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輸液對人體的危害程度

  一感冒或是身體不舒服,醫生就要你輸液,輸液完確實效果比吃藥好,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經常輸液對人體的危害,資料僅供參考。

  經常輸液對人體的危害

  1.肺水腫

  因為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迴圈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水腫,嚴重者有生命危險。有心力衰竭或心臟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輸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誘發肺水腫。

  2.靜脈炎

  因為長期輸注濃度過高、刺激性較強的藥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時間太長,可引起區域性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在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區域性靜脈的感染。

  3.發熱反應

 

  輸入致熱物質、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汙染等原因,都會導致病人發冷、打寒戰和發熱,嚴重者高熱達40~41攝氏度。

  輸液的不良反應

  心肺負荷過重

  在短時間內輸入大量液體***一般>3 000 ml***,或輸液滴速過快者,會使迴圈血量急劇增加,心肺負荷過重、心肌受損可致心衰和急性肺水腫。

  患者可突然出現心悸氣短,端坐呼吸或呼吸困難,胸悶、咳嗽、咳粉紅色泡沫樣痰,重者痰液可從口鼻湧出等症狀。

  空氣栓塞

  靜脈輸液時輸液皮管內空氣未排盡,導管銜接不緊緻漏氣,液體輸完後未及時新增或拔針、加壓輸液時無人看守液體迅速排空均可發生空氣栓塞。空氣輸入血管將會阻塞右心室肺動動脈***,使血液不能順利進入肺內。

  患者可突然出現胸部阻塞或胸骨後疼痛異常,繼而出現極度呼吸困難和嚴重缺氧發紺等症狀,甚至立即死亡。

  別輕易在家輸液

  換季時,是發燒感冒的高峰期,大醫院的輸液室,往往擠得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大家如果是常規疾病需要輸液,直接去社群醫院,或者在大醫院開藥,去社群醫院輸液即可。畢竟大醫院人多而雜,患者不能馬上被安置,交叉感染機率大,且護士的照看也容易出現盲區。

  畢竟輸液也屬於有創治療,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輸液反應,比如過敏等。萬一出現狀況,家屬根本沒有條件進行應急或搶救。有些藥物有遲發性的過敏反應,如果不方便去大醫院,可以到附近的社群醫療機構輸液,最好不要在家擅自操作。

  對於一些慢性病患者或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如果只是常規輸液,第一次或前幾次應在醫院裡輸,待觀察確無過敏反應後,也可以請社群醫務工作者上門輸液。在醫護人員到家之前,家屬應用溼布擦拭桌椅傢俱,用拖把拖地。清潔完後開窗通風20~30分鐘,使灰塵、細菌得到稀釋,並通過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起到殺菌的作用。陪護人員一定要有較強的責任心,輸液期間家屬若發現病人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輸液。如果有緊急情況要立即去醫院。

  三種情況來判別輸液

  第一是根據病情的需要,急症、重症該輸液就輸液。比如說發燒,體溫超過39℃甚至40℃,就應該選擇輸液,因腹瀉、嘔吐、出血等嚴重脫水或休克的患者,需要通過輸液達到糾正水和電解質失調、維持酸鹼平衡、增加迴圈血量,維持血壓等目的。

  第二是根據藥物性質,有些藥不能肌肉注射,所以只能用靜脈注射的方式。比如治療腫瘤的化療藥物,有些會導致組織潰瘍、壞死,因此必須中心靜脈給藥;比如脂肪乳等“營養藥”,因為給藥量很大,不可能通過肌肉注射實現,補液也是如此;還有臨床上常用的維生素C,刺激性也較大,會腐蝕肌肉,一般會採用靜脈注射。

  第三是根據患者的病情,比如對於昏迷的病人,無法口服藥品,因此只能採用靜脈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