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感心情散文親情

  親情是溫暖的,但是親情也會是傷感的。因為時間不斷流失,親人慢慢變老。不想他們這麼快就老去。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欠一張全家福

  在我的手機上有很多照片,有自拍照、風景照、美食照等,卻沒有一張與父母的合照。我欠父母一張全家福,欠了很多年。

  有一次和爸爸到超市買東西,付賬的時候,我無意中看到爸爸的錢包裡放著一張黑白照片。我好奇地湊近一看,照片上有三個人,是一對年輕的夫妻和一個小嬰兒。看得出來,這是年輕時的爸爸和媽媽。我問父親這是什麼時候拍的照片,父親說這是我滿月的時候拍的,有二十年曆史了,也是我們家第一張全家福。

  說完,爸爸的手機響了,我看到手機螢幕上顯示的是另一張全家福,卻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拍的。爸爸掛了電話,看到我一臉疑問的表情,便說這是我小學畢業時拍的。爸爸還興致勃勃地開啟手機相簿,裡面有數十張照片,大部分都是我的照片,有我年幼時的照片,也有我成年後的照片。有些照片我都不記得是什麼時候拍下的,爸爸卻能清楚地記得時間地點,還有拍照時的趣事。

  看著爸爸如數家珍的模樣,我慚愧地發現在我的手機裡不但沒有一張全家福,而且連父母的照片都很少,更慚愧地是,我想起我們家最近拍過的一張全家福,就是那張在我小學畢業時拍下的照片。後來,我忙著上學,忙著揮霍青春,忙著求職就業,我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為自己忙碌,留給父母的時間只佔了一小部分。即使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並不多,我也沒能好好地陪伴他們,常常低頭玩手機,心不在焉地聽著他們的嘮叨,更別說抽時間拍一張全家福了。

  父母也許是體諒我的忙碌,很少主動要求我陪伴他們,甚至有時候我和他們說好了要回家吃飯,卻臨時告訴他們有事不和他們吃飯了,他們也不會責怪我。以前我以為父母是真的無所謂,但是現在看到爸爸錢包和手機裡的照片,我才驚覺他們並非不在意,只是從未對我表達過他們的掛念,讓我放心地在外面飛翔,等待我倦鳥歸巢的時刻。他們不會打電話給我,大概是怕打擾我工作,那麼他們也只能翻著這些舊照,一遍一遍地重溫那些已經泛黃,卻依舊清晰的時光。

  我欠他們一張全家福,還有許多陪伴他們的時間。我打算帶父母去影樓拍一組全家福,但是父母聽到我的提議後第一個反應是拒絕,認為這樣太浪費錢了。經過我一番勸說,在我準備使出小時候撒嬌打滾哭鬧的招數之前,父母終於答應了。

  在影樓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我們總算拍完了照片。幾天後我去影樓取回一本相簿,還有一張放大的全家福。父母嘴上雖然說浪費,但是我常常看到他們小心翼翼地擦著相框。有客人來家裡的時候,聽到客人稱讚那張全家福拍得好看,父母都會露出喜悅的笑容。

  我決定以後每年都要和父母拍全家福,把欠父母的全家福補上,還要帶他們到處走走。他們把大半輩子的時間都花在我身上,該輪到我為他們花心思和時間了。

  篇2:春節亦是冷落清秋節

  春節是一個閤家團聚的喜慶節日,但是對一個父母離異的孩子來說,春節亦是冷落清秋節。她慢慢地習慣在別人歡樂的時候強顏歡笑,在獨處的時候與孤單對話。

  珞今年18歲,她的父母給她的成人禮就是他們決定離婚。父親說:“要不是為了等你成年,我們早就離婚了。”母親說:“我們相信你已經可以獨立生活了。以後你就一個人住在這裡,我們會定期給你生活費。”簡單地交代了幾句後,父母帶著如釋重負的表情各自離開這個家,沒有看到珞隱忍的淚水,也沒有回頭去看珞一個人呆立在原地的身影有多麼孤單。

  再過幾天就到春節了,往年這個時候他們都會在母親的指揮下收拾家裡的東西,採買年貨,讓家裡煥然一新,充滿過節的氣氛。可是今年,家裡只有珞一個人,但她還是把家裡打掃了一遍,買了很多冷凍餃子和方便麵,還有一個塑料鞭炮回家。父母給她的生活費很多,買完這些東西之後還剩下一大部分,可是她已經想不到還有什麼可以買了,畢竟現在只有她一個人了。

  除夕的前一天,母親打電話給珞,問她要不要過來一起吃年夜飯。珞說要和父親一起吃,母親頓時鬆了口氣,囑咐了珞幾句就掛了電話。過了一會兒,父親也給珞打電話說同一件事情,珞說今年和母親一起過,父親沉默了一會兒也掛了電話。

  除夕那天晚上,珞把家裡的燈全都開啟,把電視的音量調得很大,讓燈光和電視的聲音充滿整間屋子。一碗方便麵,再加上一盤餃子,這就是珞的年夜飯。吃完了簡單的晚餐,珞蜷縮在沙發上看著電視裡熱鬧的春晚節目。她一直盯著電視上的畫面,卻根本不知道電視裡的人在說什麼做什麼,因為此時的她正在回憶過去他們一家三口過春節的畫面。

  突然,一陣響亮的歡呼聲把珞從回憶中拉回現實。原來已經過了晚上12點,到大年初一了。珞苦笑了一下,開啟塑料鞭炮的開關,傳出一陣鞭炮燃放的聲音。聽著那噼裡啪啦的熱鬧聲音,珞只能感覺到更深的孤寂。

  早晨,當珞從睡夢中醒來時,家裡寂靜無聲。這時手機響了起來,是簡訊的提示音。珞拿起手機看,原來是父母往她的銀行卡里打了錢。看著手機螢幕上顯示的金額,珞覺得很刺眼,但是她也只能選擇接受,因為她還不能自食其力,仍然要依靠父母。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珞都躲在家裡。沒有紅包,沒有拜年,就這麼一個人靜靜地待著,度過了她十八年來最安靜的一個春節。寒假結束的那一天,珞迫不及待地收拾東西回到學校,遠離那個冷清的家。

  來到學校,聽著同學們炫耀自己拿到了多少紅包,和父母去了哪裡玩,珞一言不發。對她來說,當那個溫馨的三口之家不復存在之後,春節就不再是幸福和快樂的象徵,只是一個孤單的節日,亦是冷落清秋節。

  篇3:別再說你老了

  雖然說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事情,但是當我看到一直陪著我長大的人漸漸衰老,總是用“我老了”來拒絕關心,不善待自己時,我很想對她說,別再說你老了,我和你一樣難過,甚至比你更難過。

  我第一次意識到人會老這件事是在外婆中風的時候。中風之前,八十多歲的外婆生活比我這個年輕人還要充實,精神比我這個年輕人還要好。當我還在被窩裡掙扎著起床時,外婆已經吃完了早餐在菜市場買菜了;當我還在抱怨上班高峰期公交車上人擠人時,外婆已經提著沉甸甸的戰利品走在回家的路上,要走半個多小時;當我還在為工作上的事情焦頭爛額時,外婆正忙著照顧孫子,還到舅舅的工廠幫忙,一刻也不得閒。儘管舅舅常常勸外婆不要那麼辛苦,但是外婆總是說:“我還沒老了,還能幫你們多做一些事情。”

  中風之後,外婆行動不便,一天之中除了一兩個小時的散步時間,其餘時間都要待在屋裡。若碰上颳風下雨,外婆只能一整天都留在屋裡,和看護阿姨大眼瞪小眼。面對突然改變的生活,外婆顯得很沮喪,總是唉聲嘆氣的,整個人瘦了一大圈,也憔悴了很多。每當我們勸她多吃多睡,養好身體時,外婆都會說:“我老了,成了這副樣子,還吃什麼呢?不就是等死嗎?”聽到那個不吉利的字眼時,我們都會阻止外婆說下去,雖然我們都知道那一天終究會到來,但是我們都不願意面對這件事。

  曾經總是精神奕奕,比我還要健康的外婆一下子變成這麼脆弱多病的樣子,我很心疼,可是除了多陪伴外婆,想方設法哄外婆開心之外,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有一次我想和外婆拍一張合照,但是外婆自嘲道:“外婆現在老了,而且很難看,拍照不好。”以前外婆很喜歡拍照,每逢家庭聚會都會要求拍一張大合照,照片上的外婆總是一臉滿足地微笑著,彷彿得到了全世界。如今,外婆已經很少露出那樣滿足的笑容了,只剩下勉強的微笑。她想讓我們知道她很好,我們不必為她擔心,卻不知道我們反而更擔憂。

  再過三年,外婆就到九十歲了。雖然我很希望外婆能夠長命百歲,但是這兩年外婆頻繁地住院,讓我不得不做了一些心理準備。尤其今年天氣反常,我很擔心外婆的身體。只是這些擔心我只能放在心裡,臉上還是要露出最大的笑容,告訴外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告訴外婆還要看著我結婚生子,讓她幫我照顧外曾孫了。外婆有時笑而不語,有時苦笑道:“外婆恐怕等不到那一天了。”

  外婆,別再說你老了,因為我比你更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我不止一次希望時間能夠善待這位老人,希望她能一直陪伴著我,永遠都不要離開。願未來的日子裡外婆能少一些病痛,平平安安地繼續看著我們長大,和時間一起見證我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