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燈人像入門教程詳解

  閃光燈與自然光的拍攝方法有很大不同,使用人造光拍攝,在現場必須有足夠強大的臨場應變能力,及時應對各種問題,作為新手,要知道閃光燈的正確使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閃光燈設定與使用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閃光燈設定與使用

  1、連線閃光燈與相機

  各品牌的機頂閃光燈外觀大同小異。之所以叫「機頂」,是因為它可以通過底部的「熱靴」介面,直接安裝在相機頂部的熱靴插槽上使用。

  雖然機頂閃光可以直接安裝在相機上,但在拍人像時很少會這樣用。首先,閃光燈的朝向角度受到了限制,發揮餘地變小;其次,如果是較硬的光線直射人物面部,反光後的效果會讓面部看上去油油的。

  還好,聰明的人類發明了「閃光燈無線引閃器」。無線引閃器通常是成對出現,分別安裝在相機頂部熱靴,和閃光燈熱靴介面處,這樣就把閃光燈的擺放位置解放了。

  2、為什麼要使用手動模式

  當決定使用閃光燈作為人造光源的同時,也就決定了攝影師對於器材的絕對控制權。當今的相機雖然已經非常自動化,但在面對複雜的拍攝環境時,難免會弄巧成拙。這時候就需要用手動引數設定才能解決問題。

  我們從最簡單的閃光燈使用情景開始,將閃光燈作為唯一的光源。同時,將閃光燈與相機的各個引數先固定下來。

  3、閃光燈初始引數設定

  我們的器材操作邏輯是:固定大部分引數,調整最需要調整的引數,避免手忙腳亂。

  固定引數部分:模式設定為「手動模式」;關閉「TTL功能」;「閃光燈焦距」固定為最廣焦段,如24mm。

  4、拍攝時需要調整的引數:亮度,預先設定為1/2 亮度。

  閃光燈引數

  1. 「TTL 」,through-the-lens,相機將自動通過鏡頭為閃光燈測光。並非所有閃光燈與相機都支援該功能,事實上,如果實現了精確的布光,是不需要相機為閃光燈自動測光的。

  2. 「閃光燈焦距」的改變,最直接的影響是其閃光範圍的寬窄變化。閃光燈焦距越廣***數值越小***,閃光範圍也會越廣闊,反之,閃光燈焦距越長***數值越大***,閃光範圍則越集中。在本文中,由於是在空間有限的室內拍攝人像,我們這裡可以調整到閃光範圍最大,即閃光燈焦距最廣,並保持不變。

  相機初始引數設定

  固定引數部分:相機操作模式設定為「手動檔」,即 M 檔;「快門速度」固定為 1/200 s;「感光度ISO」 固定為 200;「圖片格式」設定為RAW 格式。

  拍攝時需要調整的引數:「光圈」,預先設定為f/11,調整範圍一般會在f/8至f/16之間。

  相機引數

  1. 關於「手動檔」:如果是相機「自動檔」的話,相機將會在閃光燈未啟動時,自動調整引數去適應沒有閃光燈的環境。我們假定是在夜間室內拍照,所以此時應該是較暗的自動測光環境,關閉TTL功能的前提下,相機自動引數即為「高感光度/慢快門/大光圈」的組合,這樣的引數下使用閃光燈,拍出來的照片很可能會是一片白色。

  2. 關於「快門速度」:既然閃光燈是唯一光源,我們的快門速度只需要配合閃光燈的正常曝光即可,通常我們預先設定為1/200 s***當閃光燈不支援高速同步時,如果快門時間過快,會導致僅有區域性畫面被閃光燈打亮,因此,如果要定格急速移動的物體,或需要在大光圈配合閃光燈的時候,需要購買支援高速同步的閃光燈***。

  3. 圖片設定為 RAW 格式,便於後期調整色溫與明暗。感光度調低,可以保證畫質。

  拍照流程

  1. 設定閃光燈與相機,固定大部分引數;

  2. 按照需要的燈光效果,擺放閃光燈;

  3. 試拍一張;

  4. 根據第一次的拍照的曝光結果,調整相機或閃光燈的引數。或根據閃光燈的燈光效果,調整閃光燈距離人物的遠近與方向。一旦閃光燈或人物的位置發生改變,都需要重新調整曝光。

  5. 重複第3、第4步,直到滿足對燈光效果的要求,並且曝光正確;

  6. 完成設定工作,開始拍照。

  檢視照片是否曝光正確時,不要憑藉相機螢幕的實際效果來判斷,而是要檢查照片的直方圖資訊。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