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孔雀魚飼養方法有哪些

  當我們興沖沖的拿到了喜歡的魚,並順利的完成兌水工作後,合缸交配繁殖和出生的幼魚養育就是現在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了。白子孔雀魚如何能夠順利養育成型,品質如何能夠達到親魚一樣的品質,可以說是我們魚友們最最關心和關鍵的工作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白子孔雀魚飼養方法,一起來看看。

  白子孔雀魚飼養方法

  飼養孔雀魚,首先要準備好經過清潔、消毒的魚缸。給魚缸消毒時,將魚缸放平穩後,先加入少量的沸水,讓玻璃適應溫度,最後再加適量沸水進行消毒,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防止玻璃突然高度受熱而炸裂。魚缸消過毒之後,要置好養魚用的水。將自來水靜置3到5天,將水中氯氣揮發乾淨。然後將水加入消毒後的缸中,再加入硝化菌,連續充氧24 小時,即可初步建立起硝化系統,這樣的水就可以放魚了。

  第一步:接魚

  買回魚苗後,不要急於開啟包裝箱,回家後暗光處開箱。途中防止動作過大導致的震動或翻滾。因為魚停食、無光的環境下,再經長途、長時間運輸後,體質虛弱、精神緊張,因此要特別小心,防止魚受驚而導致撞袋或撞缸受傷,或導致因驚恐引發的夾尾等情況。因此一切工作都要溫柔小心的操作。

  第二步:兌水

  兌水***也稱過水,專業名詞***工作是重要的工作,同時還很是煩瑣的操作。但想養好魚,就一定要細心、耐心的去完成,保證魚能夠初步順利適應我們的飼育環境,為以後正常養育打好基礎。兌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水溫:缸中的水溫穩定在22到26度之間。接到魚後,不要急著開啟包裝袋,先要把包裝袋用與缸中同水溫的水沖洗乾淨。然後把包裝袋放入缸中,約20到30分鐘,使袋中的水與缸裡的水,溫度達到一致。

  2、開袋:開啟袋後,先加入相當於袋中水量1/10的缸中水入袋,然後再慢慢的不斷把缸中水加入袋中,使魚逐步適應水質如PH、KH等的變化,整個過程持續30到40分鐘左右。當加入缸中的水達到袋中水的量時,即可把魚溫柔撈出放入魚缸中。此兌水過程,也可以用打吊瓶的輸液系統進行的,可以更好的讓魚適應水質的,對於比較珍貴的魚適用。兌水結束後,要將袋中的原水倒掉,因為魚在運輸過程中排洩的廢物、脫落的黏膜等物質,是細菌喜歡的食物和產床,是魚致病的重要病源。

  3、魚入缸後十分恐慌,這時的光線不要過強,更不要驚動它,例如觀看時都不能指指點點動作過大的,接魚之前的準備工作做的一定要充分,魚入缸後不要總是在魚缸周圍四處亂竄,記住當天不要餵食!

  4、第一天也不要餵食、不要換水,觀察它的狀態怎麼樣。一般來說在第一天魚的狀態會恢復一些,如找食、追逐配偶等。如狀態不好的話,可以加入1%濃度的飽和鹽水。

  5、第二天:觀察如狀態不錯,魚四處尋找食物、追逐配偶等表現,就可以少喂一點點活餌,意思一下即可,千萬不要喂多!開口餌料以活食最好,如豐年蝦等,人工餌料由於消化困難,不建議用。可換1/10的水,冬天換的水要比缸中水溫高出1至2度,夏天要低1至2度,這也是一年中換水時溫度掌握的方法。 如果狀態不好,不喂,繼續觀察。

  6、第三天:關鍵的一天!魚有問題的話這天就會明顯的看出來,觀察症狀後對症下藥即可。 如果沒有問題,狀態良好的話,同樣喂一餐,比昨天喂量稍多一些,逐步在一週內過度到正常的喂量。換水也是如此。

  7、兌水的規程一定要仔細完成,即使你對你的水質再有把握,也不贊成不經兌水直接把魚放入缸中,這一點切記,否則受傷總是難免的。

  孔雀魚適應性很強,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2—24℃,喜微鹼性水質,pH7.2—7.4,食性廣,性情溫和,活潑好動,能和其他熱帶魚混養。孔雀魚易養,但要獲得體色豔麗,體形優美的魚則從魚苗期就需要寬大的水體,較多的水草,鮮活的餌料,適宜的水質等環境。

  白子孔雀魚的繁殖

  孔雀魚屬卵胎生魚類。繁殖力強,性成熟早,幼魚經3-4個月飼養便進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後代,性成熟遲早與水溫高低、飼養條件密切相關。

  孔雀魚繁殖時要選擇一個較大的水族缸,水溫保持在26攝氏度。pH6.8-7.4,同時要多種一些水草,然後按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種魚。待魚發情後,雌魚腹部逐漸膨大,出現黑色胎斑;雄魚此時不短追逐雌魚,雄魚的交接器插入雌魚的洩殖孔時排出精子,進行體內受精。當雌魚胎斑變得大而黑、肛門突出時,可撈入另一水族箱內待產。

  雌魚產仔後,要立即將其撈出,以免吃掉仔魚。或者要塑料片圍成漏斗狀隔離牆,侵入水中,將產仔雌魚放在漏斗中,使仔魚產出後從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體,雌魚就吃不到仔魚了。

  孔雀魚每月產仔一次,視雌魚大小,每次可產10-80尾仔魚,一年產仔量相當多,故有“百萬魚”之稱。繁殖時應注意,同窩留種魚不要超過三代,以免連續近親繁殖導致品種退化,使後代魚體越來越小,尾鰭變短。最好引進同品種魚進行有目的遠緣雜交,以防次品種退化,達到改良品種的目的。但孔雀魚壽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