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對人的作用

  心理是指生物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映,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動都有一個發生,發展,消失的過程。人們在活動的時候,通過各種感官認識外部世界事物,通過頭腦的活動思考著事物的因果關係,並伴隨著喜、怒、哀、懼等情感體驗。這折射著一系列心理現象的整個過程就是心理過程。按其性質可分為三個方面,即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簡稱知、情、意。英文名:Psychology

  這裡有為什麼好奇心是極好的五大原因。

  它可以增強你的人際關係

  你對你身邊的人和世界的好奇心能使你的社交生活更豐富。如果你對某人要說的話表現出興趣並且堅持那些你能夠與別人討論的興趣愛好,人們可能會喜歡和你在一起。

  “好奇的人被認為是很好的聽眾和談話者,”迪恩博士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新聞稿中這樣寫道。“在一段關係的早期階段中,我們往往傾向於談論興趣愛好。一個原因是人們往往將擁有許多興趣愛好和有趣的等量齊觀。而出於此理由,好奇的人往往會為一段關係注入樂趣和新鮮感。”

  它可以幫助保護你的大腦

  聽說過填字遊戲可以幫助防止阿爾茨海默氏病嗎?渴望新的體驗並不會對你有所傷害。

  “保持你的大腦精神刺激是一個終身的事業。” 據彭博說,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梅奧診所的神經學教授大衛·克諾普曼曾經這樣說過。“如果你能在一生中保持智力上的積極並且得到刺激,那麼就能預防老年痴呆症。保持思維活躍是絕對對你的大腦有好處的。”

  它能幫你克服焦慮

  在一個重大日子之前,感到緊張是完全正常的。但你的好奇心以及想要了解一個具有吸引力的陌生人的激動之情可能會讓你把焦慮拋到九霄雲外。

  一項在2009年由心理學家託德·卡什頓發表在《焦慮症雜誌》上的研究表明:“社交焦慮患者中有高度好奇心的人或者為了滿足好奇心而對某些事件作出評價的人會更有可能在應對避免衝突的動機中採取行動。”

  它與幸福相關聯

  一個關於幸福的理論是我們會在早年制定一個“幸福定位點”。我們大多數時間在這一基準的幸福水平,並且這個水平會根據積極或消極的生活事件而上升或下降。卡什頓在《好奇心》一書中的充實生活中缺少的成分一文中提到,保持好奇心可以刺激我們的出發行動點。

  “我們體驗好奇時,我們願意離開熟悉的事物以及常規慣例並且敢於冒險。即使這樣會讓我們感到焦慮和不安。”卡什頓在他的書裡面這樣寫道。“好奇的探險家對於接受新的挑戰而所需承擔的風險已經習以為常。作為一個好奇的探險家,我們接受不確定性,把我們的生活看作是一個愉快的探索、學習和成長的旅程,而不是去拼命解釋和控制我們的世界。”

  它可以幫助你學到很多東西

  一項發表在《神經元》雜誌上的新的研究發現,當我們的好奇心被激起時,學習不那麼有趣的事情會變得容易許多。比如說,如果你不能堅持學習下去,在學習階段嘗試看10分鐘你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它會讓你得到很好的休息,它會激起你的好奇心,刺激你的大腦控制快感的中心。當你重新回到學習中時,你的大腦可能會更願意接受那些你覺得非常無聊的資訊。

  “尋找將你必須學的無趣的事情與你好奇和感興趣的事情相聯絡的方法。”生活駭客這樣建議道。“任何能讓你做到的方法都可以使用,即使它們並不相關。10分鐘讓你痴迷的節目,玩一個新的遊戲再去複習談話要點或者在看一部引人入勝的小說再去研究索引卡。”

  只是別讓單純的十分鐘的休息時間變成一個通宵的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