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宮壁畫元代

  永樂宮壁畫的構圖豐富生動又不失主次,畫面大氣磅礴渾然天成,又不失靈動細節;其人物造型極具傳統審美趣味,注重意境與神態的描繪。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1】

  
【:2】

  
【:3】

  
【:4】

  
【:5】

  看完了以上的之後,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關於永樂宮壁畫的知識吧!

  永樂宮壁畫中的多神崇拜

  三清殿是永樂宮的主殿,殿中供奉著道教所謂的“三清”像,壁畫叫作《朝元圖》。“朝元”即朝謁“玄元皇帝”老子。在道教裡,認為宇宙之始為一元氣,一氣分為玄、元、始三氣,三氣形成三清境,即玉清、上清和太清。

  《朝元圖》不僅繼承了中國古代美術的傳統風格,而且滲透著深奧的道教美學思想。道教美術著力表現神仙們奇特的經歷和傳說故事,一方面把神仙居住的洞府描繪成清幽的世外桃源,追求清靜無為、與世無爭、獨善其身的脫俗精神;另一方面在描繪天神天將及天界秩序時,又極力宣揚天界宮宇的富麗,仙階尊卑的嚴格性,賦予天神們同人間一樣的情感與相貌。這種表現方法的兩重性,反映了道教“出世”與“人世”思想的並存,具體體現了道教既明道又明德的要求。

  神龕東側和西側,各有五位著道教裝束的人物,官服都極尊貴,在道教中屬有地位但未成為仙官的有道之士。全真教有玄元十子之說,把追隨老子的十位古代思想家列在其中,使這個神仙譜系多了一個人物階層。他們是:關尹子、辛文子、庚桑子、南榮子、尹文子、士成子、崔翟子、伯矩子、列子和莊子。

  關尹、辛文、尹文、列、莊的著作都有流傳,屬於戰國時期道家一派。而庚桑、南榮、尹文、士成、崔翟、伯矩見於《莊子》書中,多少應該算作寓言式的人物,到底是否有其人不敢貿然斷定。唐代曾以列子、莊子配享老子,就不同於一般神祗,宋宣和元年***1119年***又加封一次,玄元十子在道教中的地位更加牢固了。

  三清殿西山牆北部,木公像右上角有一位老者,即被認作造字的倉頡。在他上方的一位被認作孔子。在永樂宮道教壁畫中出現孔子的形象,那是因為永樂宮是全真教為紀念呂洞賓而建造的。在全真教七真人中,丘處機的思想最接近儒家。他重視孝道,積極以道干政,濟世救人,體現了儒家修齊治平的人世思想。老子的道教學說與孔子的儒家思想既互相對立又互相吸收;既互相鬥爭,又互相依存;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補充。由此看來,孔子在永樂宮出現也是很自然的了。


1.工筆人物畫的歷史

2.中國古代壁畫的特徵

3.山西芮城永樂宮導遊詞3篇

4.高清工筆人物畫

5.工筆畫線描人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