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火龍果種植方法

  瞭解火龍果種植方法是很關鍵的,那火龍果是怎麼樣種植才能提高產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火龍果栽後12~14個月開始開花結果,每年可開花 12~15次,4~11月為產果期,謝花後30~40天果實成熟,單果重500~1000g,栽植後第2年每柱產果20個以上,第3年進入盛果期,管理水平較高的,單產可達2500kg/667㎡。其高產栽培要點如下:

  1.薄肥勤施:由於果實採收期長,每年都要重施有機肥,氮、磷、鉀複合肥要均衡長期施用。天氣乾旱時,3~4天灌一次水。

  2.摘心:當枝條長到1.3~1.4m長時摘心,促進分枝,並讓枝條自然下垂。

  3.修剪枝條:每年採果後剪除結過果的枝條,讓其重新發出芽,以保證來年的產量。

  4.病蟲害防治:火龍果病蟲較少,幼苗期易受蝸牛和螞蟻危害,可用殺蟲劑防治;在高溫高溼季節易感染病害,出現枝條部分壞死及黴斑,可用粉鏽寧、強力氧化銅等防治,效果良好。

  火龍果形態特徵

  火龍果為 多年生攀援性的 多肉植物。植株無主根,側根大量分佈在淺 表土層,同時有很多氣生根,可攀援生長。根莖深綠色,粗壯,長可達7米,粗10-12釐米,具3稜。稜扁,邊緣波浪狀,莖節處生長攀援根,可攀附其他植物上生長,肋多為3條,每段莖節凹陷處具小刺。由於長期生長於熱帶沙漠地區,其葉片已退化,光合作用功能由莖幹承擔。莖的內部是大量飽含粘稠液體的薄壁細胞,有利於在雨季吸收儘可能多的水分。

  芽內有數量較多的復芽和混合芽原基,可以抽生為葉芽、花芽。花芽發育前期,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可以向葉芽轉化。而旺盛生長的枝條頂端組織,也可以在適當的條件下抽生花芽。

  花白色,巨大子房下位,花長約30釐米,故又有 霸王花之稱。花萼管狀,寬約3釐米,帶綠色***有時淡紫色***的裂片;具長3-8釐米的鱗片;花瓣寬闊,純白色,直立,倒披針形,全緣。雄蕊多而細長,多達700-960條,與花柱等長或較短。花葯乳黃色,花絲白色;花柱粗,0.7-0.8釐米,乳黃色;雌蕊柱頭裂片多達24枚。

  果實,長圓形或卵圓形,表皮紅色,肉質,具卵狀而頂端急尖的鱗片,果長10-12釐米,果皮厚,有蠟質。果肉白色或紅色。有近萬粒具香味的芝麻狀種子,故稱為芝麻果。

  火龍果因為外表像一團憤怒的紅色火球而得名。裡面的果肉就像是香甜的奶油,但又佈滿了黑色的小籽。質地溫和,口味清香。

  火龍果生長環境

  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喜光耐陰、耐熱耐旱、喜肥耐瘠。在溫暖溼潤、光線充足的環境下生長迅速,春夏季露地栽培時應多澆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長狀態,在陰雨連綿天氣應及時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莖肉腐爛。其莖貼在岩石上亦可生長,植株抗風力極強,只要支架牢固可抗颱風。

  火龍果耐0℃低溫和40℃高溫,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35℃。火龍果可適應多種土壤,但以含腐殖質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