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懷孕有少量月經的原因

  女性朋友們都知道,一般懷孕後月經就停止了。那麼,剛懷孕的時候有少量月經是什麼回事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當女性懷有身孕後就會出現暫時的停經現象,所以停經就是懷孕最初的徵兆。如果女性懷孕後仍然有月經出血的情況,那麼就很有可能是宮外孕或者是早產,這時的情況就很不妙了,必須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查明病情對症治療。

  懷孕初期,當受精卵移入子宮後,要開始在子宮內生長髮育。所以就不會出現子宮內膜脫落的現象,所以就不會有月經來潮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孕期還出現月經出血那麼就要引起重視了,可能是宮外孕或者是流產了。這時就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檢查治療了。

  懷孕了來月經的原因

  月經一向正常的已婚婦女突然停止來潮,這是孕育新生命的吉兆。但有少數婦女在懷孕後頭3個月內,每月的原月經週期仍有少量陰道流血。這可能是受精卵著床不穩定、子宮內膜脫落等原因造成的。

  1、受精卵著床不穩定

  月經是排卵後子宮內膜壞死而脫落引起的出血現象,從某種意義上說,來月經是女性子宮在為懷孕做的準備。正常情況下,受精卵成功著床到子宮內膜上,女性就不會排卵了,這種準備也就不需要了,因此在孕期,月經一般會停止。

  由於受精卵著床還不穩定,胎盤沒有形成,而又接近或到了來潮日,還是會有成熟卵子排出,繼而隨子宮內膜脫落排出體外,所以造成一小部分孕婦以為是來“月經”。

  2、子宮內膜脫落

  由於個體差異等原因,有些女性懷孕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尤其是孕激素水平比較低,導致一小部分子宮內膜繼續脫落,因此這部分女性懷孕後依然會來月經,只是月經量要比正常時期少很多。直到妊娠三個月後,胎盤形成了,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孕激素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這時子宮內膜不再脫落,月經也就不再來了。

  懷孕後來月經怎麼辦

  從上述情況看,懷孕後來月經其實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月經,是一種陰道出血現象。

  陰道出血是早期懷孕常見的問題,大約四分之一的孕婦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當遇上這個問題時,孕婦們通常會很擔心,不知道是否會流產或生下不正常的胎兒。

  根據統計,懷孕前半期發生陰道出血後,大約有一半的病人能成功繼續懷孕,另外約百分之三十的病人會發生自然流產,百分之十的病人是子宮外孕,而極少數病人可能是葡萄胎、子宮頸病灶等問題。

  一般說來,孕後出現的陰道流血不影響胎兒發育和母體健康,故不需特殊治療。要注意的是,當月經週期或月經量發生變化時,最好到醫院檢查,以明確變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