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果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堅果屬木本油料作物,它的果仁經過加工後,口味清香、獨特,營養價值較高,在國際上被譽為“堅果之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堅果的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

  堅果的種植技術

  澳洲堅果枝條一年抽生3次或4次梢,在我國桂南和粵西地區,澳洲堅果幼樹年抽梢4次以上,平均每次梢從萌芽到老熟需要40天左右,新梢老熟到下一次梢萌芽,其間隔平均18-28天。成年結果樹,在廣州及粵西地區,一年抽3次梢,高峰季4月春梢,6月底夏梢,10月晚秋梢,此外,一年中每月樹冠均有少部分零星抽梢現象。7月中旬至8月下旬高溫季節澳洲堅果生長緩慢,低溫型品種,如508、344,這一時期的新梢常轉色困難,出現葉片變黃至泛白的生理病害。12月底至翌年2月底,正常年份幾乎無抽梢現象。

  澳洲堅果抽梢一般長30-50釐米,有7-10個節,生長旺盛的幼樹或有些品種抽梢最長1.0米以上。澳洲堅果的結果枝絕大部分是內堂1.5-3年生老枝條,初結果的青年樹尤為明顯,少量結果枝甚至是幾釐米長的內堂小枝條。梢的基部有一個明顯無葉節,梢的頂部是發育未完全的葉,小而象鱗片,每葉腋裡有三個垂直排列的芽,這些芽與主枝同時抽發時,將出現9***或12***條枝,這種現象時有發生,但通常僅三葉輪生的頂上3個芽同時萌發。

  在適宜的條件下,澳洲堅果定植後6-7年即可獲得相當可觀的產量,豐產期長達40-60年,甚至更長,生長良好的健康樹,其豐產性隨著樹齡的增長和植株增大而增長。

  栽培要點

  澳洲堅果因根系淺,在苗期對環境條件抵抗力較弱,特別是乾旱季節影響較大,要及時採取抗旱保苗措施,如干旱時要蓋草遮蔭,加強保護,堅持每天澆水1~2次,要及時對定植成活情況進行檢查,對已死植株要進行補栽。

  幼樹定幹:成活後對1~3年生的幼樹要定幹。根據澳洲堅果的生長結果特性,結合盈江降雨多,溫高溼度大,苗木生長快的特點,一般定幹高度為50~60cm,選留生長健壯,不同方位的三個枝條作為今後的生長主枝,對頂端優勢較強的枝條要打頂,採取合理的修剪方法整型,使其儘快培養出豐產樹冠。

  肥水管理:澳洲堅果株行距較大,每年株間應中耕除草2~3次,行間可用除草劑噴除,還可採取間作套種的方式加強園地的管理。可套種豆類、薯類、蔬菜等作物,通過給間套種作物的施肥,還能提高土壤肥力,有利苗木的生長。在施肥上要勤施和薄施,每年結合中耕除草,施肥3~4次,以有機肥為主,混合適當的無機化肥,以保證幼樹快速生長對肥料的需求,乾旱季節注意澆水。

  堅果的種植要點

  果園的建立 宜林地的選擇

  宜林地應選擇海拔1200米以下,坡度小於25°;夏季最高溫不超過35℃,冬季最低溫不小於0℃;年降雨量1400毫米以上;土層深厚***1米以上***肥沃,富含有機質,PH值5—5.6;排水良好,旱季缺水有灌溉條件;面積一般30—100畝,能集中連片500—1000畝以上更好。

  道路系統的規劃

  平地果園內要設定“十字形”主幹道,能通行車輛,區間支道可通行手扶拖拉機,即使是農戶的小果園也要設定田間小路;坡地則按等高線設定成“之字形”主幹道能通行手扶拖拉機或農用汽車;區間支道可通行摩托車。

  灌排水系統的規劃

  沿主幹道、支道兩邊設定灌排水溝,做到排灌自如不積水;無水源灌溉的山地果園每15—20畝配置10—15立方米的蓄水池,雨季可將上坡方向的雨水匯入蓄水池儲存,以便乾旱時備用。

  防風林帶的規劃

  果園防風林帶具有防風、調節小氣候、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平地上的防風有效作用距離大約等於其高度的10倍。防風林的主林帶應設定在強風危害的迎風口上,並與風向垂直;防風森林的選擇,應是生長速度快、樹型高大、枝葉茂盛、四季常綠、壽命長、根深不易被風吹倒、抗風力強並且沒有和澳洲堅果有相同的病蟲害的鄉土樹種,或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樹種。

  房屋系統的規劃

  以每人可管護30—35畝範圍內,設定一個管護人員所需的生活住房2格和保管室一格,也可在果園中心點集中2至3戶人家在一起建設規劃,但原則上要有利於果園的管理為前提。

  果園的開墾

  平地或坡度5°以下以“十字”或“三角定標”法,株行標各呈直線相互垂直,行向最好南北行向,以利於光照;坡地以等高梯地規劃開墾,先根據株行距進行定標,按等高線開挖梯地,梯地帶面寬2—2.5米,成外高內低,但以不積水為度;種植密度應以選擇種植品種和間套種作物選用適宜的株行距,一般株距4—5米,行距6—8米,每畝種植17—28株,直立型品種可密植,開展型品種可稀些;在開挖好的梯地帶面上根據選定的株距要求在中心定點開挖定植穴,穴口寬、穴底寬、深度分別為80釐米、70釐米、60釐米;定植穴開挖需在定植前一年的冬季進行;定植前1至2個月,將表土拷細碎,撿出雜草、樹根、石塊,然後拌入15—20千克的腐熟有機肥和0.5千克的鈣鎂磷肥後回滿坑並高出表平面20釐米左右,待土下沉後即可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