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四件寶

  許多因素往往在不經意間影響著您的健康,且夏季過多的耗損也應在此時及時補充,所以秋季亦應特別重視養生保健。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吃”

  食應溫性方能更好地護膚。中醫強調:秋天應著重護陽,飲食調理也應放在溫補型上,可以多吃點牛羊狗肉類和蓮子粥、枸杞等清補食品,可起到滋陰壯陽,溫補氣血,滋潤臟腑和護膚養顏的作用。此外一些靈芝、翅果素等有一定的作用

  “洗”

  具有清除汙垢、溼潤面板和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洗臉:根據各人的情況掌握水溫,建議冷熱水交替使用。洗澡:用39℃左右的溫水洗澡,能夠進行很好的全身護膚,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刺激汗腺,讓體內的廢物、表面汙垢與汗液一起排出體外。

  “穿”

  能夠很好地防止面板因缺水粗糙。秋風乍起,人體自然覺得體涼透骨,此時,面板表面毛細血管收縮,缺乏水分滋潤而顯得乾枯皺裂,尤其是女性嬌嫩的面板一旦受損,需要3—6個月方能恢復,如果秋涼時仍“多露膚少穿衣”,忽視對肌膚的保養,一旦延至寒冬季節,再要恢復到原有的健美面板,那就很困難了,所以,秋風起時要注意穿好衣服,面板少暴露在外面。

  “塗”

  應根據自己的面板屬性選擇適合的化妝品,要具有一定的潤澤面板、滋養顏面的效果方能使用。一旦使用後不要輕易變換品種。其次,入秋後還要注意紫外線的傷害,出門時還應塗防晒霜,另外,洗完澡後,也應進行護膚,油性面板的人可趁面板溼潤毛孔張開時,在易乾燥的地方塗上化妝水;面板乾燥的人可以用滋潤性較強的潤膚露塗在手指、手肘部、膝部、後腳跟、臀下部等易乾燥的部位,使用時可多按摩一段時間

  所以說對於很多愛好養生的人們來說,肯定不要錯過,秋季除了要注意養生預防疾病的發生之一,日常適當的鍛鍊身體也是不錯的養生方法。所以一定要注意適當的鍛鍊,才能讓你身心更健康哦。

  秋季養生常識

  1.吃秋梨。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於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2.秋燥症主要靠預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乾喉痛、大便乾結的人食用。

  3.少辛辣、少油膩食物。秋季要儘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

  4.要注意防止熱能過剩。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5.中醫稱“宜食麻以潤其燥”。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蔔、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種溼熱之氣積蓄。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發功用的辛香氣味食物,如芹菜。

  6.少食生冷。由夏到秋,氣溫下降,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過於生冷,會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種消化道疾患。所以飲食上有“秋宜溫”的主張,也就是說秋天應當避免光吃些涼和性寒的食物,應當多吃一些溫性食物

  7.多吃海藻類食物。海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而海苔更是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藻糖酸,可以保護人體免受放射線的傷害

  8.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9.初秋時節清補。初秋氣溫還比較高,相對比較乾燥,進補也應以“清”補為主,適合秋季食用的食品有:

  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的作用。

  山藥:其特點是補而不滯,不熱不燥,不論男女老幼、有病無病、體健體弱,都適合食用。

  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湯服,可消暑熱、化暑溼、健脾胃、增食慾。

  藕: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開胃益血。有“暑天宜生藕,秋涼宜熟藕,生食宜鮮嫩,熟食宜壯老”的說法。

  黃鱔:入秋食鱔,不但補益力強,對人體血糖還有一定的調節作用,燒鱔段、清燉黃鱔、炒鱔絲、黃鱔粥等均可。

  栗子:有健脾養胃、補腎壯骨的作用。

  胡桃:能補腎固精、溫肺定喘,又能益氣養血、潤燥潤腸。

  花生:深秋後花生成熟,用鮮花生仁研沫煮湯服或水煮食用,不宜炒吃。

  紅棗:秋食紅棗,是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的清補食品,如能與銀耳、百合、山藥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苦瓜:苦瓜有清熱祛心火,解毒,明目,補氣益精的作用。

  蓮藕:蓮藕味甘,性平,有消炎化淤、清熱解燥、止咳化痰之功效

  此外,秋季還適合食用梨、荸薺、海蟄、胡蘿蔔、薺菜、平菇、海帶、番茄、兔肉,進補則適宜用黃芪、人蔘、沙蔘、枸杞子、何首烏等。

  10.除了陽虛體質者外,不要過多食用溫熱的食物或藥物,如羊肉、狗肉、人蔘、鹿茸、肉桂等,否則極易加重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