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的養殖方法和繁殖方法

  蘭花多用於茶,蘭花茶色澤碧綠,銀毫顯露,湯色清明,滋味清醇,聞之蘭香怡人,飲之回味甘甜,可與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名茶並駕齊驅。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蘭花的養殖方法

  春季養護

  春季多陰雨天氣,氣溫變化較大,並易出現寒潮,蘭花如果養護管理不善,會爛根、爛芽,嚴重影響其正常生長。

  家庭陽臺式的養蘭場所,應有防寒防雨設施。報歲蘭、春蘭必須放置於室內保護和管理,建蘭、寒蘭等可以放置戶外,但必須注意蘭盆疏水防潮,最好是在蘭盆上方架塑料薄膜遮雨,晴時拉開,雨時合蓋,以防寒風冷雨和霜雪侵襲。

  養蘭應處處把好通氣關。溫室、暖棚裡的蘭苗,應安裝吸排氣扇,更換空氣,調節溼度。一般簡易暖棚和用塑料薄膜覆蓋防凍遮雨的地植矮棚,也應經常開窗或掀起部分薄膜,讓空氣對流,以確保棚內空氣新鮮,溫度適中。

  春節過後,報歲蘭等剪除花梗,不要讓其結果,要用0.1%氧化樂果或敵敵畏液輕擦蘭花葉面和葉底,並用滅菌藥物和除蟲藥物,分別每隔7天和10天噴1次培植蘭花的陽臺、場所四周及盆蘭。殺蟲藥物用後2小時,向盆蘭葉面噴1次清水,清除餘藥。

  蘭花分盆前應停止供水3-5天,等盆中植料有七八成干時,小心將蘭株與植料倒出,儘量做到不讓蘭根折斷。用消毒水或清水洗淨晾乾,待蘭根變軟發白再上盆。上盆應採用無菌新植料,根貼植料,新株向外、老株向內,蘭頭露出土面三分之一。植後置於陰棚,早晚在葉面噴霧,24小時後澆足定根水,1 5天后轉入正常管理。

  採用新植料栽植的蘭花,每半個月至一個月追施一次清淡稀薄肥。大苗、壯苗期應勤施氮肥,可三五天一次。復壯的蘭花可由半個月施肥一次到每週施肥一次,以蘭花能否吸收為準。而弱草、無根草、無葉球莖則絕對要素養,不可追肥,否則欲速則不達,反受其害。

  蘭花的繁殖方式

  蘭花常用分株、播種及組織培養繁殖。

  分株繁殖: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儲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幹。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佔盆深度1/5~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cm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溼,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播種繁殖: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滅菌後,取出種子,用10%次氯酸鈉浸泡5~10分鐘,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保持25℃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莖。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組織培養已獲成功,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繁殖技術

  場地選擇:要求四周空曠,通風良好,並靠近水面,空氣溼潤,無煤煙汙染。場地的西南面,可種常綠闊葉樹,鬱閉度應在0.7左右,這樣可減少午後陽光照射,調節溼度與溫度。

  澆水:以雨水或泉水為宜,不宜用含鹽鹼的水,如用自來水,應將水擱置數天後使用。澆水要看氣溫情況而定,春季澆水量宜少,夏季宜多;梅雨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盆土宜稍幹;秋後天氣轉涼,澆水量酌減,保持溼潤即可。冬季在室內宜幹,減少澆水次數,且宜於中午時澆。蘭花可淋小雨,但連續下雨或暴雨則易爛心、爛葉,故須注意防雨。

  施肥:栽蘭宜用餅肥,以草木灰4份、豆餅10份、骨粉10份混合拌勻,放於缸內,分幾次加水,使豆餅浸漲為止,後加蓋密封,經一年腐熟,再製成幹粒。使用時放於盆面即可。如用全糞,也應經一年腐熟,摻水沖淡濾渣使用。一般從5月開始施肥,至立秋停肥,掌握薄肥多施。施肥應在傍晚進行,第二天清晨再澆1次清水。

  遮陽及防寒:除早春及冬季外,都要放在露天棚下。蔭棚要求通風良好,蘭花在3~4月間剛出房時,可以多晒太陽,以後蔽蔭時間漸增。冬季蘭花須搬入室內防寒,室溫保持1~2℃。另外,蘭花在春季出房後,秋季進房前,要注意防霜。

  注意事項

  傷口要防菌——換盆或分株時,根部有傷口,要先用殺菌劑塗抹傷口,防止病菌侵入。

  盆子勿太大——小株栽大盆,植料用量多,容易導致通氣不良,澆水也不易控制。若澆水吸水太多,植料不易乾燥,細菌侵入引起爛根。

  蘭花要淺植——種植蘭株不可太深,否則長期潮溼會腐爛。種植時,將植料填充根部、基部或假球莖必須露出。

  根部要展開——種植蘭花時根部要均勻展開,不可擠壓在一起,這樣每條根才能接觸植料,通氣也好。

  數天不澆水——新種植的蘭花,根部可能受傷,傷口塗了殺菌劑,3~5天不澆水,才能達到藥效,也能促進新芽新根生長。

  避免強光照——新種植蘭花,都必須避免強光直射,以防脫水,應置於暖和而廕庇的地方,可以用噴霧來提高空氣中的溼度,直到蘭花恢復正常生長。

  葉片泛黃

  一般是爛根或根空心了。需改善澆水、改變環境溼度、光照度。

  蘭花葉片泛黃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正常退草,因為正是發芽的時候,新陳代謝,養分跟不上,老苗退去把養分留給新苗長起來。不過也不能排除其他原因,比如爛根了,軟腐跟莖腐了,這些要勤觀察,發現要果斷處理,不然會全軍覆沒的。

  分佈與採集

  上山採集野生蘭,對於發現新品種,選擇優良雜交親本,均有著重要意義。在採集過程中,要考慮到選擇花期、提高成活率,當地氣候及當地蘭花土壤乾溼。各地的生長環境不同等因素,同時要做好注意安全、防火、不誤闖禁區、做好採挖記錄等工作。

  在蘭花養植、經營過程中,由於蘭商對一些新奇蘭花品種的瘋狂炒作,曾一度使得蘭花的價格異常升高,不斷出現“天價蘭花”。在巨大經濟利益驅使下,出現了對野生蘭花資源的大規模毀滅性採集,並導致不少蘭花野生境地遭到極度破壞。為此,國家採取了設立禁採保護區、建立品種保護級別、完善野生資源立法,以及對不法採集者嚴加處罰等保護措施。

  從長期、有效利用蘭花資源,尊重、崇尚環保的角度出發,蘭友們應當樹立科學、合理、環保、守法的蘭花采集意識。

  貴陽市市花、紹興市市花、浙江省花。民國時期,南京特別市市政府頒佈以蘭花為南京市市花。

  寒冷地區

  北方地區若要養好蘭花,應儘量創造適合其生長髮育的環境條件,滿足蘭花生物學特性的要求,才能使其生長開花良好。具體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選擇好用盆和培養土

  一般家庭養蘭,盆的選擇還是以泥盆為好。如為裝飾效果增加美感,可在泥盆外面套個彩釉的瓷盆。盆的大小以蘭根能在盆內完全舒展開為宜。盆土最好用蘭花泥。也可自行調製。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6份、沙土3份、餅肥1份,或用腐葉土5份、堆肥土3份、粗沙2份混勻配製。上盆方法參見:蘭花的選購常識和栽培技術。

  二、薄肥要巧施

  給蘭花施肥要施薄肥,切忌施濃肥,有“清蘭花,濁茉莉”之說。新栽的蘭株,第一年不宜施肥;從第二年清明以後開始施肥,直到立秋為止。可每月施1~2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由於蘭花系肉質根,切勿施未經腐熟的肥料,以免爛根。每次施肥前要控水1~2天,待盆土稍幹些再施。施後第二天早晨要澆一次水,以防肥液中有不潔之物汙染根系使蘭根受害。施液肥時要注意避免濺汙葉片。對於經過幾年培養已到花齡的蘭株來說,前期以施氮肥為主,以促進新芽萌發並快速生長;後期以施磷鉀肥為主,有利假鱗莖增大,葉寬厚,併為花芽分化提供足夠的養分。具體地講,每年秋季花芽分化前宜連續施兩次以磷鉀肥為主的液肥;孕蕾期于晴天傍晚先用清水洗淨葉片,待幹後再用小噴霧器把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灑在葉面及葉背,或根施草木灰水。這時的根外施肥對促進蘭花的根、莖、花的發育均有益。陰雨天勿施肥,冬季休眠期也要停止施肥。花謝以後20天左右再施兩次以氮肥為主的液肥或複合化肥,可促進植株生長。[6]

  三、光照要適宜

  蘭花性喜廕庇、涼爽環境,忌陽光直射。故北方4~5月上旬上午9時前可適當多見些陽光,5月中旬以後需要遮蔭,此時需放至涼爽通風處培養,冬季放在南窗附近,接受較多的光照,以增強其生命力,促進花芽分化。尤其對冬季開花的墨蘭、寒蘭更應在冬季放室內向陽處,沒有光照是開不好花的。[6]總之,養蘭應做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乾,冬不溼”,意思是春忌寒風侵襲,不要移出室外;夏季怕陽光直射,應放置在涼爽通風處;秋忌盆土乾燥,此時正是蘭花孕蕾期,應適當增加澆水量;冬季處於休眠狀態,水多易爛根,以間幹間溼為原則。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