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同學的建議書

  課桌留下了回憶,粉筆寫下了思意,黑板記錄了情誼,教室珍藏了日記,同學收穫了感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將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和你們聊聊你們即將走進的高中 首先,我祝福大家能以優異的成績順利升入高中。同時感謝學校領導給我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在高中學習的一些經驗和教訓,當然我的經驗未必適用於你,只是希望能對即將升入高中的你有一點幫助。

  大眾化的建議我不多說,你們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甚至自己也能說兩句。我在這裡聊聊我的切身體會,給大家一點建議。

  一,你要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高中壓力大、緊迫感強的學習生活。 在高中中很多學生出現了這麼一個問題,無法面對巨大的落差。他們曾經都是最優秀的學生,但現在卻突然發現自己落在別人之後,或者怎麼努力都做不到最好。升入高中,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全新的、繁重的學習內容,意味著新一輪的洗牌。不管你初中創造了多大的輝煌,你現在即將走在一片陌生的原野上,這片原野絕非一片通途,它會比你走過的路更艱難,也更精彩。

  而原本正常的成績波動也因為高考的存在而讓學生產生巨大的壓力,而學習出現問題更是讓大家“亞歷山大”,在壓力下你還能坦然的面對那份成績嗎?想想,你若遇到一道窄窄的溝塹,你要怎麼做——一步跨過去;若前方是一方水塘,你就得繞過去;那若是你不幸的遭遇了一連片起伏波折的嶺地,你邁不過去了,繞?如果你真的有那麼閒那我也不說什麼。你得闖過去!闖,什麼意思?掙扎,受傷,痛苦„„這是你面對著高中生活必須做好的覺悟。

  這絕不是很容易的事。我相信在座各位應該經歷過這麼一種情況,自己的某一科或幾科總是掉鏈子或者怎麼努力都無法提高。那在高考的壓力下,這種感覺會被放大多少倍?所謂的“闖”,就是要對抗這種無奈,心靈的折磨。有什麼好辦法嗎?不好意思,沒有,至少我沒有。面對這一些,只有闖。

  我是學理的,但我其實並不是一個邏輯思維太強的人,數學和物理一直很讓我糾結,抓耳撓腮一樣糾結啊那真是。我是學奧賽的,在奧賽班中,這種的壓力就更大了,總是有人做題又快又好,我要跟上他們的步伐都是非常艱難的。我那時就感覺自己出問題了,迫不及待要否定自己。曾經有段時間我一看到數學題,就開始自暴自棄,頹廢萎靡,嘴裡不斷重複著貶低自己的話,嚇得同桌還以為我怎麼著了。但是回頭來看那時的學習情況其實根本沒什麼?這怎麼了?誰規定你就必須是最好的?你必須適應這種環境——你不再是最好的,你不再是初中的佼佼者了。而此時你只管努力就是了。僅此而已,任你千難萬難,我只埋頭苦幹,不自怨自艾,不到處牢騷。捷徑永遠只存在於空想主義的幻想中,你只能埋頭走,不,你得跑,得追。

  你不僅得跑,還得跑得有信心。我學奧賽的時候,曾經感覺天都是灰的,太壓抑!你永遠就考那麼幾分,一道題就耗上一節課,一上午,信心在哪裡啊?你得自己找,沒有也得自己找出來,誰幫得了你?你們也許不會學奧賽,但這種感覺總會在高中生活的某一個轉角沉默而堅定地等著大多數的你們。你怎麼辦?你得適應,適應不可避免的挫折,適應這份壓力和緊迫。這是你必須克服的,如果總是在心態上

  給自己太多的壓力,那你會真的崩潰。

  二,你們要早早做好準備——怎樣面對高考。

  高考是三年的事,當你拿到初中畢業證時你的戰爭就開始了。別指望高三再努力,那就晚了。逆襲的永遠是屌絲,高帥富講究的是摧枯拉朽——開個玩笑。我聽過不少類似的事情,某某同學在高一高二始終很認真,很努力,但到了一二三模考時還是被先頭集團給甩下了。為什麼?因為高三複習是你會發現所有的題都不再小兒科了,考滿分?算了吧。哪怕是最好的學生也要掙扎,那些題目真正需要靈性,努力僅僅只是成功的一部分。但靈性這種東西你能拿他怎麼辦?你只能努力,只能盡一切可能,抓緊時間去拼。也許你再努力都沒法成為最好的那批人,你努力只是為了讓自己問心無愧,不會後悔,這是你的戰爭。

  補充一個小點:你高一高二一定要重視課本題目,別因為它簡單就不屑一顧,這一切都是為了給高三提難度做準備。你在前兩年基礎打得好,你才不會在高三掉隊。我記得這樣一件事,我們奧賽班提前學完課程,進行過很短的總複習,那時的數學最後一兩道大題,大半是從課本上題目中改編甚至是原題,那些看一眼過了、我們態度是知道怎麼回事就行了的題目,卻整的一群人、包括大神都灰頭土臉。你想啊,要不為什麼選這本書作課本呢?

  三,注意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高中講求效率。每個老師都要求學生竭力跟上自己的步伐,每個老師都把自己認為成功的經驗送給你。但你要注意了,某些耳根子軟的同學,別輕易接受老師的意見。最高的效率往往存在於你和老師的方法之間的共同點、平衡點,而不是全盤接受;甚至你要堅持自己。畢竟大多老師都只是從這一科,站在一個班的角度看問題,他們的方法或許很有效,但混入你這九科的綜合中之後是否佔用了太多時間呢?是否真有那麼大必要性呢?你每年隨著分班換老師,那你的方法也要一年一變嗎?這就要你自己判斷了,至少要等老師建議後心緒冷卻下來再去判斷。否則你在來來回回之中,你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卻收穫了一地凌亂。

  四,做好筆記。

  做筆記是高中學習中不得不提的一環,當然也有些牛人從來只是以應付下老師檢查的態度編編筆記,然後學的特棒。但牛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是像我、你、他這樣的普通人,所以得好好作筆記。你需要錯題集來鞏固學過的知識,需要筆記來整理綜合和複習,這是不可避免的,包括頂尖的那批學生。

  我簡單的說說我三年做筆記的經驗:語文、英語的筆記最好從頭到尾整理下來,別換來換去,這樣在複習時能省很多功夫,省非常多的精力、時間;生物嘛個人感覺把課本當筆記就行了,零碎點直接認真地整到課本上,空間還是挺大的„„千萬別抄知識點筆記,我試過,累死人,效率太低,有那空還不如背背課本;數理化的筆記和錯題集到底是分開還是合併要看個人的習慣,錯題集我建議要留夠空間,然後要經常地翻看並留下想法和新增同類題目,這能讓你在複習時佔大便宜„„當然具體的東西要你自己去選擇,但一旦定好了就別輕易改變,哪怕感覺見到了一種更好的方法,我們這年紀總是容易頭腦發熱,比如我當時就浪費了不少時間。當然,我的建議也別輕易採納啊„„說不定適合我的方法卻阻礙了你們呢。給你們提供點看法,真刀實槍上陣的還得是你自己。

  五,你要抓緊這個暑假的時間了。

  各位,萬惡的輔導班又開課了!但是沒辦法,大勢所趨,師長所向啊。你不能改變什麼,就只能接受它,積極地接受它。你既然不爽,那就好好學,別讓自己白白不爽了一次不是。不過據我的切身體會,輔導班確實能幫學生更好地適應高中課程,讓學生有了提前調整的機會,這還是無庸置疑的。

  自己要預習下高一課本。具體怎麼做相信你們都挺熟了,不用我囉嗦。

  最後,無論你在高中春風得意還是歷經挫折,都要好好享受你最美好的三年。高中自然是會很累的,像一次長跑。但在長達三年的比賽時間裡,你可不要因為只顧悶頭跑步而錯過了你生命中最美好的風景,你的同學,哥們兒,閨蜜;你的老師——時間會說明你們能有多親近;你的父母,這可能是你們最好的一起呆過的時光了,一旦走入大學,畢業„„所以請珍惜這一切。請一定珍惜這一切。

  謝謝,祝各位成功。

 xxx

  x年x月x日

  篇2

  對成績差的同學的建議:

  我們經常把上學叫做“讀書”,在學校裡有課程,每門課程都有課本,你說這個“讀書”是不是讀課本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要知道考試的80%的試題都是課本上的要點、重點、難點和知識點翻新和運用,當你抓住了課本那麼也就等於抓住了考試的80%的分數。正因為你在平時的學習之中沒有認真讀課本或根本沒有看課本,你“成績很差,每次考試就200多分”也就不足為奇了。

  針對這種情況怎麼辦呢?首先要一頭扎進課本,把你所學科目的課本讀精讀透***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絡縱橫向串連起來***,只要你把課本讀熟讀精、吃透課本,把課本之上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公式、基本實驗弄清弄懂,併力爭把課本上的知識點、關鍵點***要點、重點、難點***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達到加深理解記憶,靈活運用的水準,這樣你的成績自然會有一個飛躍性的提升。

  其次,在學習之中要做到四個“先„„後„„”——先預習後上課,先聽講後筆記,先理解後記憶,先複習後作業。

  1、預習一定要注意三原則:

  一,無論文理科,都要認真閱讀課本。為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理科同學有一種誤解,認為數學、物理、化學主要是做題。當然做題也是學好數學、物理、化學的重要環節。但是做習題的目的是鞏固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並學會運用它們。忽視了對基本概念、定律的理解去盲目做題,只會事倍功半。因此,要加強課本閱讀力度。怎樣讀?①讀課本,找出知識疑難點。②讀課本,畫出方法***研究問題的方法***疑難點。在課本里,研究問題的方法是在研究解決各個***數學的、物理的、化學的***問題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而且一些典型的、常用的方法還會在書中多次反覆出現,閱讀課本時應該多留心、多揣摩,逐步加深對研究方法的領會。

  二,溫習前節課所學的內容,目的有二:①銜接前節課所學的內容;②準備提問。③預做基礎***簡單的、基礎的***習題,減輕課後壓力。

  2、先聽講後筆記。認真聽課是我們學習中少走彎路、順利學好習的保證。聽課時,不要只消極地接受老師講授的知識,重要的是要認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把精力集中在理解上而不是在記憶上。把精力集中在老師講授的思路上而不是在筆記上。這裡,專門談談課堂筆記:①明白筆記是什麼?是用筆記錄下來的東西。②為什麼要筆記?自己認為重要或不懂才做筆記。③怎樣筆記?言簡意賅記清思路,記住疑問,記下思維火花。思維火花稍縱即逝,同學們要學會撲捉,比如,老師講的過程中,有一些不同的見解、異向的思維、或對以前另一個問題有了啟示,都應記錄下來。

  3、先理解後記憶。及時對聽課內容進行復習,進行積極的回憶和必要的重新學習,以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總體理解,減少遺忘。而且,遺忘的程序是不均衡的,剛開始遺忘得較多、較快,以後遺忘得較少。根據遺忘發生的規律,可以採取適當的複習策略來克服遺忘,即在遺忘尚未產生之前,通過複習來避免遺忘,所以,在複習時要注意複習的時間安排。根據有關研究,有效的複習時間安排是:第一次複習,學習結束後的5—10分鐘。第二次複習,當天晚些時候或第二天。第三次複習,一星期左右。第四次複習,一個月左右。第五次複習,半年左右。根據上面的方法進行復習,可以比較有效地對抗遺忘。

  4、先複習後作業,及時複習總結。這兩條告訴我們,要注意總結學習經驗,努力掌握學習規律,鞏固提高學習成績。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的快樂只能是在不斷地複習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獲得。高三複習***課後***應側重於對當天的上

  課內容做“建構式”***體系、結構***的歸納概括。作業應當按考試來對待***把做作業當考試,則無往而不勝***。

  再次,關於語文和英語的學習,給你提以下幾點建議:

  1、精讀課文,精確掌握每一課所有詞彙和句子的用法,多讀多背文言文以及短小優美文章,這對培養語感以及寫作大有好處。同時每天堅持寫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天天堅持下來,不僅可以提高學做水平,而且還可以通過這種方法知道自己的腦子裡缺少哪些詞彙。

  2、多讀課文***建議你每天抽出40分鐘來讀英語,從現在高一的課文開始讀起,只要你堅持讀到高考前的一天,那麼我相信你的英語在高考中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熟悉課文的所有知識點和語言點以及內涵,同時不放過課文後面的練習和所有註釋。每次考試後把自己答錯的題,用一個錯題本抄下來,不用不同顏色的筆填寫上正確答案。這樣既可以找出自己知識的缺漏,也可以發現自己所犯的錯誤。沒事的時候翻翻,無須特別記憶也一樣能記得住。平時閱讀的時候不僅要注意歸納古文常用字的意思和各種文言現象,而且還要注意歸納現代文中出現的修辭方式、表達方式等,這樣就能達到熟練掌握語言規律的目的。

  3、多看點高考試卷的精析文章,而非一味地做試卷。有時候吃透一篇好的試卷精析比悶著頭做十套卷子管用。做詞彙選擇題目的時候,對於近似的詞彙,多念幾遍,培養語感。閱讀文章完成題目類試題,在讀文章的時候切不可一字一句死摳,也不能一目十行。只要按照正常的速度就可以。一定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第一感覺。

  4、抓住課堂,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難點,多問老師、同學,多做課外輔導資料。多做課外輔導資料並不是多多益善,關鍵是為了掌握思路、掌握方法。同時在理解老師所講內容的基礎上必要的還要做筆記,好記心不及爛筆頭,眼過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徐特立老師有一條重要的讀書經驗是“不動筆墨不讀書”,所以課外閱讀要寫讀書雜記,這是積累知識的好辦法。

  5、建議每天堅持看《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雜文選刊》《英語優美短文》各一篇,同時每週試著寫一兩篇類似的文章,小小說、微型小說和雜文惜墨如金的精簡能讓你養成一種良好的寫作習慣。

  6、學語文英語難,難在需要持之以恆地積累之上,難在必須遵循其學習的規律,運用“理解、識記、運用”的方法,堅持多看、多思、多寫,做生活的有心人,那麼閱讀和寫作能力就會逐步得到提高。

  最後,設定自己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目標***比如上一次考試的總分是230分,那麼下一次考試就設定為280分,然後根據自己所學科目的實際情況把這增長得50分分配到各科,這樣各科就有了一個具體而明確的目標***,然後再根據這些目標而做出相應的行動計劃按部就班執行之。任何時候都要記住和踐行“時時堅定嚴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計劃生活,隨時隨地抓緊時間,全神貫注地、高效率地幹自己該乾的事情”,那麼你的成績就一定會在自己堅持和行動的過程中得到提高的。

  另外附上讀課本的方法,供你參考:

  第一,讀課本應該注意知識的全面性、重點性、精確性、聯絡性和應用性,特別要集中力量對教材中的關鍵性知識***人們常說的考點***,進行反覆閱讀、深刻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前因後果,同時要找出知識疑難點。

  第二,讀課本,畫出方法***研究問題的方法***。疑難點在課本里,研究問題的方法是在研究解決各個問題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而且一些典型的、常用的方法還會在書中多次反覆出現,閱讀課本時應該多留心、多揣摩,逐步加深對研究方法的領會。

  第三,每一門學科的知識點都是有特點的,看書時全明白,合上書後又怎麼樣?做題時能不能運用?這都需要知識點在腦海中落實到位。每看完課本的一部分,不用課本能不能瞭解裡面知識點的區別和聯絡,這很重要。基本概念需要正確的理解,要把最細緻的地方搞明白,雖然各科都很重視整體的知識架構,但最基礎的還是一個個知識點,只有把一個個知識點扎實掌握了,那麼我們隨著知識的積累也就會融會貫通了。

  第四,要做到以書為主,以題為輔。看書時要注意我們在平時的聯絡和考試中,錯什麼補什麼,每個環節都有對應的知識點,不要排斥滾動式的知識點複習,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還要反覆看,這樣逐漸就能演變成板塊式的知識點,形成整體知識網路。

  第五,掌握知識點不是單純指看書背下來,而是掌握知識點在生產、生活中的聯絡和應用。看書時能懂,合上書就忘記是不行的,將課本中內容在腦海裡反映出來才可以。

  第六,分析比較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絡,不用弄得太複雜,比較的方法很多,比如圖形法、列表法、圖示結合法等。鍛鍊自己的發散思維和知識點的遷移能力。做這項複習時靠的是歸納課本總結方法,而不是靠大量做題。

  第七,讀書的時候多總結,然後自己給自己提問題,把問題都寫下來,然後再逐一解決問題,同時做到一邊看一邊自己列提綱,把每章每節的主要內容都寫下來,這樣有助於理清脈絡,順暢思路。只要你把課本上所有的知識點梳理、理解和消化了,那麼你的成績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第八,在日常的學習之中把課本上的知識點、關鍵點***比如詞語、概念、定義、基本語法、邏輯、章法、定理、公式以及具體的運用和計算***儘可能爛熟於心,同時在學習、聽講、筆記時善於抓住要點、重點、難點和知識點,並把要點、重點、難點和知識點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達到加深理解記憶,靈活運用的目的。在用好、學好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再做相應的題目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做完題之後要思考總結解答這類題目的技巧,從而使自己有效掌握知識以及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

 xxx

  x年x月x日

  篇3

  給準備保研同學的一些建議

  新學期開始,許多成績排名比較靠前的大四的同學開始準備保送研究生的相關事情,最進開學來找我諮詢保研的同學絡繹不絕,也有許多在保研邊緣徘徊的同學開始著急和痛苦了,以下是作為輔導員,自己關於保研的相關問題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希望能夠給各位同學們提供一些有用的資訊。

  一、 關於是否選擇保研

  現在看一些同學的狀態,那叫一個糾結,尤其是在保研和考驗的邊緣徘徊的同學,不知道自己應該把精力放在何處,處在一個兩難的境地,其實大可不必。 是否考研首先應該把自己的道路確定,保研和考研是兩條道路,你理所當然地只能選擇其中一條。如果已經提前確定好了,那麼還有什麼兩難的呢?

  其實,我相信對於大部分邊緣人來說,覺得兩難可能有一種不服的心態 。自己那麼辛苦地學習了,最後還是比不過別人,僅僅因為競賽加分或者其他加分被人擠下,不行,自己也非得要保研不可~~這種情況是一種攀比之心矇蔽了自己的雙眼。保研真的是自己的未來和人生需要的嗎?還是自己需要在當下選擇一條舒適安逸的道路? —大家還是要冷靜的思考一下。

  二、關於保研政策

  每個學校和每個專業可能都不太一樣,建議大家可以直接找輔導員或者教務老師諮詢一下,一定要了解清楚保研的相關政策和具體流程。在保研名額還沒有給出之前,成績有希望保研的同學還是要準備一下專業課知識,畢竟面試和筆試的成績畢竟還佔一定的比例。大家不要去抱怨現行關於保研的政策是否公平,世界上絕對公平的事情是沒有的,除非你是規則的制定者,不然的話,還是把抱怨的時間多用在自身積累上吧。

  三、關於聯絡老師

  不管是現在能不能穩妥的拿到保研資格,最好能夠提前聯絡好老師,因為最後保研資格的確定是有dedline的,在這個日期之前沒有老師同意接受函等於就沒有資格。例如,一個專業有13個保研名額,到了截至日期,13名之內的同學如果有沒拿到接收函的,第14、15名的同學都有機會—當然前提是你手裡有接收函。

  這時候也是考驗大家溝通能力的時候。鼓勵大家還是要勇於去溝通,除了本專業的老師,大家也要勇於嘗試去和外面的老師聯絡,不能怵頭,不要一面對老師就怕,不敢表達,現在即使怵頭也要硬著頭皮去自我推薦,可以先通過郵件等方式給老師發下自己的簡歷,介紹下自己,必要的時候就當面溝通吧。

  四、關於專業

  希望大家首先把自己的心態擺正,要知道自己的興趣和目標在哪,“自己選擇去走的路”和“選擇別人提供的路”是不一樣的。關於是否選擇保工碩的問題,這個看自身的選擇,建議大家可以諮詢一下05、06級已經上工碩的同學,聽取一下他們的建議,然後再做決定。

  不要僅僅因為有捷徑讀個研就草率決定,大家都能體會本科階段專業興趣對自己學業和學習勁頭的影響,不要僅僅因為“有學上”而盲目選擇,再用兩年半的時間深入研究一門自己絲毫沒有興趣的學科,也是很痛苦的。

  五、關於心態

  不論面臨怎樣的選擇,即使你現在糾結的要死,也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給自己制定一些可行性的計劃,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的去做就可以了。這些選擇並不是生死抉擇,選錯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不管選擇保研還是考研,即使是去工作,都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說白了,一切都還是看自己是否努力,只要有理想,有目標,不管在哪條路上行進,都是一樣的。

  很多時候選擇保研而不選擇考研是因為考研的不確定性和考研過程的艱苦性。其實當自己選擇好道路之後,再苦再累又何妨?保研也不比考研操的心要少,也會一次次懷疑自己又一次次突破自己,兩條路都是一樣的充滿艱辛,只不過在外人看來可能會比較有榮譽感。相信自己,選擇的不是5個月是不是受煎熬,而是以後是不是擁有遠大天空任由翱翔。考研沒什麼了不起,保研也沒什麼了不起。不管你們選擇哪條路上啟程,只要行動,只要奔跑,都會達到你們自己的目標。當畢業的時候回望現在這段時光,一切都已經釋然。

  這就是我的一些建議—北郵導員。

 xxx

  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