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簡筆畫入門

  動物簡筆畫,就是用簡單的線條畫出動物主要的外形特徵,要畫得“簡”,畫得像。小編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歡!

  展示


  1


  2


  3


  4


  5

  關於成語故事

  篇一:猴年馬月成語故事

  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提起天干地支,現代人最熟悉的恐怕是用於計算和記錄年份,其實,天干地支也用於月、日、時的記錄和推算,就是所謂的紀年、紀月、紀時。“猴年”大家都知道,但是“馬月”如何理解?

  據民俗專家介紹,我國傳統的十二生肖計時不僅用於年份,也同樣用於月份。而月份相比年份,和生肖動物的對應更有說法、更直觀。和“鼠”打頭的年份不同,每年的首個月份“正月”是以“虎”來開始往後推算的,跟年份錯開了兩個屬相。也就是說,每年農曆正月到臘月對應的屬相依次是: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農曆正月是“虎月”,是因為冰天雪地,很少有動物活動,唯有老虎出沒山林覓食,所以人們把正月定為“虎月”,以此類推,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便是“馬月”。

  篇二:猴年馬月故事

  目前,“猴年馬月”的來歷無從考據。不過有人稱,這個詞義多半源於方言的以訛傳訛,最流行的說法認為,“猴年馬月”是天津的“何年嘛月”諧音的變體。

  提到“猴年馬月”,相信大家不會陌生。這個詞通常是指某件事情在短期內無法實現,必須得需要一段無法預測的時間才可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才會用到這個詞。難道猴年馬月的真正意義真的就是遙遙無期的意思嗎?非也。

  其實猴年馬月這個詞最早出於我國農曆的干支紀年,紀月。在我國古代,曆法中有天干地支之說,天干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天支地支單與單相配,雙與雙相配,正好組成六十對,例如甲子,乙亥等。

  “猴年馬月”中的猴年大家都能理解,每隔十二年一迴圈;馬月又指哪個月呢?在我國古代曆法中,干支紀年相傳起源“三皇五帝”的黃帝時代,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完善,到商代開始廣泛應用,而商代是以農曆十一月初一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

  篇三:猴年馬月來歷

  猴年馬月***成語***是“猴年閏臘月”或“猴年十仨月”的誤傳,指某些事情的前景尚未可知,也指事情未來的結果無法預料,泛指未來的歲月。

  由於2016年是猴年,陰曆五月是“馬月”,因此,對應到人們熟知的公曆,今年6月5日至7月3日期間就是“猴年馬月”,共計29天。

  猴年馬月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得到。一般指大家想辦成一件事情或者實現一種願望。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