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吃什麼牧草好_鵝的飼養技巧

  想要提高鵝的飼養效益就要了解鵝的飼養飼料,什麼樣牧草餵養鵝好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養鵝的牧草,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養鵝的牧草

  一、以籽粒莧為主搭配種植苦蕒菜、谷稗

  上述三種牧草雖均屬一年生,但生產效能好,營養價值高,在養鵝中發揮作用各自不同,是目前養鵝最佳搭配組合。它們均適宜全國各地種植,可春、夏、秋播,全年供青。籽粒莧抗旱、耐瘠薄,抗逆性強,生長迅速,再生快,高產優質,適口性好,營養豐富,尤其蛋白質、賴氨酸含量高。苦蕒菜比籽粒莧更柔嫩,全株含有白色乳汁,適口性極好,可促進畜禽食慾,並有消炎祛火止痛防病滅疫作用。谷稗莖葉含糖量高,並且粗纖維含量適中,搭配喂可進一步增強適口性。種1畝籽粒莧0.8畝苦蕒菜、0.7畝谷稗,飼餵時鮮重比2:1:1,可為250-300只鵝供青。

  二、苦蕒菜與谷稗或御谷搭配種植

  黑龍江省多采用此項組合,尤其農、牧、林場,因當地土壤肥沃,雨量適中,地廣人少,苦蕒菜雖較籽粒莧產量低,但適口性更好,種1畝苦蕒菜、0.6畝谷稗或御谷,飼餵鮮重比2:1-1.5,可為120-150只鵝供青。

  三、菊苣或魯梅克斯與谷稗或御谷搭配種植

  菊苣、魯梅克斯均為多年生牧草,均具有高產優質特點。尤其菊苣適口性僅次於苦蕒菜,遼寧以南極有發展前途。但北方高寒地區存在越冬問題,不太適應黑龍江、吉林等省區栽培。魯梅克斯抗寒強,但南方有越夏問題,並且適口性一般,不太適宜南方種植。1畝菊苣或魯梅克斯與1畝谷稗或御谷,飼餵鮮重比2:1,可為約200只鵝供青。

  俄羅斯飼料菜、冬牧70抗寒性強,枯黃晚,返青早,可在初冬早春供青,也可混合青貯餵鵝,還可適當搭配種植紫苜蓿、雜交狼尾草、多花黑麥草、飼用胡蘿蔔等,以取代部分其它草種,應經試種試喂試驗,再行示範推廣。

  飼餵時不同周齡鵝對青飼料需求量不同,青飼料在配合飼料中比例逐漸增加,一般由40%增至80%,催肥期3-4周內,逐漸再減少降至50%-40%,配合飼料中20%餅粉不能少,否則對鵝生長不利。

  鵝的飼養技巧

  一、精選雛鵝

  應選擇體型大、生長快、耐粗飼、抗病力強的品種鵝或雜交鵝。要求雛鵝健壯活潑、反應靈敏,卵黃收縮良好,毛幹後能站穩,叫聲有力,用手握住其頸部提起時,雙腳能夠迅速收縮。對腹大、歪頭以及卵黃收縮不好的弱雛要堅決淘汰。

  二、溫室育雛

  剛出殼的雛鵝要進行溫室飼養。育雛溫度為1~5日齡28℃~30℃,6~15日齡25℃~28℃,16日齡後可控制在18℃~20℃,相對溼度以控制在50%~65%為宜。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8~12只,溫室可用空閒房屋,塑料棚育雛更好。

  三、科學飼養

  1、啟喂開食 雛鵝出殼24小時後,進行飲水開食。先調教飲水,隨後喂青菜、牧草、蘿蔔葉拌米飯。

  2、合理分群

  1周齡後每平方米養雛鵝20只,2周齡後減至l5只,以此類推。使鵝群密度合理,防止出現擠壓、堆疊。

  3、科學放水

  雛鵝飼養20日齡後可以下水,一般在上午10點和下午2點左右趕鵝下水為好,每次10~l5分鐘。雨雪天則不要下水。

  4、新增輔劑

  為了節省飼餵成本,一般以青料和米糠、米飯為主。白天放牧啄青。夜間投喂飼料,做到少吃多餐。同時適當新增礦物質、維生素和蛋氨酸。

  5、保潔驅蟲

  圈舍要勤打掃和消毒,保持飼料清潔,飲水衛生。雛鵝25日齡時用吡喹酮按l0毫升/公斤體重驅絛蟲。

  四、快速育肥

  冬鵝經過35~45天的飼養,主羽已長出,體重達2.5公斤時,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糧進行強度育肥15~20天,要把鵝群圈起來餵養。期間不放牧、不走動、不放水,減少體力消耗,增重添膘。

  五、疾病防治

  每次進鵝前及出售後要用2%的福爾馬林或20%的石灰水對鵝舍、用具消毒。選擇免疫過的鵝進場或進場後立即注射小鵝瘟血清或小鵝瘟疫苗。勤掃鵝舍,勤換墊草,定期對飼槽、飲水器具清洗消毒。嚴禁用被農藥汙染的農作物秸稈、草、菜餵鵝,嚴防農藥中毒。

  六、搞好防疫

  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嚴格衛生防疫制度。所有用具要固定並定期消毒,墊料要及時更換。圈舍至少每月消毒1次,每日定時清掃。

  做好小鵝瘟的預防接種。在種鵝開產前1個月,給種鵝肌肉或皮下注射種鵝用小鵝瘟疫苗按1:100稀釋,每隻鵝1毫升,15天后產生免疫力。如果種鵝未打過預防針,則應在小鵝出雛後18小時內皮下或滴鼻0.1毫升雛鵝用小鵝瘟疫苗,5天后產生免疫力。

  使用藥物進行疾病的預防。雛鵝1~3日齡可在飼料中加入萬分之三痢特靈治療量萬分之五或千分之三土黴素等藥物,預防腸道疾病。平時可不定期的用環丙沙星或恩諾沙星飲水預防或治療腸道疾病按使用說明稀釋。在飼料或飲水中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新增一些抗生素類、磺胺類、鈣片等藥物,預防雛鵝疾病。

  七、適時上市

  餵養60天后,用手輕壓鵝體感到豐滿結實而有彈性,體軀皮下脂肪肥厚,尾椎和胸部豐滿,體重達4公斤左右即應上市出售。

  鵝的家庭養殖模式

   1 養殖模式

  生產實踐證明,家庭以 1 個女勞力為主,可養殖 20 組共 120 只種鵝公母比例為 1 : 5 。按照這樣的養殖規模,需種草 667 - 1000 平方米以提供青料,年耗精料 4000 千克每隻每天按 100 克測算,建欄舍面積 30 - 40 平方米,活動場地 100 - 150 平方米,活動水面 30 - 40 平方米。條件優越者還可擴大養殖規模,經濟效益更佳。

   2 關健技術

  ① 選擇好種鵝 在春季孵出的雛鵝中,選體大、健壯的作種鵝培育。雛鵝飼養 70 天后,選體重 3 千克以上、兩翅緊扣體軀、羽毛緊密而有光澤、臀部圓闊、尾不翹的母鵝作種,種公鵝則要求體格高大勻稱、嘴中等粗短、眼凸有神、頸細長、叫聲洪亮、兩腳粗壯、距離較寬、陰莖發育正常。

  ② 產蛋期巧養 夏季以玉米、小麥、糠麩為主,每隻每天分 3 次共喂 100 克左右,另補給 300 - 500 克青料。秋季只給維持飼料,每隻每天最多喂統糠、麥麩 90 克。冬季到次年初夏喂催蛋料,每天 3 - 4 次,定時不定量,自由採食,吃飽喝足。以稻穀、玉米、小麥等精料為主、糠麩類逐漸減少;並在每 100 千克料中加食鹽 300 克、骨粉 1 千克,使母鵝初冬見蛋,春節前齊蛋,正好趕上孵化最佳季節。

  種鵝在開產後,每天上午放牧 2 次,下午 1 次,每次 1 - 2 小時,使種鵝有充分的活動時間。種鵝有回窩產蛋的習慣,放牧應在禽舍附近。若看到母鵝不吃草、伸頸、鳴叫,是"戀巢"表現,要將其趕回舍內,經幾次引導後,母鵝就會自動回窩產蛋。

  鵝是水禽,多在水面進行交配。公鵝性慾以上午最盛,因此每天應放水至少 4 次,上午多放,這樣可使母鵝得到復配的機會,以提高種蛋受精率。

  ③ 停產期強制換羽 母鵝每年產蛋至初夏,產蛋量開始減少,大部分母鵝羽毛乾枯,從而進入停產期。此時應將日糧由精料改為粗料,並轉入以放牧為主的飼養管理,降低營養水平,促使母鵝消耗體內的脂肪,使羽毛進-步乾枯,容易脫落。此期內喂料次數應逐漸減少至每天 1 次,隔天 1 次到 3 - 4 天 1 次,但不能停水。經 13 - 15 天,鵝體消瘦、體重減輕,主翼羽和主尾羽出現乾枯現象時,試拔呈脫鬆狀態,不帶肉屑,就可以進行人工拔羽。人工拔羽比自然換羽可以縮短換羽時間,從而使母鵝提早恢復產蛋,而且換羽後產蛋較整齊,種蛋質量好。

  拔羽應選擇晴天,在鵝空腹時進行。用-隻手緊握鵝的兩翅,另-隻手把翅膀張開,順著主翼羽的生長方向將主翼羽、副翼羽拔掉,最後拔主尾羽。拔羽後當天,鵝群應圈養在運動場內喂料、喂水和休息,不能讓鵝群下水游泳,以防止細菌感染,引起毛孔發炎。拔羽後-段時間內,因其適應性較差,應避免風吹、雨淋和烈日暴晒。

  拔羽後除加強放牧外,應根據公母鵝羽毛生長快慢酌情補料,使公、母鵝翼羽生長較-致,以便儘快恢復產蛋的體況體態,進入下輪產蛋配種階段。由於鵝成熟較晚,母鵝開始產蛋後第 1 - 4 年產蛋量最高,因此母鵝-般留用 4 - 5 年,每年待產蛋結束後要淘汰殘、次、劣種鵝,選留高產鵝進入停產期。

  鵝白痢的症狀

  怎樣防治鵝白痢?

  1搞好孵化和育雛工作種蛋必須來自健康鵝群,孵化前,對孵化裝置和種蛋,必須進行徹底消毒,育雛室和其他用具在使用前也必須進行消毒。

  2引進雛鵝時要隔離飼養,不要立即與本地健康鵝混群,同時輔以必要的藥物防治,確認健康後混群。

  3-旦鵝群中發生白痢時,要做好隔離消毒工作,病鵝、健鵝分養,對健康雛鵝進行藥物預防,病雛進行藥物治療,病死雛及時探埋或焚燒。

  4防治藥物選擇

  ①痢特靈按0.02%-0.04%拌料或飲水,一日齡起連用2周。

  ②磺胺增效劑按0.02%創J比例拌料,連用2周。

  ③土黴素0.3%拌料或氧黴素每千克飼拌料,用10天。

  ④大蒜搗碎加水10~20倍,每隻鵝每次0.5~lml,每日4次,連用3天。

  ⑤慶大黴素1500單位/只,飲水5天。


猜你感興趣:

1.土鵝養殖方法

2.大白鵝飼養方法

3.商品鵝應該如何飼養和管理

4.肉鵝飼養技術

5.飼養天鵝的方式

6.四季鵝的雛鵝期應如何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