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的飼養方法

  鬥魚,是色彩斑斕的熱帶魚,個性凶猛好鬥。此魚的戰鬥力極強。對於比賽中獲勝的魚,需要調養一兩週後,才能再參戰。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飼養水質:鬥魚對溫度的要求並不苛刻,一般20~30℃之內都能成活,水溫處於24~27℃時最適宜其生長;水的酸鹼度以中性水為宜,pH值為6.5~7.2;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除此以外,還應注意控制水質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以殘留氯0mg/l、亞硝酸鹽0mg/l、硝酸鹽5mg/l、氨0mg/l、磷酸鹽0mg/l為標準來檢驗您的飼養水質是否符合魚只的需要,並做及時的調整,為鬥魚提供適宜的水質環境。

  ***二***飼養管理:由於鬥魚是一種比較耐粗養的觀賞魚,使許多人飼養過程中疏於管理,即使鬥魚能頑強的生存,也會以無精打采、垂頭喪氣來回報您,要想讓魚兒生活的悠遊自在,同時給您的生活增添快樂,還得盡點主人的愛心。

  飼養鬥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並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鬥的本質,為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採取單獨飼養。如若您想飼養兩隻雄性鬥魚激鬥它們各展雄姿,可在魚缸中間設隔一塊玻璃再插一無毒塑料板,即可讓你一飽眼福,又不傷害魚只。近年來臺灣不斷推出的掌中缸,其精巧的款式和豐富的色彩都極適合於展示鬥魚的美麗。然而不論使用何種容器飼養,都得做一些必要的裝飾和裝置的安置,才能提供鬥魚生長的最佳生存環境。首先在魚缸底部要鋪入一層清洗乾淨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一方面可以穩固栽培水草的根部,另一方面可為微生物提供附著,水與底砂的比例以5:1為宜。為了保持缸中充足的氧氣和提供魚躲藏的外所,應適當的植入金魚藻、黑藻等對CO2需求量低的水草。此外為了提供充足的光照,利於水草進行光合作用,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盞小型光線柔和的燈具。

  飼養鬥魚不僅裝置輕巧簡單,飼養起來也毫不費力,只需每3~7天利用一塑膠軟管通過虹吸法清除缸底糞便汙物,並抽去約1/3的汙水,注入除氯的自來水即可創造清潔的水質環境;在小型水族箱中由於無動力裝置帶動水迴圈,因此要隨時注意除去因殘餌、糞便形成的水面油膜,可以用竹筷夾一吸水紙,輕輕在水面拖動即可,此外還應適時根據水質情況新增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微量元素。

  鬥魚是屬於雜食偏肉食性的魚種,因此可搭配餵食多種餌料,儘量不要讓鬥魚的食譜過於單調。通常人工乾燥餌料營養成份齊全且乾淨衛生,是大多數人飼餵鬥魚的必備餌料;為適應鬥魚水上層活動的習性,最好選浮水性飼料,若能間隔投喂新鮮的活餌,如豐年蟲、孑孓、絲蚯蚓、水蚤等,;可使鬥魚體色更加鮮豔,同時讓您在餵魚的過程中盡情享受魚兒攝食的樂趣,但由於這類餌料大多帶細菌而易於給魚只染病只能做為鬥魚口味的調劑品,投喂時一定要經過漂洗,每次投喂量能在5分鐘內吃完為度,每天投喂一次即可。

  鬥魚的簡介

  在泰國,培育鬥魚的人是很講心計的。雄魚未長到成年時,飼養者通常將鬥魚分別放在玻璃器皿裡餵養。成年後,再把兩瓶養有大小差不多的雄魚,靠近放在一起。如果這兩條雄魚在展開魚鰭時能引起相互妒忌並互相沖擊的話,說明這是一對天生的冤家,可以進行決鬥表演了。出場表演時,魚主就將雄魚放置在暗光之處,一旦相鬥時,經強光刺激,雄魚就會大增雄風。

  那麼,鬥魚為什麼而激發鬥欲呢?在動物中,凡是雄性都愛賣弄自己的漂亮,以此來獲得雌性的好感,對於比自己漂亮或與自己一樣漂亮的同類雄魚,有一種天性的妒忌。對鬥魚來說,如果在水底的鏡子裡看到自己,也會鬥得鼻青臉腫而不知道為什麼。因此,在表演中,鬥魚的比賽激烈而凶殘,雙方經常被咬得魚鰭四分五裂,慘不忍睹。有時,雙方相互咬住死不放嘴,在水裡團團打轉,一直往下沉,甚至相持半分鐘也不在話下。當然,經過這樣的一次交戰後,有點精疲力竭,在水底下由鰓呼吸供氧明顯不足,只好鬆開浮到水面來來換氣。換好氣,就像不認輸的格鬥手,繼續投入戰鬥。鬥魚的勝負,通常不以傷痕多少來區別,而是以一方無力抵抗,最後掉頭敗北為定論。

  對於名貴的雄鬥魚品種,只能單獨培養,到達成年後,就連雌魚也不能同池放養,其他魚更不行,因為它的好鬥,會殃及整個魚池。在泰國,許多人拼財力養鬥魚,都為了賭博,他們往往還給心愛的魚取個名字,如蘭博、布魯斯、邦德等。在我國內地,養鬥魚是為了娛樂怡情的。當然,看鬥魚頗能培養人的耐心,因為觀看比賽不僅要十分投入,而且往往要連續看若干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