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對種植環境有什麼要求

  草莓種植過程中離不開合適的環境條件,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草莓對於種植環境的要求。

  草莓對種植環境的要求:土壤

  草莓適宜在疏鬆、肥沃、透氣、透水性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適宜的PH值為5.5--6.5之間。粘土、鹽鹼土和沼澤地都不適宜種草莓。草莓適合在地下水位不高於80--100cm的土壤中生長。一生吸收氮和鉀最多,鈣和磷次之。草莓從秋季定植到採收結束,植株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強度由小到大,吸收養分最多的時期是在開花結果末期,此時植株吸收大量養分,為匍匐莖和子苗的發育奠定了基礎。

  改土措施

  為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透氣能力,應加大有機肥的使用量。同時,還應注意像土壤中補充有益菌,改善根際生態環境,提高植株對病害的地坑能力。

  力銳特一輩子及力銳特活土源富含弗氏鏈黴菌強勢菌株,能分泌幾丁質酶等多種抗菌物質,提高草莓根部的抗病及抗重茬能力。同時,還兼有解磷、解鉀、固氮的功能,可長效補充草莓生長必需的氮、磷、鉀等營養元素。

  草莓對種植環境的要求:溫度

  草莓植株地上部分生長適溫為15—25度,其光合作用適溫為20—25度,10度以下生長不良,30度以上光合作用和生長均受抑制。地上部植株氣溫達5℃時開始生長,-7℃低溫時遭受凍害,-10℃以下時植株會凍死。

  根系生長的最適宜溫度是15—23度。

  開花期低於0℃或者高於40℃,影響受粉受精和種子的正常發育,導致畸形果產生,花芽分化必須在5—17℃之間進行。

  保溫開始初期:為防止植株進入休眠矮化,並促進花芽的發育,應給予較高的溫度,白天28--30℃,最高不超過35℃,夜間12--15℃,最低不低於8℃;

  現蕾期:白天25--28℃,夜間10℃;

  開花期:適宜溫度為白天25--30℃,夜間8--10℃,溫度太低花葯不能散幹。

  草莓對種植環境的要求:水分

  草莓根系分佈淺,葉片多而大,對水分反應敏感,喜潮溼又怕水澇。不同物候期對水分的需要量不同:

  萌芽及開花期,土壤含水量不應低於最大持水量的70%,要求空氣溼度40%--60%;

  果實膨大期要求80%以上;

  花芽形成期應保持60%左右。

  如常時間積水會影響根系及植株生長,嚴重時,葉片變黃、枯萎、脫落,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因此,澆水時應少澆勤澆。

  保溫後,棚內相對溼度會很高,早晨放風前,相對溼度往往可達100%。溼度過高或過低,會影響植株花期生長並誘發各種病害。因此,排溼工作是一項重要任務。通常情況下,每天中午要放風排溼,但要注意,不能為排溼而降低溫度。

  不同時期的溼度要求:現蕾期60--80%,開花期30--50%,果實成熟期60--70%。

  草莓對種植環境的要求:光照

  草莓雖是喜光作物,但比較耐陰。光照強時,植株低矮粗壯果實含糖量高、香味濃。光照不足或種植過密時,葉片薄,葉柄花柄細長,葉色淡,花小,果小,味酸,成熟期延遲。

  草莓不同生育期對光照時數要求不同:

  開花結果期與開始生長期通常需日照時數為12--15小時;

  花芽分化期的有利日照時數只需12小時;

  草莓進入休眠期的日照時數在10小時以內。

  補光措施

  採用無滴聚乙烯膜,在提高透光率的同時,還可防止水滴凝聚,最大程度的使陽光透射進棚內。同時還可對棚內牆體刷白,提高光的反射,當缺光嚴重時,甚至可以人工照明補光。當然,提高草莓自身的耐弱光能力也很關鍵。生命1號抗逆王,可促進草莓合成葉綠素,提高植株在弱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