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白平衡造出理想色調

  你明白了白平衡的原理,就能令你在拍攝中更容易獲得理想色調和感覺!下面是網路蒐集整理的一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調整白平衡是為了能夠獲取「較準確」的色彩。

  不同的光源擁有不同的「色溫」導致整張相片出來的色調不一樣。所謂色溫,我們會用冷和暖來形容。簡單舉例:白色光管燈是一種色溫較高的光源,色調會偏冷/藍;相反,鎢絲燈膽的色溫就較低,色調就會偏暖/黃。

  色溫其實是將光源與絕對黑體,一種理論上會吸收一切光線,不會反射光或是被光穿透的物質***比照表面溫度測量值,測量單位是Kelvin ***°K***度。色溫數值越低越偏向紅色,數值越高側越偏向藍色。

  以下是色溫表:

  以下是一些色溫的常見例項:

  1600K:日出和日落

  1800K:燭光

  2800K:鎢絲燈/電燈泡***日常家用燈泡***

  3200K:日光燈

  5000K:日光,這是用於攝影、美術和其他目的專業燈 箱的最常用標準

  5200K:燦爛的正午陽光

  5500K:一般的日光,電子閃光燈

  6000K:略有陰雲的天氣

  6500K:濃雲密佈的天氣

  8000K:濃霧瀰漫的天氣

  16000-20000K:天空碧藍的天氣

  比較暖的色溫:例如想呈現出比較暖、比較溫馨、懷舊、故鄉的味道等,都可以使用較暖的色溫***細K值***。

  比較冷的色溫:例如想呈現出比較冷、比較高科技、近未來的感覺,都可以使用較冷的色溫***高K值***。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的肉眼是不會發現這些「色溫」的,因為我們的肉眼懂得自動調節,所以如果色溫不是太過非比尋常,不然一張白色的紙在我們的眼裡永遠都是一張白色的紙。不過,我們的相機並不如我們的眼睛般優秀,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指導我們的相機,告訴我們的相機現場的色溫有多高多低。白平衡就是告訴相機,到底什麼是白色。

  如何指導?非常簡單,如在室內拍攝,光源為鎢絲燈膽***2800K***,我們便把相機「調熱」一點,調至所謂正常中性的色溫5000K左右,就會得出最合理的色調,反之亦然。

  一般來說,數碼相機都有三種方法去獲得正確的白平衡,分別為全自動/半自動及手動操作。

  自動白平衡模式:

  自動白平衡模式–相機自己去估計現場的色溫,自動作出它認為最適當的調整。你會發現大部分時間它都大致準確,但對於太複雜的光源還是有機會出錯。

  半自動白平衡模式:

  鎢絲燈/電燈泡***tungsten***

  這通常是以一個燈泡的圖形表示,於室內拍攝時我們會選用這個模式,尤其當主要光源為鎢絲燈/電燈泡時。這個模式的背後意義是,告訴相機現在的色溫大概為2800K,要增加一點溫度,令相片擁有較真實/理想的色彩,而不會太「冷」。

  日光燈

  同樣是室內拍攝時使用,相比起鎢絲燈有更高的色溫,同樣也是告訴相機要增加一點溫度,增加的幅度會比使用鎢絲燈時細一點。

  日光

  這能夠告訴相機不用做任何的調整,因為現在的色溫為非常理想的5000-5600K。多為室外使用,正午陽光下的設定。

  閃光燈

  跟日光差不多的色溫,比日光的色溫「冷」一點,相機會調「暖」一些。

  天陰多雲

  為略有陰雲的天氣底下的設定,色溫較「冷」,相機會進行比較大幅度的調「暖」動作。

  陰影

  日光下主體於陰影位置時,我們大致可使用這個設定,比天陰多雲時更「冷」的色溫。

  手動/自定白平衡模式: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使用自動或半自動的白平衡模式,大多數情況下都能讓你獲得理想的顏色,高階型的數碼消費相機及DSLR等更會配備手動的白平衡設定。

  自定白平衡模式有兩種:

  一:在拍攝時,拿一張純白的紙***一般的白紙只是近似純白,講究一點的,可以在市場上找一種叫「白卡」的攝影器材***,使用相機的「自定白平衡」,然後對著該白紙按下快門,這樣做的意義是告訴相機在這個光源下,何謂「白色」。

  二:另一種自定白平衡的方法是直接向相機指定色溫度***K數***,精準地告訴相機色溫之後,相機也就能精準地計算出何謂白色,也能相應地計算出其他顏色。

  其實白平衡,就是由於不同的光源有其相對的色溫度,所以必須精準地告訴相機,拍攝時的光源的色溫到底是多少,從而使相機能作出對顏色的精準解讀。為了拍出好照片,在白平衡上就絕對不能馬虎。

  有些攝影師會故意使用與環境光源不配合的白平衡,以得出特別的色調,從而突顯某些主題,大家也可以從這方向大膽嘗試。舉例:把相機的白平衡設定為比環境光源色溫高的K數,就可以得出偏暖/紅色調;相反,把白平衡設定為比環境光源色溫低的K數,就會得出偏冷/藍色調。舉例:在中午時份,烈日當空下,把白平衡設定在「陰影」模式,那就會拍出偏暖/紅的色調;相反,同樣在正午烈日底下,設定成鎢絲燈,那就會得到偏冷/藍色調。

  如上圖,拍攝地點為室內,光源為一般電燈炮。左方的白平衡設為鎢絲燈,使相機作出調高色溫的反應,致使白色的杯子還是白色的。右方的白平衡則設為日光,使白色杯子變得偏黃。從結果看,右方的白色杯子變黃了,白平衡明顯地SET「錯」了,筆者還是喜歡這張相片擁有黃色的調調,能散發出一種舒適的氛圍。

  所以只要明白了白平衡的原理及其應用技巧,對不論在拍攝生活照還是在創作特別照片時,都會更為得心應手。

  事實上,不少人都會選擇使用RAW檔拍攝相片,回家後才再調較色溫。攝影是一門藝術,除了自己醞釀對攝影藝術的感覺,還要在空閒時間多加練習,日後自然有人會稱讚你的作品。

        以上是小編分享的的全部內容,歡迎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