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春季育兒知識預防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中班春季疾病的預防知識,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一

  一、鹽的妙用

  家長可以為幼兒用鹽刷牙。家長也可以用鹽水為幼兒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潔。也可以在早晨讓幼兒喝點鹽水對腸胃有清潔和清熱解毒的功效。

  二、姜水的妙用

  姜水可以浸腳,也可以用毛巾以姜水趁熱為幼兒擦擦胸口和背部。這樣做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抵抗能力。

  民諺“春天猴兒面,陰晴隨時變。”在這乍暖還寒、風涼氣燥變化無常的春季裡,天氣直接影響呼吸道粘膜的防禦功能。俗話說,“百草回芽,百病發作”,春季也是流行性腦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肋腺炎、水痘、白喉、麻疹、猩紅熱多種小兒疾病的流行季節,因此,春季防病保健很是重要。

  幼兒春季飲食與營養

  春天是由寒轉暖的季節,氣溫變化較大,忽冷忽熱,細菌易侵蝕幼兒機體而致病。需攝入足量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①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和增強抵抗力的功能。如青菜、小白菜、雪裡紅、青椒、番茄等。

  ②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能抵抗各種病菌的侵蝕。如胡蘿蔔、莧菜及一些黃綠蔬菜等。

  ⑶維生素:能提高肌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如捲心菜、花菜、芝麻等。

  ⑷食用菌:內含豐富的鐵和鈣,能促進生長髮育,提高肌體抵抗力。如黑木耳、銀耳、蘑菇、香菇等。

  春季當心風傷人

  春季是風的季節,是風向對人體影響最顯著的季節。其原因是我國大陸的春季冷暖氣團、東西氣流交替頻繁,天氣特點為時而冬冷型,時而夏熱型;忽而乾躁,忽而陰溼;氣壓亦時高時低,很不穩定。不論哪種風向都可對人體產生較大影響。

  幼兒對氣候環境變化雖然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但對春季風向多變的氣候特點的適應性較差,對與風向驟變而帶來的冷暖、乾溼、陰晴和氣壓高低的變化,因幼兒***尤其是體弱兒***,生理機能調整速度緩慢,更易誘發疾病。因此春季是兒童發生各種流行性疾病的高峰季節,家長應根據天氣變化,適時給幼兒增減衣服,防止風寒等症侵襲。同時要加強幼兒的體育鍛煉,每天早晨堅持在8:30之前入園,參加晨間體育活動,增強幼兒肌體對病原體的抵抗能力,增強體質。

  春季預防幼兒反覆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人在一年中可反覆患幾次感冒。這是因為:

  ⑴感冒的病原體有十幾種,200多個型別,且彼此不產生交叉免疫,當患過一種感冒後,還可患第二種感冒;

  ⑵一般感冒症狀輕,病程短,病後免疫力較弱,所以容易發生再感染;

  ⑶上感的病原體在空氣中傳播較廣,人群中常有健康帶菌者,一旦小兒疲勞,或受涼,在體弱時最易發生“上感”。

  春季是小兒患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家長要注意孩子保暖尤其是雙腳的保暖,因為雙腳是肢體的末端,血迴圈差,如果腳部著涼,會反射引起鼻、咽、氣管等上呼吸道粘膜的改變,使抵抗病原體的能力下降,潛伏在體內的致病菌會大量生長繁殖,使患兒發病。

  二

  一、家園配合,培養良好習慣。

  幼兒園和家庭一起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不亂摸鼻子和眼睛,教會幼兒正確的擦拭鼻涕的方法,建議家長早晚可以用冷水為幼兒洗臉洗鼻,以增強幼兒鼻黏膜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冷水洗臉最好是在春天天氣漸暖時開始進行。室內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房間的空氣流通,必要時可採取一些家庭消毒措施,幼兒床單被褥勤洗勤晒,此外,家長在打掃衛生時,儘量避免塵土飛揚。

  二、合理營養,科學安排膳食。

  幼兒正處在長身體的關鍵階段,家長一方面可以為幼兒準備多樣化,色香味全的營養食譜,力求營養全面、均衡,保證幼兒獲得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滿足幼兒的生長需要,另一方面,家園同步,家長在家要鼓勵幼兒多吃新鮮水果和青菜、粗糧等,增強幼兒的抵抗力,粗纖維還可以疏通大腸,完成消化的最後一道工序。春季氣候多變,幼兒還應多喝水,活動量加大使幼兒體內缺少水份,多飲水有利於體內有毒物質的排出,有利於體內新陳代謝,減少患病的機率。

  三、悉心保育,防患未然。

  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家長應及時為幼兒增減衣服,避免幼兒受涼。在幼兒戶外活動時間較長時,穿得較多極易出汗,一旦活動結束,就容易著涼,體質較弱的孩子常常會感冒,所以,家長在帶領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前,要給穿得多的孩子適當脫減衣服並幫他們把衣褲塞好,以免肚子受涼,待活動完畢後及時為幼兒穿上衣服。另外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就是要在幼兒開始活動前提醒他們喝水,這樣,既可避免因出汗而導致的失水狀態,又能防止因口渴而誘發的咽喉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