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畫動畫人物素材圖片

  動漫,這個新時代的名詞現已風靡全球。它是一個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傳播方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動漫產業需走產業化、市場化的道路。

  在國外,動漫生產――播出――衍生產品開發――收益――再生產,是一個完整的產業迴圈鏈。據瞭解,在國外,動漫創作首先考慮的就是能不能做出優秀的衍生產品。動漫產業運作的真正成功,在於其產業鏈的整體策劃、合理佈局以及協同調配。相比之下,中國的動漫產品則更多注重教育意義。有資料顯示,全球最大的娛樂產品輸出國美國,每年的動畫產品和衍生產品的產值多達50多億美元。日本則通過動畫片、卡通書和電子遊戲三者的商業組合,年營業額超過90億美元,而同屬亞洲的韓國在在大力發展本國動畫事業的同時,特別重視汲取世界民族文化精髓。韓國在這方面或許可以成為我們的學習典範。在韓國,每年有2000多名動畫專業的學生從120所大學畢業,充實到動漫產業,投資模式上也形成了創業投資,政府投資以及民間投資等多種投資組合,是動漫產業的後起之秀。

  例:在我國,對於動畫大片《西遊記》的成功,常光希導演說道:“如果說影片取得成功的話,應該說首先是市場運作的成功,該片市場運作的價值比影片本身藝術性更大一些。我們在這部影片中儘可能地將現代觀眾所喜歡的動畫創作手段都運用進去了,而談藝術功力確實與《大鬧天宮》那樣的經典之作有相當的距離。《寶蓮燈》在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人文精神的表現上都比較粗淺”。作為一部動畫大片的導演,對自己的作品有這樣清理、深刻的認識是難能可貴的。再如面對《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熱播,傅鐵錚說:“‘喜羊羊’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其成功是市場運作的成功,絕不是藝術的勝利。”影片上映前,電視、地鐵車廂等媒體滾動宣傳,發行方甚至還組成一支300多人的“喜羊羊別動隊”,向各地影院運送“喜羊羊”賀歲禮品,與肯德基合作開展買套餐送喜羊羊玩具活動,密集有效的營銷宣傳攻勢,開闢了國產動畫電影市場操作新模式。儘管從藝術和製作的角度來說,片子還比較粗糙,但前期的投入、鋪墊以及上海文廣的強勢宣傳造就了這一票房神話。其成功是市場產業化運營的勝利。”

  而這點正好說明了國產動畫要翻身,必須走產業化、市場化的道路。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傅鐵錚就開始關注陷入困境的國產動畫業的狀況,他最早提出振興中國民族動畫業的出路在於工業化生產,企業化發展和市場化經營。雖然通過多方呼籲,很多動漫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產業化運作的重要性,但直到“喜羊羊”的成功才讓業內人士真正“驚醒”:只有解決了產業化、市場化的問題,國產動畫才能真正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