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抗菌藥物分類

  抗菌藥物是非常常用的藥物,一般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那你知不知道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繁殖期殺菌劑: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萬古黴素、泰能、氟喹諾硐類。

  靜止期殺菌劑:氨基糖甙類、多粘菌素類。

  快效抑菌劑:四環素、氯黴素、大環內酯類、克林黴素。

  慢效抑菌劑:磺胺類。

  聯合用藥的結果:

  第一類+第二類:協同作用 第一類+第三類:拮抗作用?

  第二類+第三類:累加或協同作用 第一類+第四類:累加作用?

  第三類+第四類:累加作用 第二類+第四類:累加作用?

  八.細菌耐藥性變遷及其防治:

  對常見致病菌耐藥監測的意義:

  1. 供臨床選用抗菌素。

  2. 控制細菌耐藥性的產生。

  抗感染面臨細菌耐藥的嚴重性:

  1.耐苯唑青黴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MRSE***。

  2.耐萬古黴素的腸球菌***MRE、VRE***。

  3.耐青黴素類的肺炎球菌***PRSP***。

  4.G –桿菌超廣譜β-內醯胺酶***ESBL***和誘導酶

  5.耐萬古黴素的葡萄球菌***VIRS*** 。

  耐藥性產生的機制:產生滅活酶;膜通透性改變;作用靶位的改變;反泵機制。

  耐藥性產生的方式:內源性耐藥:天然耐藥;

  外源性耐藥:獲得性耐藥:

  1***染色體突變;

  2***質粒介導。

  抗菌素的壓力選擇作用:β-內醯胺類抗菌素的使用,能促進細菌:β-內醯胺酶;產生大量染色體β-內醯胺酶; 產生質粒介導的β-內醯胺酶;產生超廣譜變型β-內醯胺酶。

  社群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藥性已構成嚴重威脅,其主要的耐藥菌是:

  1. 肺炎鏈球菌:青黴素結合蛋白***PBP2b***靶位點改變。

  2. 嗜血流感桿菌:產β-內醯胺酶。

  3卡他莫拉菌:產β-內醯胺酶。

  社群***門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病原菌 佔分離株的總體***%***

  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關於肺炎鏈球菌***PRSP***耐藥的流行情況:

  1967年在澳洲悉尼醫院首次培養獲得PRSP;70年代在許多國家發現PRSP的存在;並出現嚴重耐藥的情況“耐藥肺炎球菌”DRSP。80年代以來耐藥發生率迅速上升:西班牙:6%→ 44%;法國:0.3%→12.4%;墨西哥:50%。

  常見的抗菌藥物使用規定

  一. 合理使用抗菌素

  在明確指徵下選用適宜的抗菌素,並採用適當的劑量和療程,以達到殺死致病菌、控制感染,同時採取各種相應措施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應的發生,尤其是避免細菌耐藥性的產生。

  二. 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諸方面:

  選用對病原菌或感染無效、療效不強的藥物;量不足或過大;病原菌產生耐藥後繼續用藥;過早停藥或感染控制已多日而不及時停藥;產生耐藥菌二重感染時未改用其他有效藥物;給藥途徑不正確;發生嚴重性或過敏反應時繼續用藥;不確當的聯合應用抗菌素;依賴抗菌素的抗菌作用而忽視必要的外科處理;無指徵或指徵不強的預防用藥;忽視療效/價格比。

  三. 合理用藥涉及的問題:

  應用抗菌素及聯合用藥的適應症;抗菌素的藥動學和藥效學;抗感染的經驗 用藥;抗菌素的劑量、療程和給藥方法;抗菌素的不良反應和防治;細菌耐藥性的變遷與預防;特殊情況下抗菌素的應用等等。

  四.抗菌素應用的基本原則:

  1. 及早確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學診斷。

  2. 熟悉選用藥物的適應症、抗菌活性、藥動學和不良反應。

  3. 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狀態而合理用藥。

  4. 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5. 選用適當的給藥方案、劑量和療程。

  6. 下列情況抗菌素的應用要嚴加控制或儘量避免:預防用藥、面板、粘膜的區域性用藥;病毒感染或發熱原因不明者;聯合採有抗菌藥物。

  7. 強調綜合性治療措施的重要性;

  五. 抗生素的經驗應用 :

  在病原菌未明時,早期應用抗菌素進行經驗性抗感染治療非常重要;選用廣譜的抗菌素,儘量選用殺菌劑;在重症感染中則往往採取聯合用藥,常用的殺菌劑有β-內醯胺類、氨基糖甙類、氟喹諾酮類、多肽類等;在特定感染中:磺胺類藥、克林黴素、甲硝唑以及利福平等應用較廣泛。抗菌素經驗性應用時,應根據臨床資料判斷可能的病原菌來選用抗菌素。不同類的廣譜抗菌藥物在抗菌活性方面存在差異,應根據藥物的適應症、抗菌活性以及耐藥的變遷等因素來選用抗菌素。