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的母雞怎麼不下蛋了

  常聽到一些養雞戶抱怨說,有的母雞雞冠豐滿鮮紅,精神極好,每天都要到雞窩裡蹲會兒,離窩後還“咯噠咯噠”地叫個不停,可每次都沒有下蛋,這是什麼原因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飼養的母雞不下蛋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飼養的母雞不下蛋的原因

  母雞太老:飼養或者進補

  母雞到了一定年齡就不會生蛋了,你可以觀察母雞的羽毛和體態得知:這隻老母雞已經是退休工了。那麼你再怎麼努力它也不會生蛋,你可以把她殺掉後燉湯或者養起來,雞還是挺可憐的,一旦不能發揮功用了,就要面臨被端上餐桌的風險。

  母雞太胖:多散養運動減肥

  女人胖了會引起不孕不育,其實在雞身上也一樣,母雞如果太肥了,身體裡脂肪超標,那麼輸卵管就會出現問題,讓母雞生不出蛋來。如果你家的雞屬於這種情況,多運動,少喂,雞瘦了就會再生了。

  母雞新買回來的:過一段時間才會生

  新買回來的母雞不下蛋,這點小編也搞不清楚,也許是因為環境改變了,母雞不適應,內分泌改變了。新買回家的母雞一定不能嚇她,多給她吃一些穀物,等到母雞的心情平復了,就會開始下蛋。

  母雞啄碎蛋:考慮多種原因

  有的母雞並不是不下蛋,而是下了蛋後自己把蛋給啄碎了。等到主人去撿雞蛋的時候蛋早就不見了。母雞偷吃自己的蛋的原因很多,包括吃的不好和缺乏光照等等,關起來養的雞比散養的雞更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

  母雞不停產的技術

  大多數母雞冬季停止下蛋,在飼養管理過程中,要更加精細,才能保證母雞冬季維持較高的產蛋率,還可使使母雞每年多產50--70個蛋。

  1 增設防寒保明裝置 雞舍四周夾好防風障,舍內地面鋪墊草,門窗糊好,夜晚放草簾保溫,使室溫始終保持在10℃以上。如果養雞較少,最好夜間放在屋裡。

  產蛋雞最適溫度為13—23度。低溫時主要降低飼料利用率,特別是氣溫突然下降或持續低溫,亦使產蛋率下降,溫度低幹16度時,飼料利用率開始下降,冬季雞舍內溫度不應低於8度,當低於5度時.應實行人工取暖。冬季雞舍相對溼度以60%—80%為宜,冬季最易發生低溫高溼。

  在低溫高溼環境中.雞體失禁過多,雞採食量加大,飼料消耗增多。嚴寒時,既降低生產效能,還會產生凍傷。冬季保溫防潮是—個既困難又十分重要的問題、故應採取綜合措施。

  2 雞舍要有運動場 在雞舍內設休息棲架。雞的密度以每平方米5只為宜。早晨放雞時要注意調整舍內外溫差,防止感冒。舍內外要吊菜,喂吊食,以促進運動,幫助消化,增進食慾,健壯肌體。要增加光照時間,每天保持13--14小時;陽光不足的可以補充電燈光。

  3 可採用白酒拌飼料喂法 用60℃的白酒拌飼料餵雞,每千克飼料拌入30--40克白酒,產蛋率可提高20%左右,還能提高雞的抗病能力。

  4 搞好冬季防疫 雞舍要乾燥潔淨,經常更換草木灰,用來蘇爾消毒,並經常喂些大蒜以及0.50%的高錳酸鉀水等。

  5 飼料要多樣化 精料以高粱、玉米、稗子等為主,青飼料以胡蘿蔔、白菜、菠菜等為主。要勤添細喂,飼料不要間斷。產蛋期還要喂些豆餅、玉米麵拌菜,熟豬血和貝殼粉、魚蝦粉、骨粉等每天要保持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