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怎樣調理

  秋季到來,天氣明顯變得涼爽起來,秋天是調理身體的好時機。但是秋季該如何調理身體呢?下面給大家分享秋季調理身體的方法。

  秋季調理身體的方法

  1、秋季調理身體的原則

  中醫常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此時應該要對身體進補,秋季該如何調理身體?一定要根據自身的體質進補,不然會適得其反。

  1.1、根據自身的體質進補

  中醫認為虛者補之,不虛著則無需進補,其中虛症有分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等等,要根據自身是屬於哪種情況,在尋找適合的方子對身體進補,在進補之前最好就是找位經驗豐富的中藥醫師進行診療,切勿自己盲目進補,否則起到反效果,不能達到進補的目的,還會傷害到自己的身體。

  1.2、補品要吃得適量

  不要以為補品吃得越多,就越能體現功效,是藥三分毒,一定要拋開“多吃補藥,有病治病,沒病強身”這種思想,這種想法是非常不正確、不可取的,如果過量的服用蔘茸等補品,身體會出現腹脹、食慾下降,如果過量服用維生素C,則會導致嘔吐、噁心的情況。

  1.3、藥補不如食療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食物都有進補的功效,不一定要追求一些名貴的藥材才能達到進補的目的,如:多吃芹菜可以起到降血壓和降血脂的功效;多吃蘿蔔則可以開胃健脾、化痰止咳;多吃山藥可以溫補脾胃;另外還有花生、紅棗、核桃都是比較好,可以多加食用的進補良品。

  其實進補不能說一味只吃一樣東西,一成不變,這樣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應該多吃維生素和營養含量比較高的食品,保持攝入的營養比較均衡,這樣才能夠達到秋天進補調理身體的功效。

  秋季養生常識

  秋季的主要特色就是乾燥,這個季節的雨水一般較少,天氣清肅,人往往容易口乾舌燥、大便祕結,很多有因此有秋季飲食重在養陰潤肺。

  在飲食調養上應以防燥護陰、滋陰潤肺為準則。宜食芝麻、糯米、乳品、蜂蜜、梨、蓮子、銀耳、葡萄、蘿蔔、蔬菜等柔潤食物,同時注意葷素搭配、平衡膳食。人們經過炎熱的夏季,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特別是體虛者,所以,要注意給脾胃一個調整適應的階段。秋季可先補食一些既富有營養,又易消化的食物,如魚、各種動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藥、紅棗、蓮藕等。

  最應該注意的是少食辛燥傷津食品,如辣椒、生蔥、姜、八角、茴香、火鍋麻辣燙等。還要少食油膩食品,這類食物不僅加重秋燥,還會加重腸胃負擔,使體溫、血糖上升,使人萎靡不振,產生疲憊感。感冒發燒者、久病體虛者、胃腸病患者等秋季更要忌食辛燥油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