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桂圓

  龍眼也叫桂圓,是我國南方名貴特產,營養豐富,為珍貴補品。它一般是怎麼種植的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桂圓的方法。

  桂圓的種植:選用良種

  福建的品種有福眼、烏秋本、蕉眼、赤殼、烏龍嶺、油潭本、普明奄、東壁、雞蛋龍眼、紅核子等,粵、桂、川等地的品種有石硤、烏園,草鋪種、早禾、大廣眼、廣眼、鈕釦子、瀘元強、瀘元6號,瀘元106號、八月鮮、涪陵黃殼龍眼等。

  桂圓的種植:育苗

  1.實生苗:選避風防霜、排灌水良好、土層深厚、質地疏鬆肥沃的山坡地做育苗地。耕翻20~33cm深,施草皮土5000kg,再犁耙施廄肥2000~2500kg,然後築畦,畦高20—25cm,寬1m,畦溝深33~40cm。龍眼苗圃與移植圃的比例宜1:6或1:7。龍眼種子須隨採隨播種。取出的種子,馬上以1:2~3的比例混入沙中堆積發芽,發芽溫度以25℃最宜,細沙含水量約5%。當胚芽伸長0.5~1cm時,即可在苗床播種。可以撒播,粒距8×10cm,每畝播種量115—250kg,播種後蓋2500~3000kg燒土或沙,上面蓋稻草,再引水灌溉,溼後即排。出苗後須加強管理,如淋水,去稻草。施肥,保證幼苗健壯生長。在春季梅雨時移植。移植時整好地,施好肥,株行距20×30~33cm,每畝種7000~8000株。移後及時管理。

  2.嫁接繁殖:用定植後5~6年的實生苗做砧木,用嵌接法進行嫁接。接穗選2年生強壯枝條,粗1cm,長4—12cm者也可用靠接法,時間以3~4月最佳,也可用舌接法和芽片貼接法進行嫁接繁殖。

  3.高壓繁殖:方法是在15年生以上的健壯植株上,選擇3~4-年生,徑粗3cm,有2—3個分枝的枝條。在離分枝10~20cm處進行環剝,寬約40~50cm,刮除皮層,待10~20天出現瘤狀物時就可包束草泥,掛缽填土或以塑料薄膜包紮填充物做髮根基質。

  桂圓的種植:方法

  春季栽埴可在2~3,月,冬季栽埴可在10月下旬。栽植密度,可用行距16m,株距4.5m,每畝栽19~20棵。種植先挖縱深坑為1m的種植穴,下施河泥。田土、火燒土,上施腐熟堆肥,過磷酸鈣和草木灰,均應和表土混合。栽植後,必須先充分灌水,灌後上覆細土,以後每天灌水1~2次。種植的深度,根頸宜和地面平齊。

  桂圓的種植:日常管理

  施肥

  每年施基肥一次,追肥3~4次。第一次追肥在2~3月,施大糞和硫酸銨等。第二次追肥在花謝後的幼果期,約4~5月,施氮肥為主,適當施磷、鉀肥。第三次追肥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以磷、鉀肥為主,氮肥次之。第四次迫肥在果實接近成熟時,仍以氮肥為主。施肥方法是在離樹幹30cm處開溝施入。施肥時可結合進行中耕、除草,培土和排灌。

  整形修剪

  採用自然平園形整形,栽植後第2~3年於地面1.2~1.3m定幹,在3~4年內培育成5~7主枝,最後除心。每年剪枝3次,第一次花穗期修剪,主要剪去病穗,蔭枝及檔枝。第二次在採果時修剪,主要剪去短結果枝、徒長枝、病枝、枯枝和蔭枝。第三次在冬季,主要剪去蔭枝、枯枝和病枝。

  桂圓的種植:病蟲害防治

  蟲害有荔枝椿蟓、茶色金龜子、小灰蝶、炎絲蛾、蠍天牛、龍眼樹幹蛀蟲、後黃卷葉蟲、龍眼袋蛾:病害有鬼帚病、地衣和橡皮病,應注意防治。

  桂圓的種植:採收

  龍眼多系加工用,果實必須充分成熟時採收。採收時宜用剪枝法。作鮮食者在早晨或傍晚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