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鵝的飼養技術

  秋季是蛋鵝的高產季節,科學的養殖方法可以提高蛋鵝的產蛋率,從而可以有效的提高蛋鵝的養殖效益,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飼餵管理:產蛋期鵝的飼養應以舍飼為主,放牧以輔。日糧配合比例大致為穀物類60%~70%,餅類10%~15%,糠麩類10%~15%,填充料 ***草粉***10%~15%,礦物質飼料4%~5%。飼餵量除自由採食青料外,大型鵝種每隻鵝每次喂料150~180克,小型鵝種100~130克,日喂3次。喂料應定時定量,先粗後精。早上放牧至10時回舍喂料,喂後在水邊陰涼處休息,並投給青料,下午2時喂一次料,1小時後放牧,黃昏回舍後喂第三次料。

  2、光照管理:鵝在產蛋期間的光照時間,每天不應少於13小時,產蛋高峰期應保持15~16小時光照。

  蛋鵝的放牧管理

  1、產蛋期母鵝行動遲緩,放牧時只宜跟隨走,不可急趕。儘量少走坡地和高低不平的路,以防造成腹內和輸卵管內出血導致腹膜炎等,及時收集種蛋,放牧時發現有的鵝有產蛋表現,如不願隨群、高聲叫、行動不安、尋巢等,應及時將其趕回舍內或抱回鵝棚讓其產蛋。

  2、根據鵝採食積極性主要在早晨和傍晚的特點,鵝群的放牧要早出晚歸,放牧到八成飽時應趕至水源處飲水戲水。高溫天氣要增加戲水次數和延長戲水時間。放牧前要注意放牧地和水源不要被農藥等汙染,同時對放牧的草地、茬地、畦地等要有計劃地輪換放牧。

  蛋鵝的疾病防控措施

  規模化養殖蛋鵝的經濟效益的高低主要看管理,養殖的成敗與否則要看病害的防疫,在養殖過程中應該時刻保持鵝舍的乾淨、地面的乾燥和空氣的流通性,同時還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對養殖場地、養殖器具進行消毒。

  在養殖過程中如何發現疫情應該及時隔離治療並對死鵝進行深埋處理,定期防疫驅蟲,對鵝群按照免疫程式注射小鵝瘟疫苗、禽流感疫苗、蛋子瘟菌苗等,並定期請獸醫上門查蟲驅蟲。

  蛋鵝的飼養注意事項

  1、供給足夠飼料

  產蛋前四周開始餵給穀物佔25%-30%、青草菜葉佔70%的混合飼料,其中加有豆餅,使粗蛋白水平佔15%-16%,每天每隻餵給250克-300克,並全天供應足夠優質粗飼料,如秕穀、乾草粉等。若有放養條件的,以放牧為主,適當喂少量精料。

  2、放牧不要太遠

  鵝是草食水禽,有放養條件的也不要將產蛋鵝放得太遠,因鵝有迴穴產蛋的習慣,如果看到母鵝不吃草,頭頸伸長、鳴叫則是戀巢的表現,就要把它趕回棚內產蛋。

  3、加喂夜食

  晚上餵食是提高產蛋率的重要措施,特別是產蛋前期和產蛋期一定要喂夜食,每夜1-2次,可提高產蛋率。

  4、人工輔助交配

  鵝喜在水上配種,受精率高。生產中還可採取人工輔助交配法,其方法是用手握母鵝兩腳和翅膀,引誘公鵝靠近,當公鵝踏上母鵝背上時,可一手把住母鵝,另一手把母鵝尾翅提起,以便交配。訓練幾次,公鵝看到人捉住母鵝就會主動接近交配,每當母鵝產蛋一次,就要人工輔助交配一次,以提高種蛋鵝受精率。

  5、留好公鵝

  農戶養鵝一般是自繁自養,這樣的好處是避免引入新病。一般鵝群可利用3-4年,要選留好公鵝。公鵝好鬥,編群最好在產蛋前***即在繁殖季節***,以免臨時編群造成騷擾,影響產蛋鵝受精率,鵝的公母比例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