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飲食風俗有哪些

  飲食習俗是人類在飲食方面創造行為及其成果!以下便是小編為大家所帶來的湖南飲食風俗,希望各位會喜歡!

  湖南飲食風俗

  長沙現存最早的地方誌雲:“吳越家飲食多粥少飯。而長沙饔餮獨厚,至宴賓則窮其極品,不,則便以陋嗇笑之。”

  長沙人自古以米飯為主食,有糙米飯、熟米飯、紅米飯、白米飯之分。民國以前,一般人家多用鐵爐罐***一種口圓、底尖的鐵鑄炊具***煮飯,掛在通鉤上,四季咸宜。民國以後,用鐵鍋燜飯的日多。大場合、大戶人家多用木甑蒸飯。瀏陽東鄉則家家戶戶使用小木甑,乾菜、葷腥等一起在甑內蒸熟。很多人家的飯中常拌有紅薯、紅薯絲、包粟、高梁、豌豆、蠶豆等雜糧,農閒時有的一日只吃兩頓,或早晚吃稀飯。青黃不接時,飯中多拌有蠶豆葉、小竹筍、夏枯草等,或做南瓜粑粑、蕎麥粑粑、麥子***大麥***粑粑、艾***蒿***粑粑等食用,所謂瓜菜半年糧。山區則一年四季吃薯絲飯。

  長沙稱魚肉為大葷,禽蛋鰍蝦為小葷,豆腐蔬菜為索,俗稱小菜。3餐有葷腥的,僅官紳富豪人家而已。一般市民只有初一、十五才吃紅燒肉,叫“打牙祭”,平素能撿***買***豆腐、端水豆腐、弄點火焙魚、淡乾魚、蒸***炒***雞蛋之類就算不錯。鄉間,只有匠師上門或生日喜慶才稱肉打豆腐。民間請客,用臘肉、鹹魚、鰍、鱔、幹筍、豆腐等。“嘉慶時,長沙人宴客用四冰盤兩碗,已稱極腆,惟婚嫁則用十碗蟶乾席。道光甲申乙酉間改海蔘席。戊子己丑間,加四小碗,果菜十二盤,……後更改用魚翅席……咸豐朝,更有用燕窩席者。”當然,海蔘,魚翅,燕窩席,只有達官貴人方可問津。廣大農村擺簇席,以十碗蟶乾席為常。令現代人不可思議的是,蛇肉、狗肉、蛙肉長期被視為厭物,不僅不能上正席,而且不準在灶上烹任。

  比北方人幸運的是,長沙人四時均能嚐到新鮮蔬菜,即使在冬天,也能吃到茼蒿、冬莧、菠菜、油菜薹等綠油油的青菜。長沙烹調菜看待講究色和味,所用佐料多。最常用的佐料是豆豉和辣椒,幾乎無菜不辣,所謂“湖南人有一怪,不放辣椒不成菜”。特別是吃魚,不放辣椒頓覺味道全無。長沙辣椒有光皮椒、牛角椒、燈籠椒、朝天椒等傳統品種。壓扁爆炒的燈籠椒、牛角椒最令人垂涎,被稱為“送飯菜”。青椒經鹽漬、腕製成醬辣椒、覆辣椒,可四季受用。紅辣椒往往晒成幹椒,再碾成粉,使用方便;或就鮮剁成辣椒醬,拌入蒜頭、刀豆、豆豉等,再倒人適量的酒和麻油,可長期保鮮,四時鹹備。除辣椒豆豉外,芫荽、蔥、蒜、姜、胡椒、八角、桂子等也是長沙人喜歡的佐料,不但能助其味,而且有提神發表、祛溼抗寒之功能。

  長沙人善於加工貯藏菜餚,普通家庭都會薰臘肉、魚、滷蛋、做黴豆腐等。臘肉放在茶油或穀倉內可留至伏天,不黴不走味。至於小菜醃製方法更是五花八門,家家戶戶都有酸壇,泡葛頭、豆角、黃瓜、蘿蔔等可隨時食用,經濟方便。經淘米水泡過的刀豆、芋頭梗風味獨特。青菜、白菜、排菜經不同方法醃製,可變成風味各異的擦菜和酸菜。如脯成鹽菜,則帶甜味;若不放鹽而讓其發酵起酸,取出晒乾,再與楓樹葉等一起蒸熟,則芳香撲鼻,晒乾後可長期儲存。至於生薑、茄子、苦瓜、蘿蔔等晾晒醃製後,既是美味食品,又是饋贈佳品。如將刀豆、姜做成蝙蝠型,諧音“福”;製成喜鵲形,象徵“喜”;切成蘭草形,寓意“男”,都是很受歡迎的工藝食品。

  長沙巧婦善作家庭副食品,僅紅薯做出的品種,就不下數十種,可說花樣翻新。如將紅薯去皮煮熟搗成糊狀,摻入芝麻桔皮,切塊晒乾叫薯糕,用油炸或用沙炒,又香又脆;將紅薯熬糖,又甜又粘。薯粉,又稱芡粉,是上乘的流食。薯粉加工成粉皮,是農民最喜歡食用的乾貨之一。至於大米糯米,更可加工成各式各樣的副食品,如年糕、餈粑、湯圓、凍米糕、油積極、棕子、八寶果飯等,還有米粉、夏至坨***或立夏粳***,都是長沙人喜愛的食物。每逢喜慶節日,主婦都要將自制的豐富多采的副食品加上炒花生、豆子、瓜子等擺盤招待客人,叫“旱茶”***或漢茶***,有的地方叫茶食或叫“換茶”。

  長沙飲料自古豐富,農家大都自己蒸酒,客人來了,用錫壺盛酒在火中加熱,慢慢品嚐。富裕人家還自制甜酒。市民一般飲用河水和井水。到1949年,城區有井榦餘,著名的有白沙井、南沙井、鴛鴦井等。白沙井水在民國以前不僅是城南一帶居民食用水,而且四城富戶多飲用之。一天到晚,“買沙水不”的叫喊聲不斷。至於山區,很多人家自古就食用“自來水”,他們用竹梘將山後清泉引入家中水缸。夏天,城鄉都喜歡飲用涼茶,即用金銀花、淡竹葉、夏枯草、車前草、薄荷之類,加上石膏煎水代茶,既香甜可口,又清熱解暑,利尿解毒。

  茶葉多自產自制,也有用黃荊葉、十大功勞葉等代用的。中西部的河西、寧鄉等地,有吃芝麻豆子茶的習俗,即在泡茶時加入炒熟的黃豆芝麻及薑末等。西部溈山還有吃擂茶的習慣。東部瀏陽北鄉則愛吃茴香茶,即在茶葉中加川芎和小茴香,飲後有祛寒止痛,健胃祛風之功。相傳古有一嫗,常噁心嘔吐,小腹冷痛,久治不愈。一日,她無意中喝下泡有茴香的茶水,頓覺異香撲鼻,漸成嗜好,多年頑疾竟不治而愈了。鄰里得知,竟相效仿,遂有喝茴香茶之習。由於長沙人離不開茶,故把茶與飯並稱,問人家有幾口人,常說“有幾個人吃茶飯”。

  湖南的地方特產

  湘菜

  湖南菜簡稱“湘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湘菜的特點是注重刀工、調味,尤以酸辣菜和臘製品著稱,烹飪技法擅長煨、蒸、煎、燉、溜、炒等。因品種豐富,味感鮮明而富地方特色,名師輩出,自成一系而聞名於世。諸如“髮絲百頁”細如銀髮,“梳子百頁”形似梳齒,“溜牛裡脊”片同薄紙,更有創新菜“菊花魷魚”、“金魚戲蓮”,刀法奇異形態逼真,巧奪天工。

  著名菜餚:

  毛氏紅燒肉、巴陵全魚席、永州血鴨、東安雞、口味蝦、永州喝螺、寧遠血鴨、冰糖湘蓮、炒素什錦、翠竹粉蒸魚、大邊爐、洞庭金龜、髮絲百葉、芙蓉鯽魚、幹蒸湘蓮、紅燒龜肉、蝴蝶過河、椒鹽兔片、金魚戲蓮、開屏柴把桂魚、臘味合蒸、麻仁酥鴨、麵包雞排、清湯柴把鴨、馬蹄白果蛋花湯、全家福、酸辣狗肉、雙色魷魚卷、酸辣百葉、五元神仙雞、鮮魚生菜湯、湘味方肉、玉麟香腰、炸八塊、紫龍脫袍、組庵魚翅、青椒炒肉、湯鴨、三下鍋、豬血丸子、芷江鴨、梅菜扣肉

  湖南小吃

  長沙火宮殿臭豆腐,口味蝦,水煮魚頭,鴨脖子,唆螺、魚頭豆腐、豆腐乾、津市牛肉粉、耒陽罈子菜、荷葉包飯、臘魚、臘肉,臘腸,剁辣椒、三角乾子、龍脂豬血、岳陽燒烤、瀏陽蒸菜。

  湖南茶

  岳陽君山銀針***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三葉蟲茶、白馬毛尖、安化黑茶、大庸古丈毛尖、長沙高橋銀峰和湖波綠、沅陵碣灘茶。

  酒文化

  黃酒:“古越樓臺”是中國著名的黃酒之一,產於岳陽。岳陽是中西部地區最大的黃酒產業基地。

  白酒:酒鬼酒、開口笑酒、武陵酒、德山大麴、邵陽大麴、邵陽老酒、雁峰大麴、南州大麴、瀏陽河酒、米酒。各市特產

  長沙特產:瀏陽煙花,菊花石雕,瀏陽豆豉,瀏陽黑山羊,銅官陶器,湘繡

  株洲特產:株洲唐人神,株洲太子奶,醴陵陶瓷,醴陵煙花,攸縣香乾,茶陵黃牛,炎陵白鵝,炎陵香菇,炎陵黃桃

  湖南特產

  湘潭特產:檳榔,湘蓮,龍牌醬油,燈芯糕,湘潭臘味,韶峰名茶,紫油蘿蔔、紫油姜

  衡陽特產:黃花菜,龍鬚草,檳榔芋,南嶽雲霧荼,衡山白糖李,無渣生薑 ,竹雕,南嶽齋席,界牌瓷器、木芙蓉、衡陽唆螺

  岳陽特產:雕屏、毛筆,嶽州瓷,巴陵全魚席,龜蛇酒,嶽州扇,洞庭銀魚 ,銀針茶

  常德特產:常德米粉,津市牛肉米粉,桃源茶,桃源黃牛,芙蓉系列香菸,德山酒,石門渫峰名茶,高階竹涼蓆,安鄉松花皮蛋,安鄉板鴨 ,漢壽甲魚,洞庭大閘蟹,常德醬板鴨

  湘西特產:湘西織花帶,湘西石雕,鳳凰薑糖,永順青菜酸,獼猴桃,湘西樅菌

  郴州特產:仙鹿牌葡萄,有機玲瓏茶,冰糖橙,裕湘牌面,東江魚,臨武鴨,永興七甲臘肉

  永州特產:永州血鴨,東安雞,道州灰鵝,野產異竹,延年益壽黑糊酒,瑤鄉八寶被,獼猴桃,桃川香芋

  懷化特產:漵浦金銀花、硃紅桔,麻陽冰糖橙,雪峰烏骨雞,靖州血橙,靖州木洞楊梅,黔陽大紅甜橙,芷江藕心香糖,安江香柚,紅薯果脯,通道侗家苦酒,新晃牛肉

  婁底特產:雙峰碧玉綠茶, 雙峰九峰雲霧茶, 雙峰縣永豐貢品辣醬, 雙峰縣永豐五香豆腐乾,落口溶喬餅,漣源精製麵粉,桃溪貢茶

  益陽特產:安化柑桔,無鉛松花皮蛋,安化山野菜,安化黑茶,益陽水竹涼蓆,沅江銀魚,大通湖大閘蟹

  邵陽特產:寶慶竹刻,豬血丸子,三葉蟲茶,武岡銅鵝、武岡滷菜、滷豆腐,雪峰蜜桔,邵東黃花菜,綏寧玉蘭片,綏寧花豬,新寧臍橙、香菇,蕨巴粉,清明菜***峒菜***,隆回金銀花,白馬毛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