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攝影的愛好者們必看

  相信初學攝影的愛好者們在看完這些文章或視訊後,是否成了攝影大師另說,對於攝影入門還是綽綽有餘的。

  新手們,關於光圈你應該知道這些

  光圈是攝影時非常重要的一個引數。之前我們的從零學攝影系列也講了光圈優先模式,不過會用光圈優先不代表就知道什麼是光圈,其實光圈還是大有學問的。今天我們來說說關於光圈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1

  光圈的概念

  光圈位於鏡頭內,由多片很薄的金屬葉片組成,用於控制相機進光量的裝置。光圈的大小用光圈係數表示。理解光圈對於相機進光量的控制原理,對於拍攝出曝光準確的照片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2

  不同光圈值下鏡頭口徑變化

  設定不同的光圈值時,光圈葉片的閉合程度是不同的。光圈越小,鏡頭葉片閉合越緊密,光線通過量越小,曝光時間越長。

  從這一組照片中可以看出,當光圈從f/2***大光圈***變化到f/11***小光圈***時,畫面的景深也漸漸變大,使用大光圈拍攝時模糊的部分會變得越來越清晰。

  3

  光圈的表示方法

  光圈的大小用F***f***數值來表示,通常以f/1.4、f/2、f/2.8、f/4、f/5.6、f/8、f/11、f/16、f/22等數值來標記。F係數的計算公式為:F=鏡頭焦距/光孔直徑。因此,對同一焦距的鏡頭來說,F係數的值越小,表示相機進光孔直徑越大;反之,F係數的值越大,則表示相機進光孔直徑越小。

  4

  F值與鏡頭通光口徑的關係

  F值等於鏡頭的焦距除以光圈的有效口徑,所以,當拍攝時所使用的焦距與光圈值確定時,可以推算出此時鏡頭的通光口徑。例如,對於35mm F1.4的鏡頭而言,當最大光圈值設為F1.4時,鏡頭光圈的通光口徑就是35÷1.4=25mm。

  雖然,F值用於確定鏡頭的光圈大小,但當鏡頭焦距發生變化時,光圈通光口徑也會隨之改變。例如,假設鏡頭的焦距為300m m,則以F1.4光圈進行拍攝時,鏡頭的通光口徑就是300÷1.4≈214m m。通光口徑如此大的鏡頭的體積通常也非常大,價格也很高昂。

  5

  畫質最佳光圈

  任何一款相機鏡頭,都有一擋成像質量最佳的光圈,這擋光圈俗稱“最佳光圈”。通常,將鏡頭的最大光圈收縮2擋或3擋即為最佳光圈。而隨著光圈逐級縮小,受到光線衍射效應的影響,畫面的品質也會逐漸降低。

  在拍攝人像或商業靜物題材時,應該儘量使用畫質最佳的光圈進行拍攝。

  6

  畫質最差光圈

  如前所述,在拍攝時如果使用的鏡頭光圈較小,則由於受到衍射效應影響,畫質將變差。要理解這一點,首先必須明白什麼是衍射效應。

  衍射就是指當光線穿過鏡頭光圈時,光在傳播的過程中發生方向彎曲的現象。光線所通過的孔隙***光圈***越小,光的波長越長,這種現象就越明顯。因此,拍攝時所用光圈越小,到達相機感光元件的衍射光佔比就越大,畫面細節損失就越多,畫質就越差。因此,在拍攝時要避免使用過小的光圈。

  7

  理解可用最大光圈

  雖然光圈數值是在相機上設定的,但其可調整的範圍卻是由鏡頭決定的,即鏡頭支援的最大及最小光圈,就是在相機上可以設定的光圈上限和下限。

  例如,對於尼克爾AF-S 24-70mm F2.8G ED這款鏡頭而言,無論使用那一個焦距段進行拍攝,其最大光圈都只能夠達到F2.8,不可能通過設定得到F2、F1.8這樣的超大光圈。因此,在參考或模仿其他優秀作品進行拍攝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其拍攝引數的光圈值,以確定自己所使用的鏡頭是否能夠達到。

  多拍、少拍為啥都有理?

  攝影是藝術,也是技術。作為技術,就需要多練,多拍。作為藝術,就需要多思考,找靈感。

  玩攝影,技術是基礎。有想法,沒有技術去實現,也就拍不出藝術化的作品。空有技術,沒有想法,也拍不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圖片。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多拍和少拍,這個“多”應該多在哪兒,少是為什麼應該少。

  1

  相機要多用

  相機就是攝影師的工具,一個匠人最基本的就是要熟練使用自己的工具。如果長時間不用,就會“手生”,而且對於攝影新手,只有大量的拍攝才會讓你對相機的各個功能瞭然於胸,為將來進行圖片創作打下基礎。

  2

  拍的多問題就多

  只有大量的拍攝,才會讓你的問題最多的暴露出來,才會讓你明白自己哪裡不足。知道不足才能提高。只看不拍,就好似眼高手低,感覺自己什麼都能拍,真正遇到機會拍攝的時候,就會捉襟見肘。

  3

  量變到質變

  攝影水平也遵循量變到質變的規律。當你拍的片子數量多了,你對裝置和鏡頭就越來越熟悉,對畫面的把控能力就越強,隨之而來的就是圖片質量的提高。當這種提高積累到一定程度,你才能有所突破。

  下面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又要“少”拍?

  1

  少代表要求精

  其實這裡的少,代表著對相片質量的高要求,要求拍一張就有內容,有亮點。

  在我們拍過大量圖片後,一定要避免拍攝畫面平淡圖片。去尋找、等待特殊的,抓人眼球的畫面進行拍攝,而這種畫面不是會經常出現的,故而拍攝數量就少了。

  2

  少代表拍攝前思考內容多

  當你真正攝影入門之後,以前拍一張照片可能只花1分鐘就決定了,但現在可能要花10分鐘,1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去思考,去準備。

  攝影是一個創作的過程,所以必然少不了大量的思考。我們要對拍攝手法,拍攝環境,拍攝內容進行思考。比如構圖、光影、色彩、節奏等等環節。

  而在這些環節中,我們都要對創新性進行思考,這樣才能拍攝出具有藝術美感的畫面。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圖片庫型別的圖片。

  當你真正理解了少拍的意義之後,你對攝影就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