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蓮的播種及種植方法介紹

  碗蓮別稱盆蓮、缽蓮、桌上蓮等,為睡蓮科蓮屬多年生具多節根狀莖的水生植物,下面小編分享了碗蓮的播種及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碗蓮的播種方法

  1、播種時間:蓮子無休眠期,只要水溫能保持在16℃以上,四季均可播種,在溫度、光照適宜的條件下從播種到開花春季需要50~60天,秋季需要60~80天。

  2、種子處理:蓮子外殼堅硬密實,浸種前必須進行人工破口,把有小凹點的的那一端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磨破磨破一層皮,不要傷到裡面的仁,也不要去殼,使種子吸水膨脹。

  3、浸種催芽:蓮子已破殼的種子浸於20~40度左右的溫水中,家庭少量浸種時可放入保溫瓶中保溫,一般浸種催芽3~5天即可萌發,胚芽從破口處伸出。

  碗蓮的種植方法

  1、移栽:碗蓮種植選口徑45~75釐米的無底孔陶盆或塑料花盆,盆內加半盆田園土或河塘泥,移栽時將小荷苗的細根按入泥中,每盆栽一株,移栽後加適量水,以水不淹沒小荷葉為度。

  2、水分:碗蓮生長階段不同澆水量也不同,初栽時不宜過多,水太多會阻礙幼根生長導致爛根,葉片長大時逐漸加灌清水,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

  3、施肥:碗蓮栽植前盆土中應拌入少量腐熟餅肥液或豆麩、花生麩作為底肥,但不可過量施肥,一般在栽種時在培養土內混入少量餅肥末等基肥便可滿足其全年的需要。

  4、光照:碗蓮喜充足陽光,若每天光照少於4小時則不能形成花芽。生育期間需放在向陽的陽臺上或窗臺向陽處,使其接受全日照。夏季和初秋季節中午前後需適當遮陰。

  5、修剪:碗蓮葉片長得過多過密時可適當摘去部分葉片,以利植株呼吸透氣。也有助於著花。當使用同一容器進行多顆養殖時,當發現葉子有爭強陽光的現象時,應該及時分盆養殖。

  碗蓮的病蟲防治

  1、腐爛病

  【症狀】病害發生於全株,從種根開始發病,延及地下莖、葉柄、葉片及花梗等部位。地下莖初期似無症狀,但其斷面導管有的變為淡褐色或褐色,並逐漸擴充套件。

  【防治】噴灑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

  2、葉腐病

  【症狀】為害浮貼水面的葉片,病斑形狀不定形,有的呈“S”形,有的形如蚯蚓狀,褐色或黑褐色,發病重的葉片變褐腐爛,難於抽離水面。

  【防治】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5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噴一次,連續防治2~3次。

  3、斑腐病

  【症狀】葉片上初生水漬狀小黑斑點,後擴充套件成圓形至多角形或不規則形,邊緣黑色有黃色暈圈的病斑,中間灰黑色有輪紋,病部易破裂或脫落,致葉片和葉緣殘缺不整。

  【防治】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噴一次,連續防治2~3次。

  4、***病

  【症狀】葉片上發病,初生褐色小斑點,接著斑點擴大為10毫米以上的近圓形病斑,病斑邊緣色較暗。

  【防治】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80%***福美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噴一次,連續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