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字型演變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它是華夏民族的智慧與創造力最集中的表現之一,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是最有中國特色的藝術。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中國書法字型,希望你們喜歡。

  中國書法字型欣賞:

  中國書法字型1

  中國書法字型2

  中國書法字型3

  中國書法字型4

  中國書法字型5

  :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它是華夏民族的智慧與創造力最集中的表現之一,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是最有中國特色的藝術。這門古老而富有生機、實用而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並對人們的精神、思想、文化、生活都產生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以毛筆為表現工具的一種線條造型藝術。創作出的書法作品,不僅是一種藝術作品,更是一種文化結晶。對於書法而言,它不僅是一門合乎漢字書寫法度的藝術,更是一門關於漢字書寫的學問。講到漢字的書寫,就提及到了書體問題,人們總習慣於“真、草、隸、篆”之說。其實,從書體的演變來看,他的產生和發展恰恰是“篆、隸、草、真”。

  書體的演變是文字產生和應用的結果,中國古代的先民為了把思想記錄下來並使其傳播久遠而創造了文字,文字是記錄思想和語言的工具,在人類社會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交流作用,文字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演進,因而書體也隨之變化和發展。

  書體的演變從殷商***約前14世紀—約前11世紀***甲骨文的產生算起,到現在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目前我們所能見到最成熟的文字體系是甲骨文,甲骨文並不是中國最早的文字,但是它所代表的商代晚期文字系統已經相當成熟。它是用刀刻在用於占卜吉凶的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具有鮮明的圖畫性和象徵性,筆畫以直為主,兩端尖細中部略粗,章法縱有列,橫無行,結構以縱向取勢為主,善於運用對稱等手段來求得形體的穩定美觀。

  繼甲骨文後有金文***鐘鼎文***、石鼓文等。殷商後期至戰國是我國青銅器銘文的盛行時期,西周達到鼎盛。青銅古稱“金”,“金文”就是青銅器上的銘文。它是以鑄造為主要成字手段。雖然風格大致有三,但基本上文字點畫比較飽滿,形體的穩定性提高,平衡方式得到進步,形成了端莊渾穆的廟堂氣息。

  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籀文,每件石高約一米,直徑大約六十釐米,其形如鼓。故通常稱“石鼓”,所刻文字為“石鼓文”,每件環刻四言詩一首於鼓壁,講述秦國國君或王子游獵、戍邊、開疆之事。從書法的諸要素上看,無論是線條、結構、章法還是空間,都愈加工整,已有小篆風度。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之一,屬大篆系列,是大篆系列文字的尾聲。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命丞相李斯將大篆略加省改,作為規範的文字,即小篆。所以上,相對而言,甲骨文、金文***鐘鼎文***、石鼓文是先秦時代的文字書體,統稱大篆。反過來說,小篆是大篆的對稱,是古文字發展到最後一個階段的正體文字。小篆在秦系書體《石鼓文》等先秦篆書的基礎上,逐漸脫離甲骨文和大篆的象形因素,確立了長方形的結體法和圓起圓收的運筆法。強調筆畫的均勻分佈和對稱中的變化,以具有圖案式的裝飾美。

  在小篆書體中,可以分為筆畫圓潤如玉筷一樣的叫玉箸篆和筆畫纖細如線、剛勁如鐵的叫鐵線篆兩種。玉箸篆之箸,亦作筋,俗稱筷子,因小篆的筆畫圓如玉筋,所以叫玉箸篆;鐵線篆,即指筆畫纖細圓潤、剛勁挺秀,風格獨具的小篆。一般認為玉箸較粗,鐵線較細,其筆法、字法實為一致。

  小篆與大篆相比,結構的符號性和裝飾性大為增強,圖畫性和象形性明顯減弱,其字型更加抽象化、規範化。筆畫粗細均等,圓轉流暢。結構平衡對稱,體正勢圓,字形修長見方,大小相同。儘管小篆的變革使文字趨向統一、規範,但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小篆因結構嚴謹、書寫費時而難以適應。因此在秦代通行標準小篆以外,一種書寫更為便捷的書體——隸書就產生了,並大量用於社會生活中。

  隸書是漢字的五種基本字型之一。隸書的產生標誌著漢字進入今文字時代。隸書產生初期並無定名,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多種稱謂:佐書、隸書、隸文、隸草、古隸、八分等。現代一般以“隸書”為其通稱,而把早期隸書稱作“古隸”,波磔特徵鮮明的成熟隸書稱為“八分書”。

  對隸書的“隸”的釋義有多種,主要是附屬、隸屬、輔佐之義,表明早期隸書在文字使用中的地位。隸書只是在篆書俗體的基礎上生成的,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是附屬於篆書的輔助性字型。人們一般在莊重嚴肅的場合用正體小篆,日常書寫多用隸書。因當時書寫隸書的人多為從事公文抄寫的小吏,或職位低微的“徒吏”,所以上,“隸書”之名的由來,這也是一種說法。

  隸書由於具有簡便快捷的優越性,因而在漢代得到迅猛發展,使用更加廣泛,地位日益提高,至遲在東漢便已取代篆書成為官方正體。

  隸書與篆書相比:一、筆畫改變,即圓筆改為方筆、連筆改為斷筆、曲筆改為直筆,而且粗細有別,末筆大都出現挑勢;二、形體結構改變,即偏旁簡化和省並,字形由長形變為扁形或方形。

  隸書的產生是漢字發展史上第二個里程碑,在書法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孕育繁衍了草書、行書和楷書,為書體的全面發展創造了基本條件。

  草書,起源於漢代,在漢朝中後期,草書的美感逐漸為人們所認可。東漢末年基本定型,由草創到最終形成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孕育。漢朝末年趙壹的《非草書》雲:“蓋秦之末,刑峻網密,官書煩冗,戰攻並作,軍書交馳,羽檄紛飛,故為隸草,趨急速耳。示簡易之旨,非聖人之業也。”我們從出土的大量秦漢簡牘中可以發現草書產生的印跡,這也基本上印證了趙壹的論斷基本符合歷史事實。由此看來,草書的演化並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從現在的考古資料及研究成果來看,這個演化期大約在二百年左右***戰國晚期—前24年左右***。

  草書經過千年的發展,變化很大,一般分為兩個大類:章草和今草。章草是與隸書同時的草書,帶有隸書的筆意,這種草書一般是字字獨立,不連寫,很規範;今草是與楷書同時的草書,沒有章草的波磔形的筆畫,顯得流暢簡潔。今草又有小草、大草、狂草之分。這些概念都是為了區別今草中不同的形態而有的稱呼。本來沒有小草之名,因為唐朝張旭、懷素將草書寫得很誇張,便將張芝、王羲之等人的草書叫做小草,而將張旭、懷素那些誇張的草書叫做大草,更為誇張的叫做狂草。

  楷書也叫做真書,它與行書始創於漢代,流行於魏晉,興盛於隋唐。行書介於草書與楷書之間,是楷書的流動和寫意。行書分類的常見角度和結論有三種。第一,按照楷書和草書的關係劃分為“行草”、“行楷”兩類。第二,按照時代風氣來劃分,如清代樑巘《評書貼》所說:“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態”。第三,按照審美風格來劃分,如分為妍媚、雄強等。如今,從事專門書法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還將行書分為以下五類,以供書法愛好者學習。第一,原生行書;第二,經典行書;第三,宋元明清文人行書;第四,明清大幅縱勢行書;第五,篆隸北碑影響下的行書。

  楷書是一種寓實用的規範性與欣賞性的藝術性為一體的書體,代表著漢字書體最為成熟和完善的形態。它融合了篆書圓轉對稱、隸書方折明晰、行草簡易便捷等諸多優美的因素,具有易寫易辨、方正規範、筆畫端謹等特點。學習楷書,可以入規矩,打基礎。正如宋代書法家蔡襄《論書》所說:“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於楷正。”

  楷書作為一種書體,若按時代劃分,可以有晉、魏、唐楷等類別,若按風格分,可以有歐、顏、柳、趙等類別,不一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