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木頭梳子對頭髮好

  梳頭髮是很多人每天要做的一件事,不過大多都隨隨便便梳梳,其實,梳頭是一門學問,什麼梳子對頭髮好就是其中一點。下面來看。

  

  1、排骨梳輕鬆搞定頭髮死結

  長髮的女士髮梢很容易打結,尤其在乾燥的冬季更是難以打理。而排骨梳的齒很鬆散,可以給頭髮留出很大的空間,幫助打散。

  2、圓齒頭柄梳按摩頭皮

  選擇齒尖為圓頭的橡膠齒帶手柄的梳子可以保護頭皮,減少頭部壓力避免劃傷,手柄的設計則更利於操作,更適合短髮人群使用。

  3、寬齒梳通常是在我們洗頭後使用的

  寬齒梳無需過多地拉扯就可以將頭髮理順,而且給頭髮留下了很好的空隙,更易頭髮變幹。如果此時你沒有時間去做專門的頭皮SPA,不妨用這種寬齒的梳子每天做五分鐘的頭皮梳理,堅持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同樣可以達到專業頭皮SPA般的效果。

  4、黃楊木梳適合乾性頭皮保溼

  乾性頭皮的朋友會感到頭皮乾燥,頭髮乾枯,即使幾日不洗頭也沒有多少油脂分泌,而且很癢,還有頭皮屑。此時,使用黃楊木梳就可以增加頭髮的溼度,促進頭髮分泌油脂。

  5、犀牛角梳調節油脂分泌

  如果頭皮分泌過多的話,就容易造成毛孔的堵塞,容易引發肌膚炎症,此時就可以使用犀牛角梳,該梳子可以調節油脂的分泌,可以吸收頭皮分泌的油脂。

  6、木梳能防靜電

  該梳子可以防靜電,防止頭髮分叉。

  7、馬鬃梳有利於腦部發育

  由於馬鬃梳的毛非常柔軟,所以用這種梳子可以給嬰兒梳頭,以加速嬰兒頭皮的血液迴圈,有利於嬰兒腦部的健康發育。該梳子使用之前,先要往嬰兒的頭皮上塗抹專用的按摩油。

  怎麼梳頭最養生

  1、方法和力度要適中

  1.1、全頭梳:顧及到頭皮每一處。梳齒一定要作用到頭皮上,每個部位都要反覆梳到。

  1.2、力度適中:用力不能過輕或過重,輕了起不到按摩的作用,重了則會刮傷頭皮。用中等力度,以頭皮產生微熱感為宜。若是乾性頭髮,梳時可用力些;若是油性頭髮,則用力輕些,否則會刺激皮脂腺增加分泌。

  1.3、從髮根梳至髮梢:順著頭髮生長的方向,分別從頭頂和兩側開始,自額頭髮際梳至頸後髮根處,每個部位反覆幾次,感覺舒服就好。

  這樣勤梳頭可以很有效地防治脫髮,並讓頭髮越來越烏黑。

  2、時間和節奏要合理

  2.1、梳頭的時間: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以早晚各5分鐘為宜,其餘時間若能堅持,當然更好。但切忌在飽食後梳頭髮,這樣會影響脾胃功能。溼頭髮不宜過分梳理。好多人覺得溼發才好梳,殊不知水分會令頭髮的蛋白質結構鬆散,髮質會比平時更脆弱,這時若大力梳理會對髮絲和毛囊造成傷害。

  2.2、梳頭的節奏:梳頭的節奏最好不徐不急。應由輕到重,由慢到快,這樣能更好地點按和刺激頭部穴位。梳頭時還可結合手指按摩。雙手五指自然分開,用指腹或指端深入頭髮,從額前髮際開始向腦後做環狀揉按,然後再從兩側向頭頂百會穴按摩。反覆十次左右,用力均勻。

  梳頭時多刺激這些穴位能治病

  1、梳頭的前髮際

  胃腸不好的人在梳理前髮際線,特別是經過額角處的頭維穴時,大多會明顯感覺疼痛,因此胃腸不好的人要常梳、多梳前髮際線。在髮際線上下一寸左右的部位來回梳理,不少於100下,將此處梳至頭皮微熱,對胃腸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梳頭頂

  頭頂正中有一個百會穴,是督脈的主要穴位,也是全身陽經和督脈的陽氣在此交會的穴位,因此只要是血液不足的人,頭頂摸上去都會感覺疼痛,越是疼痛明顯,說明血液虧虛得越嚴重。每次梳理按摩頭頂區100一200下,就能梳通全身的陽經,補虛、降壓醒腦,還能治療失眠、健忘、鼻塞、脫肛、痔瘡等。

  3、梳頭的兩側

  頭的兩側主要是三焦經和膽經循行的部位。在此處梳頭時有明顯疼痛感的人,除了肝膽有毛病外,大多數還有淤滯的症狀,如胸悶、氣脹、乳房小葉增生等,因此,梳理頭部兩側能起到寬胸、通經絡的作用。兩側都要梳理不少於100下,這樣才能將此處梳熱,達到治療效果。

  4、梳頭的後部

  頭後部疼痛的人,多數是膀朧經經血不足者,與腎虛、腎虧有直接關係,因為腎虛、腎虧會導致血上頭的力量不足,從而造成後頸、後頭部的供血不足,引起此處僵硬、痠痛。因此,在頭後部梳上100一200下,將此處的經絡疏通後,會明顯感到頭腦清晰,肩頸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