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飼養金絲雀

  金絲雀是羽色和鳴叫兼優的籠養觀賞鳥。有24個品種,在中國國內外皆被列為高貴籠養觀賞鳥之一。它要怎麼飼養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飼養金絲雀的方法。

  金絲雀的形態特徵

  金絲雀體長12~14釐米,羽色有黃、白、紅、綠、灰褐色,黃色金絲雀的數量較多,最名貴的是嘴和腿都是肉色的白色金絲雀,其次是白羽紅眼睛的金絲雀。剛出窩的幼鳥,兩性羽色相同,難以鑑別雌雄。2~3個月後,雄鳥的肛門突起,呈錐形;而雌鳥的則較平,呈橢圓狀。鑑別時用手將鳥捉住,吹起肛門周圍的羽毛就可看清楚。從成鳥外形上看,雄鳥體較大,尾較長,頭較圓,頭頂及全身羽色較深;雌鳥體較小,尾較短,頭較尖細,頭頂及全身羽色較淺。另外,鳴囀時喉部鼓起,上下波動,聲音連續不斷,悠揚動聽的是雄鳥;雌鳥則鳴聲單調。

  野生金絲雀和寵物金絲雀長得並不一樣。 野生金絲雀通常是綠色或橄欖色,寵物金絲雀通常是嫩黃色。兩個種類都能長到8英寸長***20釐米***

  金絲雀的常見品種

  1、顫音金絲雀:由德國培育而成。雄鳥鳴叫聲似搖鈴,羽毛黃綠色接近原種。

  2、桔紅顫音金絲雀:由顫音金絲雀變異而來,由於只追求羽色,叫聲比顫音金絲雀略遜色。

  3、紅金絲雀:美國用桔紅金絲雀與本國的緋雀雜交培養而成,全身紅色。

  4、捲毛金絲雀:由日本育成。全身羽毛卷曲,叫聲不甚美觀。

  5、月牙金絲雀:英國育成。身體細長呈月牙狀。

  6、山東金絲雀:由中國山東、揚州等地育成。體型粗短、羽毛淡黃綠色,鳴聲響亮。

  7、白色金絲雀:可能由山東金絲雀變異而成,體型與山東金絲雀相似。全身羽毛潔白,講究紅嘴、紅腳、紅眼睛。

  8、還有荷蘭的捲毛金絲雀、英國的胖金絲雀和蛇形金絲雀,日本的細金絲雀等。

  金絲雀的飼養方法

  飼料是小米、稗子、玉米麵、黃豆麵、菜籽等,可酌情選用或搭配餵給。在換羽、冬季繁殖前,或者體質消瘦時,按主食10%~20%的比例餵給熟雞蛋、小米麵、花生米等。

  還要每天喂1小片嫩菜葉,如鮮嫩白菜、鮮苦蕒菜等。金絲雀特別喜食苦蕒菜,此菜不僅能防治鳥拉稀,還能提供維生素。有條件的,可在夏、秋季節將鮮苦蕒菜晾乾貯藏,以備冬天用。

  金絲雀很愛清潔,四季都堅持洗澡,洗後要及時將水碗內的水換掉。每天在柔和的陽光下晒1小時,晒的時間過長會使羽毛褪色。夏季夜間要用籠套罩住鳥籠,防止蚊蟲叮咬。發情、交配、孵蛋和育雛期間的金絲雀,要特別保持安靜,嚴防驚嚇。要把育雛籠懸掛在能避風雨、透光、乾淨清潔的牆壁上,以利親鳥的孵化和育雛。

  金絲雀的繁殖方法

  雌、雄合籠後,20~30天即表現發情。可把人工巢掛在繁殖籠的上方,當看到雌鳥嘴叼羽毛在巢上徘徊或在巢裡打旋時,表示築巢開始了。這時應把一團清潔的棉花掛在籠柱上,鳥兒很快就會銜去把巢築好。建好巢後3~4天,雌鳥就開始產蛋,每窩可產2~6枚。

  金絲雀孵化由雌鳥擔任,由於雌鳥每天產1枚蛋,所以雛鳥出殼的時間也不一致。為了克服這個不足,可在雌鳥產蛋後,用石膏製成的假蛋換出真蛋,等產完蛋後,才取出假蛋,把前幾個同時放回巢內,讓鳥孵化。這樣可以使雛鳥在同一天出殼。

  雛鳥出殼後不會覓食,要靠親鳥餵養。小金絲雀主要吃蛋黃面、嫩白菜等既有營養又易消化的食物和水。育雛期應每天加喂1塊新鮮熟蛋黃。如果第二天親鳥還不喂雛鳥,必須進行人工飼餵。直到親鳥喂雛鳥或者雛鳥能啄食為止。

  雛鳥從出殼到羽毛長齊約需25天,1個月後就可以脫離親鳥,移籠飼養了。這時的飼養仍以蛋黃面為主,直到雛鳥2月齡後,才可逐漸改用日常飼料。大部分雌鳥在所孵的雛鳥出殼17~21天以後,又可開始交配、產蛋。雛鳥6月齡開始鳴叫,9~10月齡性成熟,就會引吭高歌和繁殖。小金絲雀必須有善鳴的老鳥帶領才能學會好聽的嗚叫聲。成年金絲雀、百靈等都是小金絲雀很好的歌唱“教師”,也可用歌鳥的唱片或錄音帶來教歌,使其逐漸成為鳴囀歌調優美的上品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