藿“補骨”作用顯著,它能促進骨髓細胞DNA合成,促進骨生長,增加骨密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經常出現口乾、舌紅、潮熱等陰虛火旺症狀者忌服本品。

  可以做成淫羊藿酒。淫羊藿60克,白酒500克。將淫羊藿洗淨,瀝乾,裝入紗布袋中,紮緊袋口,置白酒中,密封浸泡7日後飲用,每次30-50毫升,每晚一次。可益肝腎,強筋骨,適用於陰陽兩虧,命門火衰而引起的男子陽痿、女子不孕、四肢不仁等。

  6、山藥

  李時珍說山藥:“益腎氣,健脾胃。”很推崇它的補腎和健脾的功能。脾胃虛弱和腎虛的人可以把它作為調補身體的常用食物。《本草正》說:“山藥,能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把山藥視為治療虛勞的靈丹妙藥。

  無論是陰虛火旺還是腎氣不固而遺精早洩者均可以食用,如果能配合其他補腎固精食品,如芡實、蓮子等一併服食,效果更好。

  7、何首烏

  何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歷代醫家均用之於腎虛之人。明·李時珍說過:“何首烏,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為滋補良藥,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清代名醫黃宮繡亦云:“何首烏,諸書皆言滋水補腎,黑髮輕身,備極讚賞。”凡是腎虛之人頭髮早白,或腰膝軟弱、筋骨痠痛,或男子遺精,女子帶下者,食之皆宜。

  何首烏有生熟之分,熟品是經過加工炮製的,能烏須黑髮,生首烏則含大黃酚等物質,可以促進腸道運動並引起輕微腹瀉。此外,何首烏與蒜同食也可能引起腹瀉。醫生提醒要用何首烏治療肝腎兩虛時,需要將其進行炮製,最好向醫生諮詢後食用。

  8、女貞子

  女貞子味甘、苦,性平。有補腎滋陰,養肝明目的功效。常用於肝腎不足,頭暈,耳鳴,兩目昏糊,頭髮早白等症。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最常用的提神、強壯體力之藥。《本經》上說:女貞子能補中氣,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病,制酒久服,可增強體質,長筋肉,壯筋骨等功效。日本的研究也表明女貞子確有防止衰老,強筋骨,鎮靜神經的功效。

  女貞子性偏寒涼,以黃酒拌後蒸制,可增強滋補肝腎作用,並使苦寒之性減弱,避免滑腸。

  9、菟絲子

  菟絲子,為旋花科植物菟絲子的種子。有“續絕傷、補不足、益健人”之功。《名醫別錄》謂其有“養肌強陰、堅筋骨”的作用。為補腎益精、壯腰強脊、養肝明目之聖藥,具有溫而不燥、補而不滯的特點。可用於腰膝痠痛、陽痿、早洩、遺精、遺尿、尿頻餘瀝、耳鳴、頭眩眼花、視力減退、先兆流產、帶下等症。

  菟絲子茶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等功效。長期服用能明目、輕身、益壽延年,且可治療男女腎虛不育症。菟絲子10克,洗淨後搗碎,加紅糖適量,沸水沖泡代茶飲用。

  四種簡單的補腎方法

  一、中藥補腎茶:

  原料:山色峪靈芝5克、枸杞8-10粒、紅茶2克。

  做法:將三種原料開水悶泡2--5分鐘左右,即可食用,每天只放一次原料,反覆沖泡直到水無色無味。

  功效:連服7天為一個週期,連服7天后,停服7天,即每個月只服用兩個週期即可,一般堅持使用一個月,腎虛疲軟不舉的現象可得到顯著改善,慾望增強,時間延長,性生活質量大大提升,房事可獲得充分滿足感。

  原料說明:為達到更好效果,建議使用特級山色峪靈芝,100克的價格在千元左右。枸杞一定要飽滿的。紅茶可以用袋裝紅茶或者茶葉都可以,只要屬於紅茶範疇就可以,例如金駿眉,正山小種等。

  二、腳心按摩法

  中醫認為,湧泉穴直通腎經,腳心的腳泉穴法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常按摩湧泉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康,防止早衰,並能舒肝明目,促進睡眠,對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咯血、鼻塞、頭痛等有一定的療效。腳心按摩的方法是:每日臨睡前用溫水泡腳,再用手互相擦熱後,用左手心按摩右腳心,右手心按摩左腳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熱雙腳為宜。

  此法有強腎滋陰降火之功效,對中老年人常見的虛熱症效果甚佳。

  指導:人的腳上就分佈著可以影響全身的穴位。其中,與大腦、小腦、腦幹、鼻、舌、口腔、頸部動脈、淋巴腺等器官***組織***有關的都集中在腳趾部位,屬於陽經與陰經交匯處,如對其進行正確的按摩刺激,就能達到效果。提醒:糖尿病足患者,慎用熱水袋等取暖用品,也不宜用熱水泡腳。

  三、腰部按摩操 兩種做法

  1、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後,分別放至腰部,手掌向面板,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約200次。此運動可補腎納氣。

  2、兩手握拳,手臂往後用兩拇指的掌關節突出部位,自然按摩腰眼,向內做環形旋轉按摩,逐漸用力,以至酸脹感為好,持續按摩10分鐘左右,早、中、晚各一次。腰為腎之府,常做腰眼按摩,可防治中老年人因腎虧所致的慢肌勞損、腰痠背痛等症。

  四、強腎健身操

  1、端坐,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屈肘側舉,手指伸向上,與兩耳平。然後,雙手上舉,以兩肋部感覺有所牽動為度,隨後復原。可連續做3至5次為一遍,每日可酌情做3至5遍。做動作前,全身宜放鬆。雙手上舉時吸氣,復原時呼氣,且力不宜過大、過猛。這種動作可活動筋骨、暢達經脈,同時使氣歸於丹田,對年老、體弱、氣短者有緩解作用。

  2、端坐,左臂屈肘放兩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拋物動作3至5遍。做拋物動作時,手向上空拋,動作可略快,手上拋時吸氣,復原時呼氣。此動作的作用與第一動作相同。

  3、端坐,兩腿自然下垂,先緩緩左右轉動身體3至5次。然後,兩腳向前擺動10餘次,可根據個人體力,酌情增減。做動作時全身放鬆,動作要自然、緩和,轉動身體時,軀幹要保持正直,不宜俯仰。此動作可活動腰膝,益腎強腰,常練此動作,腰、膝得以鍛鍊,對腎有益。

  4、端坐,鬆開腰帶,寬衣,將雙手搓熱,置於腰間,上下搓磨,直至腰部感覺發熱為止。此法可溫腎健腰,腰部有督脈之命門穴,以及足太陽膀胱經的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等穴,搓後感覺全身發熱,具有溫腎強腰、舒筋活血等作用。

  5、雙腳併攏,兩手交叉上舉過頭,然後,彎腰,雙手觸地,繼而下蹲,雙手抱膝,默唸“吹”但不發出聲音。如此,可連續做10餘遍。常練能有補腎、固精、壯腰膝、通經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