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到底能不能喝涼水

  “溫暖傳遞:三伏天到來,38天時間裡請大家不要喝冰鎮一類的水飲料,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腳涼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導致,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請大家堅持在伏天喝熱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氣逼出來。一年一度的伏天請大家珍惜!”

  日前很多人的朋友圈被這條訊息刷屏,網友吐槽:“大夏天的都不能喝口涼水?這是要瘋啊。”專家表示,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氣逼出來,這個說法太誇張了,也不科學,不過至於能否喝冷飲,這得看體質。

  對溼熱血瘀的人 這是假的

  而對於其他體質的人來說,這個說法就可能有大問題了。在金小晶看來,如果在三伏天還這樣將養,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就是溼熱體質的人群。

  溼熱體質的人有胖有瘦,但大都特別怕熱,卻不怎麼畏寒;這類人面部容易出油,容易害痘,夏天有時候還會長癤子什麼的;經常口乾、口苦,小便赤黃,還容易便祕;性格上也比較急躁,容易發脾氣。對於這類人來說,溼、熱是他們的特徵,而三伏天高溫,暑溼重,本來就是他們最不能忍的季節,如果此時還一味“養陽氣”,只怕反而能“養”出病來。

  另外,血瘀體質和痰溼體質的人也不適合這樣養。因為血瘀體質的人,更需要的是活血化瘀,而痰溼體質則需要利水、去溼,老是這樣養著,一旦暑溼入侵,對他們的身體反而不利。

  “人們夏天出汗多,丟失的陰氣也就多。對本來就陽氣旺、火氣重的人,養陽不是最重要的,保護陰氣、避免耗氣傷陰才是重點。對於這樣的人來說,這條‘溫暖傳遞’的大方向就完全錯誤了,因為他們需要的恰恰是吃點西瓜、喝點綠豆粥,祛暑祛溼。”金小晶說。

  三伏天 喝溫水就可以

  飲水方面,金小晶建議選擇“常溫水”,但無需過熱的水。“溫度太高的熱水並沒有驅寒作用,反而可能燙傷口腔及食管黏膜。我們建議飲用水溫在40到45℃,這個溫度既符合口腔溫度,也是很適合胃腸的溫度。”金小晶說。

  當然,有些人實在怕熱,飲用一般室溫下的水問題也不大,因為夏季室溫本來就高,常溫水也冷不到哪裡去。只是別貪涼過度喝冰飲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