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種植土壤條件

  無花果樹是優良的庭院綠化和經濟樹種,那你們知道無花果的種植土壤條件有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無花果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格,凡年均氣溫在13℃以上、冬季最低氣溫不低於-18℃、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區均可正常生長結果。無花果對土壤要求也不嚴格,在黏土、沙壤土、沙土及酸性和鹼性土壤上均能良好生長。

  無花果種植方法

  1、建園與栽植。無花果樹對土壤要求不嚴,喜土層深厚、溼潤、肥沃的粘土、砂質土,微酸至微鹼性均宜,極不耐旱。盆栽如澆水不及時或用盆過小則常常生長凋萎。建園的梯田***梯地、臺田***應在3m以上,外有埂、內有溝、溝深寬各30cm的竹節溝,定植穴深寬各1m,每公頃栽750株***大田以此株數為宜***,栽前下足基肥,每穴應施石灰1kg、餅肥1.5kg、火燒土50kg或塘泥1擔、磷肥1kg。一層肥1層土拌勻分層施下,定植三年內完成擴穴改土工程。

  2、施肥。每年秋季落葉至早春萌芽前應施基肥1次。追肥分春、夏、秋3次施,成年果園每公頃施用純氮90~120kg,純磷120~150kg,純鉀60kg,氮肥不宜過多,以免徒長和嫩枝受凍 。全年灌水幼樹2~3次,成年樹6~7次,入冬前應冬灌,庭院栽或盆栽時也要施3次肥。第一次是早春發芽肥;第二次是保果肥;第三次是越冬肥。盆栽時最初幾年每年翻盆換土一次,幾年後換入木桶。

  3、繁殖。多采用扦插法。枝條極易生根,可用萘乙酸、生根粉、2、4-D促進生根。一般在早春搞硬枝扦插,也可在生長季節取主幹基部萌發的幼小嫩枝帶葉扦插,成活率都很高,但不能在生長期間剪取側枝。高壓繁殖應在生長期的4~6月份進行。在1年生枝基部環剝1cm,表皮留1/3,涼幹1d天后用疏鬆表土包環剝處,再用塑料布包紮成球狀,1個月後開始長新根,待到新根長滿整個球袋內時切除移栽。

  4、整形修剪。應採用高幹無層形或多主枝自然開心形。主幹無層形主幹留30~50cm短截,保留4~5個不同方向的主枝,隨後在主枝40~60cm處短截,每一主枝上形成2級側枝2~3個。因發枝力弱,應採用輕剪為主的枝術,疏除下垂枝、乾枝、無用徒長枝、鬱閉枝,其餘枝條任其生長。對成年樹生長量大、直立性強、分枝力很弱的品種,應短截摘心,促發側枝。為提早結果,促進形成樹冠,春季應進行輕短截,夏季摘心,以激發側枝生長。

  無花果種植要點

  無花果適應性強,栽植宜在清明前後進行,盆栽容易,一般每1~2年換一次盆。

  ***1*** 澆水

  澆水要適量,不可過多,生長期每天澆1~2次水,果實成熟後減少澆水。入溫室前澆一次透水,入室後基本不澆水。

  ***2*** 施肥

  每月施一次稀薄液肥。於落葉前後施基肥,在果實迅速膨大前追肥。

  ***3*** 溫度

  無花果較耐寒,在-5℃時不會受凍害死亡。

  ***4*** 修剪

  無花果要年年修剪。扦插苗當年生長旺盛,頂端乾枯,應即剪去。第二年主枝高60~80釐米時,要剪頂。保留頂端4~5個芽,其餘芽均除去。第三年對新枝剪留12~15釐米長。每側枝留頂芽1~3個,全株留10個芽左右。7月對新梢進行摘心。

  如此每年年初進行修剪,並進行除芽,這樣可以使整個樹冠勻稱美觀多結果。

  繁殖

  無花果多用扦插方法進行繁殖。春季選生長充實、粗約1.5釐米的1年生枝條,長20~25釐米做插穗,直插沙土中,深6釐米,插後澆透水,保持溼潤,半個月後芽達3~6釐米時,只保留基部壯芽1枝,其餘除去。扦插容易成活。當小苗30釐米高時可上盆,有些甚至當年可結果,大多數第二年結果。

  無花果根莖處生長的明櫱枝可用利刀割下,進行分株繁殖,直接栽到小盆裡養護。

  無花果也可用壓條方法進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