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外接閃光燈的那些事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世上有了光”——在神話故事裡,光是生命的源泉。同時,光在攝影師手中,同樣也是作品生命力的根基。“攝影就是用光繪畫”這句話早已經被太多人重複,“三分靠技術,七分靠用光”的攝影理論也早已被人所熟知。光對於攝影師是多麼重要的存在由此可見一斑。為了讓攝影師在黑暗中也能盡情創作,我們有了各種各樣的人造光源。閃光燈作為各種人造光源中的佼佼者,不僅能為我們驅散黑暗,也能成為拍攝創意作品的輔助利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閃光燈的那些事。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我們為什麼需要閃光燈

  有人說,哄妹子有三大法寶:長焦、遮光罩、閃光燈。首先按庸俗的說,如果你手中的單反上頂著一款高大威猛的閃光燈,絕對會給你的拉風指數提升不少個檔次。

  上面那一小段當然是開玩笑。讓我們來點正經的吧,說到閃光燈,諸位可能覺得很簡單——晚上拍照用唄。這隻說對了一部分,其實閃光燈是一個用途非常廣泛的輔助工具。

  它是攝影光源的一種,當拍攝時,周圍環境的自然光源***日光***或人工光源***燈光等***不足的時候,閃光燈就成了彌補這一不足的機動光源。

  其次,在人像攝影中,閃光燈能為攝影師製造出漂亮的模特眼神光效果,這種眼神光在人像攝影中往往又能為作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三,在很多創意攝影作品的拍攝中,由於需要非常精準的光線控制,所以採用閃光燈進行人工布光進行拍攝幾乎成為了創作這類題材的不二法門。

  因此,無論你是馳騁於影像界的攝影高手,還是剛剛邁入攝影山門的新手小白,擁有一支閃光燈都是十分重要的。

  閃光燈作為攝影的一大配件之一,自然也有一套自己的技術指標體系。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閃光燈的常見技術指標都是什麼意思,正式進入閃光燈的技術世界。

  GN指數:就是閃光指數的意思。GN=F*L,即閃光指數=光圈值*閃光燈距被攝主體距離。作為閃光燈最為核心的引數,GN指數高低十分重要。主流閃光燈的指數均已達到50以上,當然,指數肯定是越高越好,至於多少指數夠用,這就取決你的拍攝題材與拍攝環境了***例如使用壓光技巧就需要閃光燈更強的輸出***。

  TTL:TTL全稱為through the lens***字面意思為“通過鏡頭”***,是由相機對實際鏡頭接收到的光量來自動控制閃光燈的輸出,進而拍攝出補光合適的照片。可以簡單的理解成自動控制閃光燈輸出。如果沒有TTL功能,則只能手動根據GN=F*L這個換算關係來控制閃光燈輸出了,非常不方便。當然,如果是用作多燈布光拍人像、產品的話,手動控制輸出倒也無所謂,如果是用於拍攝新聞或者婚禮的話,一個帶TTL的閃光燈是非常必要的。要是能夠實現離機的無線TTL那就更完美了。

  回電速度:閃光燈的回電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這一點廣大新聞攝影師相信深有體會,在捕捉決定性瞬間的時候,連拍是必須的,如果閃光燈的回電速度跟不上的話,會極大的制約拍攝。一般說來,閃光燈在全功率輸出下的回電速度是最慢的,所以閃關燈在使用的時候只需要根據環境調節到相應夠用的強度即可,既能防止過熱又能保證回電速度。此外,回電速度還會跟所使用的電池有所關聯。

  燈頭變焦:燈頭變焦除了是與鏡頭的焦段相匹配,保證光線覆蓋以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創作屬性,高階的燈頭變焦能夠把光線束成光束,類似於加了聚光罩一樣的效果。

  散熱性:很多閃光燈在連續全功率輸出達到一定的次數以後會有一個過熱保護,需要間隔多少時間以後才能拍攝。散熱性不好的閃光燈在實際使用的時候經常進入過熱保護狀態,實在是非常討厭的事。在選擇閃光燈的時候,瞭解其散熱特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速同步:絕大多數閃光燈在開啟以後,快門速度是要被限制在1/250s以下的,而具備高速同步功能的閃光燈則不受這個限制。而機身本身也會限制高速同步,這視機型而異。

  頻閃:以極高的頻率連續閃光,藉助於電子閃光燈的連續閃光,在一個畫面上記錄動體的連續運動過程。

  引閃方式:引閃方式多種多樣,不過大多數閃光燈都支援光引閃、紅外引閃,所以看似複雜,實際使用倒也沒什麼好糾結的,選購的時候稍加關注即可。

  卡口:和鏡頭一樣,每個相機廠商的熱靴卡口都不一樣,購買閃光燈的時候要選擇和自己機型配套的同樣卡口的閃光燈產品。

  關於閃光燈的常見誤區

  我們都知道,有指標的東西就會有強弱好壞之分。由於閃光燈有前文說過的種種的繁多指標,對於一隻閃光燈是好是壞的評判自然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在本頁中,筆者只能對於常見的閃光燈誤區做出一點個人評判,如果讀者存在不同意見,也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討論。

  原廠燈一定是最好的

  無疑,原廠燈的相容性肯定是最佳的,但是閃光燈的好壞卻不僅僅是相容性而已。這就跟鏡頭一樣,不是說原廠的就好的,副廠的就差,看產品本身效能與價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