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牛的方法

  牛的飼養必須按照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的有關要求進行管理和生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牛場環境條件與保護

  1、地形平坦、背風、向陽、乾燥,牛場地勢應高出當地歷史最高洪水線,地下水位要在2米以下。

  2、水質必須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水量充足,最好用深層地下水。

  3、牛舍場地要開闊整齊,交通便利,並與主要公路幹線保持500米以上的衛生間距。

  4、牛舍應保持適宜的溫度,溼度、氣流、光照及新鮮清潔的空氣,禁用毒性殺蟲、滅菌、防腐藥物。

  5、牛場汙水及排汙物處理達標。

  二、肉牛選育與選配

  現在國內飼養的肉牛多為引進品種如西門塔爾、夏洛來等與國內黃牛的雜交後代,應選擇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適應當地生長條件的肉牛品種進行飼養,並結合育種引進優秀公牛的冷凍精液進行選配。對於從場外購入的肉牛要經過嚴格檢疫和消毒。

  三、營養需要

  肉牛綠色養殖要根據不同發育階段期的營養需求,科學合理地配制飼料。飼料是人類的間接食品,飼料中有毒、有害物質會直接危害到人類的健康。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人類常見的癌症、畸形、抗藥性和某些中毒現象與肉、蛋、奶中的抗菌素、激素和其他合成藥物的殘留有關。由於化肥、農藥的超量使用會導致飼草原料中化肥和農藥較高的殘留量,進而導致牛肉中藥物殘留的增加,因此,綠色養殖的飼料原料必須來自無公害區域內的草場和種植基地。

  藥物新增劑曾經給畜牧業帶來了很大效益,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引起的副作用也日益明顯。低治療量的抗生素作為新增劑,在消滅病原菌的同時,也消滅了對機體有益的微生物,造成體內菌群失調;長期飼餵,還會產生抗藥性,並在畜產品中殘留,對公共衛生產生不良影響,直接威脅人類健康與安全。因此,飼料新增劑的使用必須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飼料新增劑使用準則,濫用抗生素類新增劑如超量新增、不遵守停藥期的要求,或者非法使用如催眠鎮靜劑、激素或激素樣物質等,都會導致這類藥物在牛肉中殘留超標。所以生產綠色牛肉應儘量應用可替代抗生素、促生長激素的新型生物製劑,如益生素、酸化劑、酶製劑、中草藥、寡糖、磷脂類脂、腐殖酸等純天然物質,或低毒無殘留獸藥新增劑替代抗生素類新增劑,即使在生產中必須使用抗菌素,也應合理使用抗生素促生長劑,首先要選擇安全性較高、無藥物殘留的動物專用抗生素,而避免選用易產生耐藥性的藥物;其次,使用方法應正確合理,必須與飼料混合均勻,並嚴格執行新增標準停藥期等規定,以減少藥物殘留及耐藥性。嚴禁使用禁用藥物新增劑,嚴格控制各種激素、抗生素、化學合成促生長素、化學防腐劑等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進入牛奶,以保證產品的質量。

  育肥牛的飼養方法

  育肥牛的飼餵方法

  1、舍飼育肥牛和出欄前,應進行集中短期催肥,嚴格按照營養標準搭配日糧,滿足增重需要。

  2、堅持草淨、料淨、槽淨、水淨。

  3、堅持日喂三次,每次間隔不少於6小時,將日喂量平均分次供給。飼餵定時定量。

  4、育肥牛每天至少飲水2次,飲足為止。

  5、草料飼餵順序:先草後料,或者草料混合飼餵。 4.1.3.6 放牧育肥的山區利用天然草場放牧時,一定要吃飽,否則要補充乾草和混合飼料。精料補充喂量日頭約1-2.5千克。

  飼養方式:舍飼及山區放牧加補飼兩種育肥方式

  1、舍飼育肥可分為持續育肥法和架子牛育肥法兩種。 持續育肥法是牛從斷奶以後,一直用肥育日糧催肥到15-18月齡,活量達到350-400千克左右出欄屠宰的方法。此法的優點是出欄年齡小,肉質好,缺點,飼養期長耗料多,成本高,效益微。目前在農村很少採用。?架子牛育肥法:一般犢牛斷奶後,在低營養水平下,養到12-18月齡後,再供給較高的營養水平日糧,集中催肥3-6個月,活重達到400-500千克左右出欄屠宰。此法適用於農區舍飼或山區常年放牧所產的架子牛育肥,優點耗料少,成本低,可增加週轉次數。

  2、山區放牧加補飼肥育,肥育牛長到18月齡,體重達到350千克左右出欄。此法簡單易行,以當地天然草場放牧為主,花錢少,效益高。

  育肥牛的飼養日糧配合技術要求

  1、育肥牛日糧組成主要是精料和粗飼料。依粗飼料營養成份的含量,按幹物質計算,精粗飼料的比例為1:2-3。

  2、精飼料需含有蛋白質飼料和能量飼料各2-3種,粗飼料至少含2種。

  3、3 日供育肥牛飼料的總量,按幹物質計算為活重的2%左右,而對架子牛可按活重的2.4-3%計。

  4、日糧配合:日糧是指一晝夜一頭育肥牛所採食的一組混合飼料,一般包括青飼料、粗飼料、精飼料和新增劑飼料。

  5、育肥牛日糧配合:以飼養標準為基礎,結合本地飼料資源靈活應用,酌情修正。在首先滿足對能量需要的基礎上,再考慮對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要。肉牛對營養的需要以百分比表示,能量為86-93%,蛋白質6-12%,礦物質和維生素為1-2%。

  6、 飼料的組成要符合牛的消化生理特點,合理搭配,以粗飼料為主,搭配少量精飼料,日糧中粗纖維的含量不得低於13%。

  7、日糧的組成要多樣化,適口性好,符合肉牛採食能力,既能滿足對營養的需要,又能使牛吃的下,吃的飽。肉牛的採食量每100千克體重2-3千克幹物質/日頭。飼料應儘量就地取材,就地生產,降低成本。

  8、日糧的配合原則和方法:先查營養表和飼料營養成份表,初步確定日糧中飼草的種類和用量,一般每100千克體重給予1-1.5千克乾草,3-4千克青貯飼料。補充和平衡:將肉牛的營養需要減去飼草提供的養分量,差數即為精料補充的養分量,同時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若用尿素提高日糧粗蛋白質水平,用量不可超過精飼料量的3%,飼餵後不能立即大量飲水,以免引起中毒,造成死亡。

  9、農戶採用拴系飼養,一牛一槽或兩牛一槽,一牛一樁,限制活動,減少熱量消耗,促進增膘長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