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怎麼養綠豆的形態特徵

  綠豆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釐米。莖被褐色長硬毛。養殖綠豆需要注意什麼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綠豆的養殖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綠豆的養殖方法

  選地

  綠豆適應性特強,一般砂土、山坡薄地、黑土、粘土均可生長。綠豆常與玉米、高粱、棉花、甘薯、芝麻、穀子等作物間作,也可種于田埂及間隙地等。綠豆忌連作。因連作病蟲害多,品質差,更因有害微生物繁衍而抑制根瘤菌的發育。同時,綠豆也是重要的肥地作物,是禾穀類的優良前茬。所以,種綠豆要合理安排土地,實行輪作倒茬,最好與禾穀類作物如玉米、高梁、小麥倒茬,不宜以大白菜為前茬,一般相隔2—3年為好。

  整地

  由於綠豆是雙子葉作物,子葉出土,幼苗頂土能力弱,如果土壤板結或土坷垃太多,易造成缺苗斷壟或出苗不齊的現象。因此,播種前,要求深耕細耙,精細整地,耙平土坷垃,使土壤疏鬆,蓄水保墒,防止土壤板結,上虛下實,以利於出苗實行輪作倒茬。

  密植

  綠豆的種植密度應隨著品種特性、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應掌握早熟品種密,晚熟品種稀;直立型密,半蔓生型稀,蔓生型更稀;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種稀,晚種密的原則。綠豆一般早熟品種,低水肥地塊的適宜密度為18—20萬株,米間保苗11—15株;中熟品種,中等水肥條件的適宜密度為15—17萬株,米間保苗8—10株;晚熟品種,高水肥條件的適宜密度應為12—14萬株,米間保苗7—8株。

  除草

  不僅能消滅雜草,還可破除土壤板結、疏鬆土壤,減少蒸發,提高地溫,促進根瘤活動,是綠豆增產的一項措施。一般是在綠豆第一片複葉展開後,結合間苗第一次淺鋤;在第二片複葉展開後,開始定苗並進行第二次中耕;到分枝期進行第三次深中耕,並進行封根培土,中耕應進行到封壟為止。中耕深度應掌握淺-深-淺的原則。⑤及時灌水、排水防澇。綠豆是需水較多、又不耐澇、怕水淹的作物。綠豆幼苗期抗旱性較強,需水較少;花莢期是需水高峰期。此時,如遇乾旱應及時灌水。但綠豆又怕澇怕淹。如苗期水分過多,會使根部病害加重,引起爛根死苗。後期遇澇,植株生長不良,出現早衰,花莢脫落,產量下降。

  施肥

  綠豆的施肥原則,應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有機肥和有機肥混合使用;施足基肥,適當追肥的方針。施肥技術:綠豆的生育期短、耐瘠性強,其根系又有共生固氮能力,生產上往往不施肥,但為了提高中、低產地塊的綠豆產量,應該增施肥料。一般畝施種肥磷酸二銨或氮、磷、鉀複合肥10千克左右。綠豆追肥最好是在開花期結合封壟一起進行。每公頃可追施硝銨、尿素等氮肥40-60千克,硫酸鉀100-120千克。

  較瘠薄的地塊,在結莢期可進行根外追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富爾655、綠風95、邦爾一遍豐等植物生長劑,增產效果較明顯。在肥力較高的地塊,苗期應以控為主,不宜再追肥,氮肥過多,會導致營養生長過旺,莖葉徒張,田間廕庇,植株倒伏,落花落莢嚴重,降低綠豆的產量。綠豆根瘤菌雖有固氮能力,但增施農家肥和磷、鉀肥,有明顯增產效果。施農家肥可在播種前一次施人,施後耕翻人土。如來不及施底肥,在生長前期即分枝、始花期,要施人一定數量的氮、磷肥,以增強根瘤菌固氮能力和增加花芽分化。增施有機肥,接種根瘤菌,改進施肥方法,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據有關報道綠豆根瘤菌能供給的氮可達綠豆所需要總氮量的50%-70%。所以接種根瘤菌是非常經濟有效的增產措施之一。

  採收

  綠豆成熟參差不齊,應根據情況隨熟隨採。大面積種植情況下常需一次收穫,則應以綠豆全部莢果的2/3變成褐黑色為適時收穫標誌。在高溫條件下,成熟莢果易開裂,應在早晨露水未乾或傍晚時收穫。採收的豆莢經晒乾、脫粒、清選後即可入倉貯藏或出售。

  綠豆的病蟲防治

  綠豆病毒病

  症狀:綠豆出苗後到成株期均可發病。葉上出現斑駁或綠色部分凹凸不平,葉皺縮。有些品種出現葉片扭曲畸形或明脈,病株矮縮,開花晚。豆莢上症狀不明顯。

  防治方法:***1***蚜蟲遷入豆田要及時噴灑常用殺蟲劑進行防治,以減少傳毒。***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灑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5%病毒必克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

  綠豆褐斑病

  症狀: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現水漬狀褐色小點,擴充套件後形成邊緣紅褐色至紅棕色、中間淺灰色至淺褐色近圓形病斑。溼度大時,病斑上密生灰色黴層,嚴重時,病斑融合成片,很快乾枯。莢果受害,病斑褐色,後期病斑擴大,莢果乾枯。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灑50%多·黴威***多菌靈·乙黴威***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47%春雷黴素·氧氯化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間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綠豆***病

  症狀:主要為害葉、莖及莢果。葉片染病初呈紅褐色條斑,後變黑褐色或黑色,並擴充套件為多角形網狀斑。葉柄和莖染病病斑凹陷龜裂,呈褐鏽色細條形斑,病斑連合形成長條狀。豆莢染病初現褐色小點,擴大後呈褐色至黑褐色圓形成橢圓形斑,周緣稍隆起,四周常具紅褐或紫色暈環,中間凹陷,溼度大時,溢位粉紅色黏稠物。

  防治方法:開花後、發病初期,噴灑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80%***福美***福美雙·福美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綠豆鏽病

  症狀:為害葉片、莖稈和豆莢,葉片染病散生或聚生許多近圓形小斑點,病葉背面現鏽色小隆起,後表皮破裂外翻,散出紅褐色粉末。秋季可見黑色隆起小長點混生,表皮裂開後散出黑褐色粉末。發病重的,致葉片早期脫落。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灑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萎鏽靈乳油800倍液、25%丙環唑乳油2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12.5%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000-2000倍液、6%氯苯嘧啶醇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間隔15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綠豆的生長習性

  綠豆喜溫,適宜的出苗和生長溫度為攝氏15至18度,生育期間需要較高的溫度。在8至12度時開始發芽。在開花結莢期間需要溫度一般在18至20度最為適宜。溫度過高,莖葉生長過旺,會影響開花結莢。綠豆在生育後期不耐霜凍,氣溫降至0℃以下,植株會凍死,種子的發芽率也低。

  綠豆的形態特徵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釐米。莖被褐色長硬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盾狀著生,卵形,長0.8-1.2釐米,具緣毛;小托葉顯著,披針形;小葉卵形,長5-16釐米,寬3-12釐米,側生的多少偏斜,全緣,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渾圓,兩面多少被疏長毛,基部三脈明顯;葉柄長5-21釐米;葉軸長1.5-4釐米;小葉柄長3-6毫米。

  總狀花序腋生,有花4至數朵,最多可達25朵;總花梗長2.5-9.5釐米;花梗長2-3毫米;小苞片線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長4-7毫米,有線條,近宿存;萼管無毛,長3-4毫米,裂片狹三角形,長1.5-4毫米,具緣毛,上方的一對合生成一先端2裂的裂片;旗瓣近方形,長1.2釐米,寬1.6釐米,外面黃綠色,裡面有時粉紅,頂端微凹,內彎,無毛;翼瓣卵形,黃色;龍骨瓣鐮刀狀,綠色而染粉紅,右側有顯著的囊。

  莢果線狀圓柱形,平展,長4-9釐米,寬5-6毫米,被淡褐色、散生的長硬毛,種子間多少收縮;種子8-14顆,淡綠色或黃褐色,短圓柱形,長2.5-4毫米,寬2.5-3毫米,種臍白色而不凹陷。花期初夏,果期6-8月。

綠豆的形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