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人物鉛筆畫圖片

  日本動畫產業風生水起,在國際舞臺上大施拳腳,展露異彩,每年都有非常成功的動畫影片輸出海外。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日本動漫產業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一***原創品牌或利用已有品牌

  中國動漫在歷史各階段中也不乏佳作,更不乏被人熟知的優秀動漫形象,像孫悟空、黑貓警長、葫蘆娃、太陽之子,都是曾風靡一時的。但因為品牌意識淡薄,把動漫產業單單侷限在動畫片播放的階段,錯失了很多發展良機。如何利用已有動漫品牌使其發揮生機,需要根據動漫品牌自身的文化特色,針對適當消費人群,制定相應的營銷計劃。   而在動漫品牌開發上,聯絡到了創作者對現實文化、對一個國家的文化積澱的理解。歷史文獻、文物遺存、民間傳說等都是文化資源,也是創意產業可以拿來使用的基本素材。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資源,既為廣大中華子孫們提供著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整個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和支援。一方面應該高度重視保護國家的文化資源,避免對其不合理地開發甚至破壞;另一方面也應該周密規劃,對其進行合理地開發利用,這樣才能使民族的優秀文化得到傳承和發揚 。

  品牌的特性包括質量、創新和講故事的能力。品牌的培育需要一個過程,品牌開發帶來的利潤,至少要經歷五六年之後,才能逐漸顯現出來。這就要求創作者和品牌管理者要有耐心並樂於遵循品牌發展規律。一般而言,動漫品牌經營的第一階段是提出創新性理念並創作多部電視連續劇或電影;第二階段是建立目標受眾群;第三階段是通過各種活動展示品牌;第四階段是研發主流玩具、互動式產品、電子遊戲、服裝、床上用品和其他家用產品等衍生產品;第五階段是品牌開發帶來利潤。這需要長期的資金鍊的支援和投資者的耐心。

  ***二***完善動漫發展的產業鏈

  “漫畫―動畫―衍生產品―消費者”是現在動漫產業發展比較成熟的一種模式,產業鏈層次分明且關聯性強。但在國內,漫畫通過“漫畫―讀者”盈利,動畫片通過“動畫―企業投資”生存,衍生產品製造商通過“廠商―購買少數動漫形象―消費者”賺錢。動漫產業被分成若干塊,企業各行其是,誰也做不大,誰也做不好。要打造動漫產業鏈,首先要實現“從重成品到重創意”的轉變。對於動漫這樣的“內容產業”,創意永遠是第一位的。在國外,常常是先出漫畫書看市場反應,市場反應好的再拍動畫片,有些廠商甚至只是簡單地買創意。上海今日動畫公司製作的《中華小子》樣片參加戛納電視節,受到國際買家的追捧,獲得了4000萬元的預售資金。這種方式目前被認為是國內最好的動畫商業模式。“中國動漫現在還是被當做產品,而非商品在生產。‘以產定銷’的模式使得很多動畫片缺乏市場,影響了動漫企業的收益和進一步發展。”

  打造產業鏈的另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打通和開拓上下游產業,形成“開發―生產―出版―演出―播出―銷售”的營銷模式。 首先,在動畫片投拍前,可以先刊登相關漫畫。這一方面是為動畫片造勢,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讀者的反應,對動漫形象進行改造,以保證最後設計出來的形象是接受度最高的。在影片製作的同時,文具、玩具等各種衍生品也應同步進行設計、製作、出售等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