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養生小常識

  秋季到來,不可不知。中國老百姓歷來就有順應時節養生的習慣,而這種習俗也讓我們收穫到了健康。下面給大家分享吧。

  

  秋季的特點是由熱轉寒,陽消陰長。所以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其中飲食保健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要內容,以清潤甘酸為大法,寒涼調配為主要。

  1、防秋“燥”,護陰津

  秋季是由熱轉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黃帝內經》說:“秋冬養陰”,即指在秋冬兩季應當收養陰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長的規律,併為來年陽氣的生髮打好基礎。“燥”為秋季的主氣,故稱“秋燥”。燥氣傷人,以耗傷津液為主,津液既耗,則必見一派“燥象”。

  2、調養起居

  調養從清晨開始。秋季氣候乾燥,但清晨卻多是天高氣爽,空氣清新,一日當中為舒適的時候。早睡早起是好習慣,利於收斂神氣,使肺不受秋燥的損害,保持充沛的活力。此外,據有關專家對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時間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此類疾病在秋季發病率較高,而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秋季的適當早起,可縮短或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這對於預防腦血栓發病也是有一定意義的秋季晝熱夜涼溫差較大,應隨時增減衣服,以防止秋涼感冒。

  3、調氣養生

  秋冬季寒風蕭瑟,多少使人觸景生情,尤其年老之人,垂暮之感使得情緒低落。憂鬱、煩躁的情緒變化會對身體的健康產生不少的影響。

  擺脫氣候帶來的情緒變換,應該調整好自身的精神狀態,振作精神,調整狀態,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4、靜情緒

  秋天自然界的蕭瑟,使人容易觸景生情,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更易在他們心中引起蕭條、淒涼、垂暮之感,勾起憂鬱的心緒。此時情緒調養應保持安寧平靜,以緩和秋天的肅殺之氣對人心理上的影響。

  精神調節順應秋氣的特性,保持寧而不躁,斂而不洩,清而不濁,神氣內斂,做到清靜養神,排除雜念,達到心境寧靜之狀態。秋分過後適逢重陽時節,此時秋高氣爽,不宜閉戶家中,建議外出遊玩,登高遠眺,飽覽風景,可使人心曠神怡,愁悶全消。

  5、早起早睡

  秋天容易感到睏乏,每到週末的時候,不少人可能會選擇睡懶覺,但專家認為,秋天更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中醫認為,天人相應也是養生的一種方法。所謂天人相應也就是人與天地相順應,最有效的順應自然的養生方法就是隨四季的變化而調整作息規律了。

  6、適度飲水

  秋季應多喝開水、淡茶等,以養陰潤燥,彌補身體損失的津液,尤其應定時、主動多喝白開水,即使不渴也要喝。喝水時,要少量頻飲,而不要一口氣喝得太多。研究發現,此法既可使人體津液得以補償,對內臟也沒有損害。而一次大量飲水,反而會損傷腸胃功能,導致消化吸收紊亂。

  7、吃蜜少姜

  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8、調節飲食

  民以食為天,飲食調理對身體的保健功效同樣不可忽視。遵循季節變換的規律,科學進食,由內而外地調養,這就是食療功效。面板與口角乾燥、口舌生瘡、咳嗽、毛髮脫落等現象,這些現象常被稱為“秋燥”現象。當出現此種狀況時,可適當選服些滋陰潤肺的補品或藥粥。如沙蔘、百合、銀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適量煮粥,早晚服食,潤肺生津,養陰清燥。時刻多補充水分及水溶性維生素B和C多吃水果與綠葉蔬菜;不要過量吃瓜果,因為容易壞肚又損傷脾胃;少用蔥、姜、蒜、韭菜、辣椒等的溫燥熱食物,以防溫病熱症。

  秋分養生湯

  1、蓮藕排骨湯

  材料:蓮藕、豬排骨,黃酒、生薑、蔥、鹽少許。

  做法:豬排骨切段,飛水;將藕洗淨切片,與排骨同置1500毫升溫水之中,加黃酒、姜、蔥少許,水沸後文火燉90分鐘左右,加少許鹽,即可食用。

  功效:熟藕性味甘溫,可開胃、滋補、生肌、止瀉、固精、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此湯可幫助人們緩解秋燥。

  2、銀耳百合炒蝦仁

  材料:幹銀耳20克、百合幹20克、蝦仁60克、鹽3克、白糖8克、白醋3克、雞精4克、料酒2ml、胡椒粉2ml、澱粉5ml、蔥花適量。

  做法:銀耳和百合用溫水浸泡3小時,百合幹泡略軟,銀耳泡發大。銀耳用剪子或者小刀去根。用手把銀耳撕成小朵。鍋裡水燒開,放入銀耳和百合焯大約2分鐘斷生。銀耳和百合焯熟,撈出控水備用。蝦仁加入料酒,澱粉2ml,白胡椒粉。用手抓均勻醃製10分鐘。鍋裡倒油燒至7成熱,下入銀耳和百合翻炒半分鐘。加入糖,鹽,醋,雞精調味。倒入蝦仁翻炒均勻。剩餘3ml澱粉加水攪拌均勻成水澱粉,倒入鍋裡大火翻炒。撒上蔥花。大火翻炒收汁變得濃稠即可。

  功效:銀耳又稱白木耳,是一種珍貴的食用和藥用真菌。營養價值很高,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自古以來,銀耳一直被作為一種健身的滋補珍品。百合也是很好的食材。吃慣了銀耳湯,炒銀耳也不錯。

  3、芋頭粉蒸排骨

  材料:芋頭、排骨、粉蒸肉醬包調料、粉蒸肉粉包。

  做法:排骨洗淨,加少許水***500克排骨約加20克水***,放入粉蒸肉醬包調料混合均勻,醃製半個小時。芋頭去皮切片,鋪入碗底;醃製好的排骨放入粉蒸肉粉包混合均勻,鋪到芋頭上;放入蒸籠,大火蒸開,中火蒸一個小時即可。

  功效:芋頭富含澱粉,營養豐富,主要含有蛋白質、鈣、磷、鐵、多種維生素,特別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