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花鳥畫論文

  花鳥畫以其豐富的載體,廣泛的題材、精美奇巧的構圖,靈活多變的表現技法,多樣化的藝術特點彰顯出時代的審美特徵。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1

  摘 要: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的長流中,中國繪畫在其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國繪畫在其漫長的歷史中不斷髮展,總體上可分為三個主要的畫科:人物畫、花鳥畫和山水畫。其中花鳥畫起步比較晚但是在晚唐的時候就已經很發達,直到北宋的趙佶把工筆花鳥畫發展到了頂峰。花鳥畫真正成熟是在明清時期。

  關鍵詞:寫意花鳥畫;明清時期

  中國花鳥畫發展到明朝的時候雖然改朝換代並未引起藝術傳統的中斷,有很多的畫家是出生在明代而藝術的巔峰在清代,所以我們不能因為朝代的改變而中斷藝術的發展。明清時期在花鳥畫的發展史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初期是洪武至萬曆中、中期是明萬曆中到清幹隆、後期是清嘉慶到宣統。

  洪武至萬曆中為前期及掇英時期,這個時期雖然出現了水墨畫花鳥畫但還不成熟,主要還是繼承和發展了宋元以來工整豔麗的花鳥畫為主。主要的畫家有邊景昭和呂紀主要是工整豔麗一派的傑出者,林良可以說是明代寫意花鳥畫的開創者,還有一些畫墨蘭墨竹的比如周文球、王紱、夏?和陳錄。

  林良擅長於水墨寫意,最早曾經學山水、人物,後來轉畫翎毛、花果,特別擅長畫鷹。林良的畫法主要是將徐熙的落墨畫法,融入浙派的意趣而形成的,逐漸擺脫了以黃筌為代表的工緻的風格。多用水墨寫樹石、禽鳥,筆勢奔放似草書,構圖氣魄巨集大,形象氣宇軒昂,濃烈的措境氣氛,用筆奔放剛健,墨色酣暢淋漓。

  沈周作為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擅長畫大寫意水墨畫,繪畫的主要題材形式是花草和動植物,通過對自然界花草樹木的描繪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思想情志,他人生的品格是通過繪畫墨梅、墨鬆在宣紙上通過技法和筆墨表現出來的,他所畫的花鳥畫已經超出了現實事物的自然屬性,他將自己的想法和意圖都通過繪畫表現出來。以及唐寅繼承和發展了沈周的水墨畫,對寫意花鳥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明清初期的寫意花鳥畫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的創新,為中期的寫意花鳥畫奠定了基礎。到了中期階段,寫意花鳥畫發生了巨大的變異,明清早期的沈周和唐寅是初步開拓了寫意花鳥畫領域的,他們主要運用水墨技法來描繪花草魚蟲,用筆簡練寓意豐富。在中國繪畫的歷史發展潮流中,在這一時期最主要的寫意花鳥畫畫家是陳淳和徐渭,史稱“白陽青藤”其中的白陽即陳淳,他主要師承沈周和文徵明,擅於詩文書畫,其繪畫出於文徵明門下,是吳門畫派著名的畫家。他最擅長水墨花鳥畫,有立意精當的構圖和筆簡意足的技法,嚴謹的剪裁,題材多為士人園林花木,他有時候題草書於繪畫中,以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陳淳的繪畫具有方怡,但不放縱,豐富的筆墨變化,他的作品都很靈動,但沒有酣暢淋漓;他的花鳥造型應經趨於寫實和善於剪裁,繪畫作品中沒有具體的表現出“似與不似”的藝術效果。

  繼陳淳之後,在寫意花鳥畫的歷史上又有一個大家的誕生,他就是“白陽青藤”中的青藤及徐渭,因家門口種有一顆很茂盛的青藤樹所以自號青藤。徐渭是繼承陳淳寫意花鳥畫的傳統,進而把寫意花鳥畫發展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時的寫意花鳥畫也達到了繪畫史的成熟期。徐渭的藝術成就和他的人生經歷是密不可分的,他在身體和心理上受到了嚴酷的打擊,國破人亡。在那種不同尋常的社會背景下造就了一位繪畫巨匠。他把水墨在生宣紙上的的運用達到了新的階段,通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對皇貴的憎恨。《墨葡萄》這是徐渭的代表作,在這幅作品中的題畫詩中可以看出他的人生不得志、懷才不遇的情感和畫家那種不願墨守成規法的創作精神。從而表達出了文人畫家的那種隨性和自由的風格,不在拘束於傳統的院體畫或者是哪門哪派,而是根據自己的性情自由的發揮,文人花鳥畫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在這一時期還有很多著名的花鳥畫畫家,比如:王問、魯治、曹文炳、周之冕、惲格、王武、蔣延錫、沈銓和揚州八怪,他們也為寫意花鳥畫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明清花鳥畫的後期是指嘉慶至宣統年間,這一時期的花鳥畫家,有翁洛、方薰、朱之昂、趙之琛、張詳河、周笠、沈振銘、張熊、真然和居巢、居廉。其中的以張熊為代表的“鴛湖派”和以居巢、居廉兄弟為代表的“嶺南派”,他們推動這一時期的花鳥畫的發展和進步,而且為以後的花鳥畫的傳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以後的“海上畫派”的形成做了鋪墊。中國在鴉片戰爭以後遭到帝國主義的入侵,使社會環境發生變化,在這種環境下“海上畫派”油然而生。海派的畫家有趙之謙、任熊、任薰、任頤和吳昌碩,海派後期的吳昌碩的藝術成就最高,在繼承傳統的花鳥畫的基礎不斷的創新,最先大膽使用西洋紅在中國畫裡面,給畫面增添了新意,鮮豔的紅色不僅沒有使畫面俗氣,反而增加了畫面的雅俗共賞的意趣。

  明清寫意花鳥畫是在繼承五代“黃筌富貴、徐熙野逸”的基礎上不斷的發展和革新,不斷打破傳統的院體畫發展文人畫,使得寫意花鳥畫在明清之際達到了藝術的巔峰。可以說明清寫意花鳥畫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的階段。不僅對當時的社會文化產生了影響,而且也對近現代的齊白石、黃賓虹、李苦禪、潘天壽和徐悲鴻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一時期的畫家為近現代寫意花鳥畫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篇2

  明代花鳥畫主要是發展了寫意畫法,而寫意的程度也不一樣,林良的畫較為堅實、豪爽,呂紀的畫較為工整秀氣,但能夠打破物件結構關係,更強調氣勢的要算徐青藤了。畫史上雖然經常把徐青藤與陳白陽並稱,但陳白陽的花鳥畫在很大程度上還保留著沈石田那種重視結構的嚴謹面貌,只是在不同程度上更強調了筆情墨趣和書法韻味而已。

  清代的繪畫,因襲古代風氣極盛,基本上處於停頓狀態,唯有花鳥畫仍能不斷髮展和前進,如八大、石濤等人,抱著淪為遺民的痛恨,借書畫發洩心中的憤慈情緒,八大山人的畫內容精練,石濤的畫筆墨淋漓,都表現了各自獨特的情懷。揚州畫派的興起,使寫意花鳥畫在繪畫史上成為一大流派,對近代和現代產生了極大影響,華新羅的花鳥畫很別緻,他把畫山水的效擦方法與花鳥畫原有的技法結合起來,這是一個新的創造。鄭板橋、李鮮、金農、黃慎等,都各有其面貌。此外揮南田也是一個別開生面的畫家,揮南田的主要風格是沒骨點染,雖說宗法徐熙,實際上自成一格,可視為工筆畫的一個新的支脈。清末的虛谷、任伯年和吳昌碩,分別繼承了前人的優良傳統而又有所創新,影響著至今的小寫意和大寫意。現代的齊白石、潘天壽等人發展了大寫意的畫法。王雪濤、郭味菜、江寒汀等人繼承了陳白陽、八大,揚州畫派及任伯年等人小寫意的畫法,並有所發展,各自形成自己的面貌。由此可知,瞭解到各種花鳥畫主要流派的源流,學習起來就可以有的放矢、有所側重了。

  明代前期,畫院畫家林良等人已經運用水墨創作寫意的花鳥。沈周、文證明和唐寅的花鳥畫在藝術上也有突出的創造,特別是沈周等人的水墨花鳥畫。他們運用水墨技法描繪花鳥蟲魚,草草點綴,情意已足。徐渭***字文長,號青藤***、陳淳***字道復,號白陽山人***的水墨花鳥畫是林良、沈周以後的重要發展。徐渭、陳淳的作品,一花半葉、淡墨敬豪,疏斜歷亂,形神兼備,在運用水墨和構圖方面都有新的創造和陳淳同為文徵明的門徒的陸治***字叔平,號包山***以傅色工緻秀麗的花鳥畫博得聲譽。他的畫法雖用勾勒,但不拘板,而富有生意,明朝人認為他和陳淳是可以並列的大家。

  王世貞曾評論陳陸兩人道:”勝國以來,寫花卉者無如吾吳郡,而吳郡自沈啟南後,無如陳道復、陸叔平,然道復妙而不真,叔平真而下妙,周之冕似能兼撮二子之長。”

  周之冕,字服卿,號少谷,長洲人。被稱為善寫意花鳥,最有神韻,設色亦極鮮雅。據說他家畜有各種禽鳥,詳悉其飲啄飛止之態,所以動筆有生意。他所創的一體,稱為“鉤花點葉派”,是既象黃氏體的工筆而又象水墨花鳥的寫意,所謂“兼工帶寫”的方法。

  周之冕的鉤花點葉體,和林良的寫意派,邊文進的黃氏工筆一體,因描繪方法上的差異而成為明代花鳥畫的三大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