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要注意哪些

  慢性肝炎患者數量是很多的,而對於這一些病人,生活中做好保養是非常必要的措施。那麼事項呢?一起來看看吧!

  

  1、慢性肝炎要注意生活規律

  肝炎患者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工作、生活要有規律,中午要睡午覺,半小時左右即可,晚上十點之前必須休息,不宜從事高度緊張或作息不規律的工作,最好避免值夜班。生活也應當安排得簡單一些,避免過多的應酬或娛樂,力求簡單,才可能規律。

  2、慢性肝炎要注意充分休息

  對肝炎患者而言,休息與用藥同樣重要。肝炎患者應早睡晚起,充分休息,白天要主動增加臥床時間,根據病情,2~4小時為宜。臥床時,迴流至肝臟的血液增加、有利於改善肝臟微迴圈,促進炎症的恢復。經常熬夜,睡眠不足,特別是晚上11點至凌晨1點沒有休息,容易引起肝血不足,影響肝臟細胞的營養滋潤,導致抵抗力下降。

  3、慢性肝炎要注意合理飲食

  慢性乙肝或丙肝患者在肝臟炎症活動期***ALT和/或AST升高時***一定要注意合理飲食,如每日三餐定時定量,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膩,提倡清淡飲食,以糧食和新鮮蔬菜為主,不必完全素食,但應當限制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海鮮、肉類***尤其是羊肉、狗肉或動物內臟等***、蛋類、油炸食物等。

  4、慢性肝炎要注意適當運動

  從中醫角度講,關節、肌腱、韌帶屬於肝系統,是肝臟賴以疏洩條達的結構基礎、重要通道,故而“久坐傷肝”。由於肝臟跟眼睛的關係較為密切,久坐同時盯著電腦工作,“久視傷肝”。

  所以,慢性肝病患者要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運動有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細胞再生,保持適當、適量、適度的運動是有利於病情恢復的,久坐不動有害無益。

  如過度勞累、上呼吸道感染、飲食不當、腹瀉、情緒的劇烈波動、損傷肝臟藥物的應用等。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經常碰到由於以上因素導致的肝病復發或代償性的肝硬化出現失代償。

  5、慢性肝炎要樹立信心

  充分認識慢性肝炎治療的長期性。不論是慢性乙型肝炎還是慢性丙型肝炎,治療的時間,特別是抗病毒藥物治療時間,一般來講,治療的時間越長,治療的效果越好,療效越穩定。對於治療效果欠佳或療效出現較遲的病人,應樹立信心,堅持用藥。有時療效就在堅持治療中產生。不按時服藥不但影響療效,也會增加疾病治療的難度,對抗病毒藥物而言,易引起耐藥的情況出現。

  6、慢性肝炎要注意定期複查

  除檢查肝功能外,還要檢查B超,觀察肝臟的大小,有無脾臟的增厚、門靜脈的增寬等。對於抗病毒的病人還應該檢查病毒複製水平和肝炎血清學指標的變化。

  要充分重視肝炎病人出現黃疸加深的危害性:肝炎病人一旦出現黃疸,就說明肝臟有明顯的炎症,有肝細胞的壞死情況。當肝炎病人出現深度黃疸的時候應警惕由於大片肝細胞壞死導致的重型肝炎的可能性。

  慢性肝炎怎樣飲食

  1、飲食有規律

  肝炎患者在食慾不振時可以採取少食多餐的方法,或採用半流質飲食,一般情況下每天堅持4~5餐,注意葷素搭配。一定量的水果和蔬菜可以補充必要的維生素,水分的攝入每天以1500~2000ml為宜。

  2、每日攝入足量蛋白質

  牛奶、魚蝦類、瘦肉及豆製品是最好的蛋白質選擇,但是應該按照患者體重適量供給,一般老年性患者每天每千克體重應供給蛋白質1.5~2.0克。不要生吃雞蛋、油炸豆類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3、食用低油飲食

  肝炎患者在飲食中應注意要食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並限制食用膽固醇的攝入,以防止過早出現動脈硬化。

  4、食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

  肝炎患者應該適量控制油脂、糖及糧食類食物,防止脂肪肝的形成及老年性肥胖。鹽的攝入也應該限制,以防止老年性疾病的發生。

  慢性肝炎有哪些飲食禁忌

  1、忌菸酒

  飲酒對肝臟危害極大,酒中的乙醇和亞硝胺可使肝脂肪變性,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癌。煙中含有多種有毒物質,能損害肝功能,抑制肝細胞再生和修復。因此肝病患者首先必須遠離菸酒。

  2、忌大蒜

  有人認為大蒜能抗菌抗病毒,就多吃大蒜,其實這種做法對病人很不利。大蒜的某些成分對胃、腸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影響食物消化,從而加重肝炎病人的噁心等諸多症狀。

  3、忌肉湯

  肉湯、魚湯、雞湯等要在肝內進行代謝,而肉湯中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質和含氮物質,都要經過肝臟的加工而變成尿酸經腎臟排出體外。肝病病人在肝功能低下的情況下,過量食用這類食物只會加重病變肝臟的負擔,使肝炎難以康復。

  4、忌生薑

  生薑的主要成分是揮發油、薑辣素、樹脂和澱粉。變質的生薑還含有黃樟素。薑辣素和黃樟素能使肝炎病人的肝細胞變性、壞死,以及間質組織增生、炎症浸潤,而使肝功能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