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三字經第一節教案

  4月23是“世界讀書日”,4月23日至5月23日,為我們南豐縣幼兒園第二屆讀書節。在節日期間,我們小班年級主要開展三字經誦讀活動。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幼兒園小班三字經誦讀活動方案

  4月23是“世界讀書日”,4月23日至5月23日,為我們南豐縣幼兒園第二屆讀書節。

  在節日期間,我們小班年級主要開展三字經誦讀活動。為幫助我們班幼兒更好地參與讀書節活動,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我班決定開展《三字經》誦讀表演活動。

  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朗誦、背誦《三字經》,體會《三字經》的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2、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激發幼兒學習傳統文化精髓的興趣。

  二、活動物件

  小二班全體幼兒***自主報名***,全體家長。

  三、活動要求

  ***1***能完整朗誦三字經,不限長短***越長越有優勢***。

  ***2***誦讀三字經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表現,如:歌唱的形式,武術的形式、配樂的形式等等。鼓勵大膽創新。

  ***3***參賽時須自報姓名。

  四、評分標準

  ***1***能完整,流利的朗誦,口齒清晰。***80%***

  ***2***表演有創意***20%***

  五、評選辦法

  由本班教師和家長代表擔任評委評獎,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並進行獎勵。***根據報名人數制定獎次的數量。***

  六、活動時間安排:2013年5月17日下午3:00——5:00***星期五***

  篇二

  閱讀《三字經》總體教學目標:

  1.知道一些中國的文化知識

  2.提高心理素質

  3.認識漢字

  4.提高記憶能力

  三字經教案: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教學目的:

  1、能流利地朗讀和背誦本句三字經

  2、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瞭解同學之間互相謙讓可以增進團結,講謙讓是一種美德。

  教學流程:

  一、匯入揭題

  二、學文曉理

  三、擴充套件活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書是人類的營養品,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中沒有了陽光,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沒有了翅膀。

  你們平時都讀了哪些課外書呢?***學生自由講***

  1、談談自己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

  在你讀過的課外書當中,你最喜歡哪一本?能說說喜歡的原因嗎?

  ***1***同桌交流。***2***班級內交流。***相機進行評價***

  2、總結: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穫自然更豐富。

  3、揭示揭題: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古代的孩子講謙讓的故事,請小朋友們邊聽邊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二、學文曉理:

  ***一***、自讀

  生藉助拼音自讀一遍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二***、學文釋義

  1、講***東漢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才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然後提問:***出示圖片***

  ⑴圖中誰是孔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來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卻是怎麼做的呢?

  ⑶他為什麼要給自己選一個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讓給了哥哥和弟弟,這說明了什麼?

  ⑸孔融吃梨時講謙讓,爸爸的表情怎樣?***課件展示插圖***爸爸看到孔融這樣做,心裡會怎樣想?他會怎樣誇獎孔融?

  ⑹誰能學學爸爸的語氣誇誇孔融?

  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揚,心裡會怎樣想?

  ⑻孔融這樣做,他的哥哥會怎樣想?弟弟呢?他們以後也會怎樣做呢?

  2、小結: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在好處和方便麵前不搶先,能讓人,他不僅受到了全家人的稱讚,也受到了世人的讚揚。所以,千百年來,“孔融讓梨”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孔融也成為了小朋友學習的好榜樣。

  3、那麼,我們應該向孔融學習什麼呢?

  4、老師朗讀三字經,請學生一起讀。

  5、老師解釋語譯部分。

  6、指導學生朗讀經文,背誦經文

  7、故事情景再現:學生表演。

  三、擴充套件活動:

  學習兒歌《謙讓歌》

  《謙讓歌》好兒童,要謙讓,好處、方便,我不搶,要學孔融把梨讓,不搶先,能讓人,先別人,後自己,人人誇我“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