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家隸書書法作品圖片

  隸書是我國書法藝術字體中的一種字型風格,它對我國書法字型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的許多字型都是從隸書發展而來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古代名家隸書書法作品

  秦始皇在“書同文”的過程中,命令 李斯創立 小篆後,也採納了程邈整理的隸書。漢朝的許慎在《說文解字》記錄了這段歷史:“……秦燒經書,滌盪舊典,大發吏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為隸書,以趨約易”。由於作為官方文字的小篆書寫速度較慢,而隸書化圓轉為方折,提高了書寫效率。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績,是在採用了隸書”來評價其重要性***《 奴隸制時代·古代文字之辯正的發展》***




  古代名家隸書書法欣賞

  漢隸在筆畫上具有波、磔***zhe***之美。所謂"波",指筆畫左行如曲波,後楷書中變為撇;所謂"磔"指右行筆畫的筆鋒開張,形如" 燕尾"的捺筆。寫長橫時,起筆逆 鋒切入如"蠶頭",中間行筆有波勢俯仰,收尾有磔尾。這樣,在用筆上,方、圓、藏、露諸法俱備, 筆勢飛動,姿態優美。在結構上,有 小篆的縱勢長方,初變為正方,再變為橫勢扁方漢隸具有雄闊嚴整 而又舒展靈動的氣度。 隸書對篆書的改革包括筆畫和結構兩個方面。隸化的方法有變圓為方。變曲為直。調正筆畫斷連。 省減筆畫結構等等。其中以橫向取勢和保留毛筆書寫自然狀態兩面點最為重要。橫向取勢能左右發筆,上下運動受到制約。最終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筆法。而毛筆的柔軟性以使漢字筆畫產生了粗細方圓。藏 露等各種變化。還有字距寬。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