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飼養生蛋母雞

  要降低生產成本,增加養雞效益,有效控制疫病疫情,使雞的生產效能得以充分發揮,就必須搞好環境控制。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飼養生蛋母雞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飼養生蛋母雞的方法

  1、入秋後冷暖空氣交替,對於經過較長時間產蛋的母雞,身體疲勞,若管理不慎,極易停產換羽,此時要增加日糧的營養水平,適當補充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和多種。更換過渡料,給20周齡的母雞換喂產蛋前的飼料,也叫過渡料。

  2、控制好雞群體況,在換過渡料的同時,應抓好雞群體發育的均勻度,最好是大、中、小後備母雞分開飼養,這樣效果在3周後可表現出來,不要操之過急。體重輕的雞喂料量不要超過中、大雞,以免因脂肪沉積而影響性成熟。

  3、嚴格控制雞舍溫度雞舍要求乾燥、通風良好。使雞舍內空氣清新,沒有異味。

  4、調節相對溼度與通風,雛雞舍要求相對溼度為55%~65%,4周齡後可降到50%左右,溼度不能過高,否則雛雞會食慾不振,體弱多病,從而推遲性成熟,推遲開產。如果通風不良,空氣中有害氣體增多,溼度升高,含氧量降低,會使後備母雞發育不良而推遲開產日期。

  5、光照的控制與調整,補充人工光照。秋季自然光照逐漸縮短,光照時間短,達到性成熟的時間越長,因而15周齡後就應開始補充光照,以滿足雞性成熟的需要。蛋雞在自然光少於12小時,尤其在9月下旬後,需增加人工光照1至14小時,分早晚二次補充,較為方便。

  6、供足清潔的飲水,初產母雞對飲水十分需要,一般一隻母雞每天需水100克左右。

  因此,產蛋雞每天不得缺水。最好採用流動水槽供水,每週還可供應2~3次淡鹽水,以提高蛋雞體質,增加採食。還可增喂胡蘿蔔或青綠飼料以提高蛋白質水平。

  影響雞產蛋效能的因素

  蛋雞養殖的環境控制主要包括雞舍內外兩部分,舍內環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風、光照、飼料、飲水、溫度、溼度、密度、選雞和揀蛋。

  通風 不論雞舍大小或養雞數量多少,保持舍內空氣新鮮,通風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飼養的雞舍,這個問題尤為重要。因為通風不好,隨時會有大量的有害氣體如氨氣、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釋放出來,並充溢於整個雞舍,影響雞的正常生長產蛋並引發多種疾病。因此,生產中應在雞舍的底部設定地窗、中部設大窗、房頂設帶帽的排氣圓筒。夏季全部開放,冬季可關閉中部大窗,僅留地窗和房頂的排氣圓筒。也可在中部設排氣扇,以便在冬季快速排除舍內汙濁的空氣。冬季要密切注意通風系統,不可引起賊風或把舍內溫度降的太低,以減少飼料消耗,防止引發各種疾病。

  光照 光照對雞的產蛋效能影響較大,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促進雞的正常生長髮育,增加產蛋量。生產中應從蛋雞20周齡開始,採用人工補充光照的辦法,每週增加光照半小時,直到每週達到16小時為止,以後每天保證有效光照16小時,直到雞淘汰前4周,再把光照時間逐步增加到17小時,直至淘汰。人工補充光照,以每天早晨天亮前效果最好。補充光照時,舍內每平方米地面以3—5瓦為宜。燈距地面2米左右,最好安裝燈罩聚光,燈與燈之間的距離約3米,以保證舍內各處得到均勻的光照。

  飼餵 蛋用雞多采用乾粉飼餵,飼餵次數每天1—2次,若一次飼餵放在下午3時較好;若兩次飼餵,宜採用上午9時和下午3時各喂一次,日飼餵量一般每隻雞100—120克,根據體重變化適當增減喂料量,以不影響產蛋為宜。為了保持雞旺盛的食慾,每天應保證有一定的空槽時間,一是可以防止飼料長期在食槽存放發生黴變,二是可以防止雞產生厭食和挑食的惡習。

  飲水 水對養雞生產十分重要,缺水的後果往往比缺料更嚴重,水參與機體的整個代謝過程,它對調節體溫、養分的運轉、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具有其他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常雞蛋的含水量達70%以上,每隻雞每天需飲水220—380毫升,飲水不足,雞採食量減少,影響正常生長髮育,至少可以降低2%的產蛋率;水質不良也能導致產蛋率和蛋質蛋重下降。因此,蛋雞養殖應及時供給符合飲用水標準的充足清潔的飲水,最好是長流水。

  溫度 雞最適宜的溫度是18—23℃,溫度過高過低均不利於產蛋。要保持雞舍有一個適宜的溫度,在夏季應注意雞舍通風,可以加大換氣扇的功率,改橫向通風為縱向巷道式通風,使流經雞體的風速加大,及時帶走雞體產生的熱量,如結合噴水、灑水、適當降低飼養密度,能更有效的降低舍內溫度。冬季應注意作好保暖工作,雞舍的門窗,在夜間或風雪天要掛草簾遮蓋,有利於提高舍溫,還可在雞舍的北牆外用玉米秸等搭成風障牆、垛草垛擋風禦寒;也可在天棚頂上加稻殼、鋸末等作防寒層等。

  溼度 最適宜的溼度為60—70%。如果舍內溼度太低,蛋雞就會呆滯、羽毛紊亂,面板乾燥,羽毛和喙爪等色澤暗淡,並且極易造成雞體脫水,引起雞群發生呼吸道疾病。潮溼空氣的導熱性為乾燥空氣的10倍,冬季如果舍內溼度過高,就會使雞體散發的熱量增加,使雞更加寒冷,夏季舍內溼度過高,就會使雞呼吸時排散到空氣中的水分受到限制,雞體汙穢,病菌大量繁殖,易引發各種疾病,引起產蛋量下降。生產中可採用加強通風和在室內放生石灰塊等辦法降低舍內溼度。

  密度 產蛋雞的飼養密度不宜過大,比較適宜的密度為:地面平養時,輕型品種每平方米6只,中型品種每平方米5只,網上平養輕型雞每平方米8—10只,中型雞7—8只,籠養密度因雞籠的組裝形式各異,一般為平養的2—4倍。

  選雞 選雞應在雞產蛋率50%時進行,這時應將生長髮育不良、雞冠乾燥皺縮,羽毛漂亮,頭部、喙部、脛部明顯呈深黃色的雞;活力差、不健康的雞;腹部大量蓄積脂肪的雞選出來淘汰掉。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飼料消耗,重要的是減少了疾病傳播,淨化了雞舍環境。

  揀蛋 及時揀蛋,創造一個無蛋環境,可以提高雞的產蛋率。雞產蛋的高峰期一般在日出後3—4小時,下午產蛋量佔全天產蛋量的20—30%,生產中應根據產蛋時間和產蛋量及時揀蛋,一般每天2次,夏天可揀3次。

  舍外環境控制 一是要搞好環境消毒,定期用2%火鹼溶液噴灑,門口設消毒池,二是及時清除雞舍外的雜草,因為可能有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附著在上面,使你遭受意想不到的損失。三是在不影響雞舍通風的情況下,在雞舍外種植一些樹木、藤蔓植物和草坪等,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夏季降低環境溫度10—20%,減輕熱輻射80%,降低細菌含量22—79%,除塵35—67%,除臭50%,減少有毒有害氣體25%,還有防大風、防噪音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雞舍外的氣候,四是嚴防各種應激因素髮生。特別在雞的產蛋高峰期,其生產強度較大,生理負擔較重,生活能力趨於下降,抵抗力較差。如遇應激,就會導致雞的生長髮育受阻,飼料消耗增加,產蛋量急劇下降,死亡率上升,並且產蛋量下降後,很難恢復到原有水平。因此,要保持雞舍及周圍環境的安靜,飼養人員應著固定工作服,閒雜人員不得進入雞舍;堵塞雞舍內的鼠洞,定期在舍外投放藥餌以消滅老鼠;防止貓、犬、鼠等進入雞舍;嚴禁在雞舍周圍燃放煙花爆竹;飼料加工、裝卸應遠離雞舍,這不僅可以防止噪音應激,而且還可以防止雞群疾病的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