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燈人像攝影教程

  一張好照片不是靠什麼相機,或靠什麼燈光拍出來的。一套完整的拍攝工具包括:單反相機、閃光燈數臺、背景布、還有反光板及燈光附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單燈人像攝影教程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首先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相機所需要的光線,遠遠比你眼睛看到的要多。如果你的燈的亮度,可以達到1500W以上,那恭喜你,你的標準已經達到相機的要求了。這就相當於一般電視直播室的單燈,當然,燈越多越好,光照範圍更大,光線更均勻。有人會推薦你用太陽燈了,這樣一來,你的預算可能會超出一點,因為要考慮如何降溫。

  閃光燈的好處在於,你可以輕鬆就得到非常強非常強的光,並且色彩鮮豔一致。缺點是你最好有單反相機並且會用。

  要讓閃光燈亮,必須先熟悉你的照相機。先是無線方式,需要用相機的熱靴功能。一種是用無線遙控器,發射器裝在熱靴座上,接收器插到燈上。相機一按,那兒就閃。

  另一種是用引閃燈,直接安裝在熱靴上,拍照時發出紅外光,使閃光燈閃光。

  有線方式是你的相機必須要有同步插口,一頭插相機,一頭連燈。缺點是線容易絆腳。

  不過很可惜,許多入門級相機都沒有這個設計。

  燈的選擇,就是功率的選擇:場地大,就選擇大功率,反之亦然。一般10-15平方的環境,功率200WS以內就夠了。20-30平方,就用300WS-400WS。

  燈的數量:一般選擇2-4臺,最好使用相同功率,便於控制光線強弱。

  柔光箱,根據拍攝物件的大小,相同比例選擇,面積越大,光線越柔、越弱。

  單燈人像布光演示:

  使用一支銀燕CY-28A閃光燈,離機,無線遙控器引閃。燈離被攝體1米左右,光圈18-22,速度1/125,ISO100,海歐標頭。

  正面光,位置1,在相機後方,稍上位置。光線平,類似於機內閃

  位置2,角度30度,最美的3/4角度,很好的體現優美的臉部輪廓,是人像經常使用的光線角度

  位置3,角度45-60度,更好的體現臉部的立體感,陰影稍大

  位置4,角度90度,典型的陰陽臉,個性攝影中經常出現,表現男人的陽剛也經常用到這個角度

  位置5,角度120度,稍大光面積的側逆光,高光面較大

  位置6,角度135-150度,典型的側逆光,很好地勾勒出美麗的輪廓

  位置7,角度180度,正逆光,完全的全輪廓光,注意光線不要進入鏡頭,容易衝光。

  光線位置7,與白色反光板9,配合,優美輪廓光下的質感肌膚,臉部光線強弱,由反光板的距離控制。

  最經典常用的攝影布光法:光線位置8,與白色反光板位置10的配合。完美的立體光。

  戶外人像攝影用光技巧

  從家裡帶一張床單和一些夾子

  你們家儲藏室有不用的舊絲質床單麼?去把它找出來。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去購買一張最便宜的白色床單。一張特大號床單就能做成一個既神奇又便宜的柔光罩。床單成為太陽光的柔光罩的方式:把床單的邊緣纏繞夾緊在樹枝或者繩子上,用以過濾太陽直射光,特別是來自拍攝物件正上方的光。***注意床單底部用繩子綁著石塊,以防床單被風吹進你的拍攝畫面。***

  由自己選擇焦點

  當你選擇相機的自動對焦選項,讓相機幫你選擇對焦點時,你的拍攝就走上一條缺乏主見的道路。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通常被設計為自動聚焦在距離鏡頭最近的物體上。像我的1DS Mark III,,就會自動選擇群體為對焦點,然後在所有的選擇焦點中,算出一個平均距離作為“最佳焦點”,那完全就是兒戲。所以,拍攝照片時應該自己選擇對焦點,因為你才是自己照片最終的決定者。

  始終對焦在眼睛上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你會發現,任何一張好的人像照片,眼睛都是不可忽略的元素。當然,構成一張優秀的人像片的決定因素不僅僅只是眼睛,更重要的是眼睛傳達出來的濃烈感情。所以,當你拍攝時應該讓拍攝物件的眼睛成為照片上最清晰的點。而且,當你用大光圈聚焦在模特的眼睛時,鏡頭會使背景虛化,讓人的面板看起來更加柔和光滑。

  用大光圈來獲得淺景深

  購買大光圈鏡頭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能幫我們在拍攝時獲取淺景深。你可以用F2.8或者F4的大光圈鏡頭來獲得人像拍攝時需要的柔和自然光,而且它能夠自然地虛化背景。

  儘量不要用小於50mm的焦段拍攝人像,使用70mm或更長的焦段

  你也許總會從拍攝物件那裡聽到“為什麼我的臉看起來這麼大?”的抱怨,要知道,任何低於70mm的焦段或多或少都會造成拍攝物件的扭曲變形,雖然在低於50mm前都不會被明顯的察覺。所以,最好不要用小於50mm的焦段來拍攝人像。使用長焦鏡頭的壓縮效果能增加背景虛化的模糊程度,因此,我大部分人像的拍攝都是使用120mm到200mm的焦段。

  用RAW格式拍攝

  我不止一千次說過這句話,我肯定還會說上上萬次。RAW格式是相機的感測器在曝光時記錄的未修改的資料彙編,是照片的原始數碼源。當你用JPEG格式拍攝時,似乎看起來和使用RAW格式沒什麼不同,但你進行影象編輯時,你就會發現用JPEG格式拍攝的影象缺失了很多資料,而RAW格式的影象能允許我們更大程度的對照片進行編輯。你可以回想一下相機白平衡設定錯誤的時候,你要花費眾多精力和時間去嘗試後期調整去除偏色。而這種時候,如果你之前用RAW格式拍攝的話就能輕易地拯救照片,因為它允許你對影象的原始顏色進行修復。

  隨身攜帶灰卡以調整白平衡

  當你開啟Adobe Camera Raw或其他RAW影象編輯軟體時,應用程式總會出現要你選擇自定義白平衡的選項。通常是一個滴管樣式的圖示,你能通過點選影象上你認為正確的中性灰色來調整影象的白平衡。

  想象一下,你在一次拍攝中換了4個場景拍攝了近800張的照片,但那些照片全是用相機為你設定的自動白平衡拍攝的。800張照片就有800個不同的白平衡數值,這對後期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噩夢。假如你能在每一個場景,按照你的拍攝主題在第一次拍攝時用灰卡設定白平衡,你將會節省許多後期時間。只要你在後期軟體中開啟你最滿意的一張照片,然後用滴管選取白平衡,然後你就能將其餘的照片進行同步白平衡調整,從而節省許多寶貴的時間。***如果你打算更好的利用時間,最聰明的做法是,在拍攝時每隔30分鐘或者隨著光線的變化設定一次白平衡。***

  避免陽光直射

  直射光是刺眼的,它容易使你的拍攝物件產生眯眼的情況,並在人臉上產生濃厚的陰影。不在直射光下拍攝,就能避免出現陰影,我一直堅信,只有柔和的光線才能描繪出人物自然的面貌,而適當的曝光加上正確的白平衡就能使你的照片更引人注目。

  在陰天拍攝時要更加小心

  雲層就是大自然的柔光箱,適當厚度的雲層能夠豐富你照片的色彩,並且折射出意想不到的光線。

  利用反射光

  要學會掌控光線的方向,利用反射光,並嘗試模擬出攝影工作室的燈光效果。把拍攝物件直接置於太陽的正對面並不是一個好主意,除非你想要得到一個利落的剪影。有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等雲朵移動到遮蓋住太陽,這種時候往往能夠產生非常明顯的明暗對比效果。

  使用現有的反射光

  例如,你能在在拍攝時利用附近的白色大型車充當現成的反光板,只要它沒有被塗上一層灰白色。***一種能改變照片白平衡的色調。***

  瞭解F16準則

  在你的腦子裡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曝光基準,特別是當你在拍攝現場缺少測光工具時。F16準則講的是在陽光普照的拍攝情況下,把你的相機光圈值調到F16時,快門速度會是目前的ISO感光度的倒數。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你相機ISO設定為100,而你的光圈設為F16的話,快門速度應是百分之一秒。在多雲的情況下***或者在陰影下拍攝時***,你只需要用F8的光圈代替就行了。當然假如你有測光表或者灰卡,用以準確的測量曝光那是最好的。***注意:用灰卡測量曝光的程式並不等同於設定自定義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