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火鍋上火應該怎麼辦

  天冷了,很多人享受完火鍋美味後,往往“惹火”上身。那麼?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一下冬天吃火鍋上火的解決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冬天吃火鍋上火的解決方法

  1、去火“三寶”不可少

  1.1、麻辣火鍋讓人又愛又恨,為避免引火上身,雷海燕認為,在吃紅湯底火鍋的時候,要注意一下平衡,可以多吃清火滋陰的食品。

  1.2、青菜:吃火鍋時,搭配大量的綠葉蔬菜,蔬菜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人體維生素,還有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

  1.3、豆腐:吃完羊肉、牛肉,適當在火鍋裡下一些豆腐,因為豆腐含有石膏,石膏有清熱、瀉火、除煩和止渴的作用,可減輕上火症狀。

  1.4、蓮子:在火鍋中加些蓮子***不去蓮子心***,這有滋補強身、清心、瀉火的作用。

  2、不圖熱辣,還是放一放

  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而火鍋濃湯溫度可高達120℃,食物燙熟即吃的話,很容易燙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再加上麻辣等刺激,容易引起或誘發各種消化器官炎症和潰瘍。因此,食物從鍋中撈出,別猴急***,最好先放在小碟待微涼,慢慢細品。而本來就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吃火鍋以少油、少麻辣的清淡火鍋為宜。

  3、喝點果汁飲料可降溫

  涮火鍋的順序很有講究。最好先喝小半杯新鮮果汁或碳酸飲料,這樣不僅可以開胃,而且清涼口感能給口腔和胃腸降降溫。但控制體重的人和老年人、血糖高者不太適合碳酸飲料,因而酸奶、杏仁露、椰汁、涼茶等比較適合有慢性病的人和老年人。

  4、時間控制在兩小時內

  火鍋吃多了容易上火,一週不超過一次,且每次最好控制在兩小時以內,火鍋裡的湯水煮久了,湯水就變得燥熱。

  吃火鍋上火的原因

  1、湯底、蘸料太辣太補。火鍋湯底主要分為麻辣、清湯、粥底和中藥滋補四類。麻辣湯底和蘸料進食過多,會使脾胃消化功能失調,內生燥熱溼邪,讓人很 煩躁,還會出現便祕、口臭、牙齦腫痛、腹痛、腹瀉等問題。特別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痔瘡、口腔炎、慢性咽炎、慢性胰腺炎、膽囊炎患者,以及平時手足心熱、 睡眠盜汗的陰虛內熱的人,更容易中招。

  常見的藥膳滋補火鍋湯底主要包括三大類:含有沙蔘、玉竹等藥材的滋陰湯底;含有北芪、黨蔘、當歸 的補氣養血健脾的溫補湯底;還有含有牛鞭、巴戟、杜仲等藥材的壯陽湯底。陽熱體質的人,吃了後兩種中藥火鍋後,猶如火上澆油,容易引起肺胃火旺,症狀與吃 辣食上火類似,但中藥火鍋上火更快,且“火氣”更持久。

  2、許多人吃火鍋喜歡以羊肉、牛肉、狗肉等高熱量食物為主,當然會“引火燒身”。科學的食物選配應該是多吃清火滋陰的食品,選用熱量較低的食物,如雞肉、魚肉、海鮮等。同時,必須搭配大量的綠葉蔬菜。蔬菜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人體維生素,還有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適當吃些豆腐,其中的石膏不僅能增加常量元素鈣、鎂的攝入,而且有清熱、瀉火、除煩和止渴的作用,可減輕上火症狀。如在火鍋中加些蓮子,既有助於均衡營養,且有滋補強身、清心、瀉火的作用。

  吃火鍋搭配飲料

  1.碳酸飲料

  雖然它們除糖分外,含其他營養成分很少,但其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助消化,並能促進體內熱氣排出,產生清涼爽快的感覺,補充水分的效果也較好。

  2.果汁飲料

  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可刺激胃腸分泌、助消化,還可使小腸上部呈酸性,有助於鈣、磷的吸收。但控制體重的人和老年人、血糖高者要注意選用低糖飲料。

  3.蔬菜汁、乳品和植物蛋白飲料

  如酸奶、杏仁露、椰汁、涼茶等,適合有慢性病的人和老年人。

  4.酒類

  吃火鍋時,最好喝點白酒或葡萄酒,可以起到殺菌、去羶的作用,最適合涮羊肉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