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銀合歡銀合歡的價值

  銀合歡耐旱力強,適為荒山造林樹種,而銀合歡要如何養殖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銀合歡的養殖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銀合歡的養殖方法

  土地

  選擇土層較厚、坡度較緩、排水良好的地塊。全翻耕或沿等高線帶墾,耕深18-25釐米。也可半墾開穴,穴徑0.6米,深0.5米。施用鈣鎂磷肥350千克/公頃、氯化鉀300千克/公頃、腐熟農家肥15噸-30噸/公頃。酸性重的土壤宜加施生石灰500千克/公頃。

  水肥

  從現蕾到開花這段時間,可澆水1-2次。如果水分過多,則應及時排水。否則土壤通氣不良,影響銀合歡根系的呼吸作用,以致引起爛根死亡。特別是低窪易澇地區以及南方雨水多的季節,一定要注意開溝排水。在乾旱季節每次刈割之後必須進行灌溉。苗期檢查根瘤生長情況,如未發現根瘤或太少,應追施尿素30-45千克/公頃,適當培土。每年追施一次鈣鎂磷肥350千克/公頃、氯化鉀300千克/公頃。

  除草

  銀合歡種子播後5-15天出土,苗期和返青期需除草2-3次。待長到60釐米以上或完全覆蓋地面時就能競爭過雜草。

  收穫

  銀合歡株高120-150釐米即可刈割。種植當年可收割1-2次,第2年以後每年收割4-5次。留茬高度50釐米。用於種子生產的銀合歡不要刈割。銀合歡每年分別開花結莢2次,莢果分別在6、7月份和11、12月份成熟。成熟的莢果要及時收穫,以防裂莢導致種子散失。選擇顆粒飽滿的留作種子,晒乾後包裝入庫,注意防潮以免影響發芽率。

  銀合歡的主要價值

  飼用

  銀合歡適應性強、速生高產、蛋白質含量高。年可刈割3-5次,鮮嫩枝條飼料產量可達45-60 噸/公頃,摺合乾草11-15噸/公頃。粗蛋白產量高達3.6-5.7噸/公頃,相當於7.5--11.25噸黃豆的蛋白質含量,因此在國際上被譽為“奇蹟樹”、“蛋白質庫”。銀合歡葉用作青飼或加工成乾草、草粉、草顆粒均可。

  園林

  銀合歡主杆側枝多刺堅硬鋒利,新發枝嫩刺同樣劃傷面板,樹形美觀。圍園嚴密,是防禽畜破壞、防盜的最佳屏障。可隨意修剪造型,典雅大方。適應工礦、機關、學校、公園、生活小區、別墅、庭院、城鎮綠化圍牆與花牆。果園、瓜園、花圃、苗圃的圍牆。不但禽畜小偷難入,而且堅固耐久,成本低廉,而綜合效益顯著;容社會、經濟、環保於一身,是保護生態綠化荒山的理想樹種;銀合歡開花期在6月初,白色,如雪如絮、繁花似錦、潔白芳香、怡人肺腑。遠望白龍騰空盤懸於青煙綠雲之上,鬱雅壯觀,雪降6月給人涼爽的享受。

  經濟

  銀合歡抗風力強和萌生力強,砍伐後有較強的萌發力且生長旺盛,是優良的薪炭柴樹種,適合於荒山造林。銀合歡是一種優良的多用途樹種,種子可食,樹皮可提取鞣料,樹膠作食品乳化劑或代替阿拉伯膠。

  藥用

  【白藥】咬賣歪:樹皮治心悸,怔忡,骨折《滇藥錄》。種子:用於消褐。

  銀合歡的生長習性

  銀合歡喜溫暖溼潤氣候,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氣溫高於35℃,仍能維持生長;低於12℃,生長緩慢;零下3℃及中等霜雪,仍能越冬。在海拔300-1500米、降雨量500-1800毫米的地方都能種植。在我國廣西桂林、浙江溫州、湖北等地,地上部分每年冬季枯死,但地下部分仍然存活,翌年仍然能萌發新枝。銀合歡具有很強的抗旱能力。不耐水淹,低窪處生長不良。銀合歡適應土壤條件範圍很廣,以中性至微鹼性土壤最好,在酸性紅壤土上仍能生長,適應pH值在5.0-8.0之間。石山的岩石縫隙只要潮溼也能生長。

銀合歡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